前几年很多人问:ar和vr有什么区别?什么是ai?几年后,如果你不知道ar是什么,vr是什么,ai是什么,大家都会给你发一句:你出局了。虽然这些科技名词已经家喻户晓,但是这些智能产品真正让大众受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到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智能产品,除了智能手机,最知名的智能设备就是智能手环。但我们肯定都能感觉到智能运动手环不像前几年那么受欢迎了。短短几年,智能手环市场经历了从最初出现到产品普及,再到日益萧条的跌宕起伏。
曾几何时,智能硬件企业风光无限
智能时代孕育的智能产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根据中国商业智能网的数据,2011年全球市场上销售了1400万台高科技可穿戴设备,预计到2017年全球将销售近7000万台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将直接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进入公众视野。
智能手环是可穿戴智能设备之一。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睡眠、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同步,通过数据引导健康生活。在众多智能可穿戴设备中,智能手环以其小巧精致的外观、新颖智能的性能等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另外,近几年,90后用户开始注重养生,用户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也让智能手环迅速火起来。
根据2017-2022年中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国内智能手环市场2015年达到45亿元,2016年达到56亿元,2017年达到70亿元,平均增速超过15%。在广阔的钱景和前景下,jawbone、小米和华为等科技公司纷纷涌入市场,希望从智能手环空白色市场获得一些蛋糕。
2011年,jawbone放下成熟的音箱和耳机产品线,转型为智能手环。然后在可穿戴设备热潮的帮助下,jawbone获得了大量投资,2014年估值高达32亿美元。国产智能手环真的是一夜成名,可能是小米智能手环出来之后。2014年,小米智能手机以79元的超低价格迅速吸引了国内消费者的注意力,随后智能手环在智能服装市场开始流行。截至2017年,mi波段的出货量已超过3000万。
相对于小米的低价,华为手环的价格定位为中等,依靠成熟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华为手环在智能可穿戴市场上也非常耀眼。华为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从后面来的,成绩很大。据idc统计,2017年第三季度,华为智能可穿戴设备销量为160万台,同期销量为60万台。
随着前期技术的积累,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支持和对资金的追求,智能手环迎来了大爆发,一个智能手环一度成为技术时尚的标准。然而短短几年,智能手环市场就听到了颚骨崩溃、小米智能手环销量下滑的噩耗& hellip& hellip
今天,智能手环已经成为过去
可惜智能手环行业没有持续多久。在短暂的走红后,迅速衰落,最终消失在记忆的汪洋大海中。智能手环厂商的风风雨雨,可以用“看他从高楼上起来,看他招待客人,看他楼塌”这句话来概括。
首先,智能手环的衰落源于颚骨的死亡
在改造智能手环之前,颚骨的三大标志性产品:蓝牙耳机、扬声器和up智能手环深受消费者喜爱。2011年转型后,颚骨的智能产品主要由智能手环生产。2014年智能手环爆发,颚骨获得大规模融资,估值一度高达32亿美元。然而好景不长。历经18年的生存和辉煌,颚骨终于没能遇到经济困难。2017年7月开始清算程序,高楼倒塌。
当时jawbone开发了一款时尚的智能手环up,可以数步数,检查心跳,测量睡眠状态。价格相当于人民币900元至1200元。在颚骨垄断的阶段,智能手镯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智能手环的制造成本低,大部分智能手环的出厂价都在三四块钱左右。但是颚骨价格太高,人们愿意尝试新事物。一旦新鲜感过去,人们对智能手环的好感就会消失。
然后,更多的智能手环厂商进入市场后,颚骨失去了独家优势,其产品的劣势开始逐渐显现。一方面,国内厂商销售的价格低廉、功能类似的智能手环,对颚骨的影响很大。比如有数步、查心跳功能的mi带,只卖79元,让颚骨瞬间失去优势。另一方面,颚骨智能手环缺乏创新和亮点,除了计步和所谓的心跳测量之外,没有其他引人注目的创新功能。
事实上,智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服务和性价比。Jawbone的死有其自身的因素:其第一批产品不支持蓝牙,同时也存在容易死机的质量问题,在技术和服务上出现失误。还有外部因素:awbone的破产反映了智能服装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然,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也不好过。据idc统计,小米第三季度销量约为360万台,较去年同期的370万台下降了3.3%。更有甚者,Intel关闭了可穿戴业务,fitbit的份额也在下降,很多曾经的手环厂商开始转行。
其次,智能手环市场的下滑归因于三大因素
事情变了,智能手环在大众眼中不再是新的科技小玩意。像许多新的互联网产品一样,智能手环已经开始从经济动荡走向平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像关于颚骨之死的猜测一样,智能手环行业之所以冷,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烧钱陪跑的低价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内消费市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第一个因素往往是价格,而不是功能和品牌。纵观国内各行业,可以看到低价垄断、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以及智能手环市场。价格最低的品牌销量较高,但很多高端、高价的国际厂商销量并不理想。而当高端大厂纷纷倒闭时,低端小厂遭受市场冲击,甚至失去了军队。
第二,产品定位影响未来发展。纵观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史,智能手机取代了传统手机,智能家具取代了传统家具,可见舒适、方便、实用的智能产品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但目前智能手环的软硬件功能具有颠覆性和可扩展性,电池寿命短、成本高、售价高的问题也制约了智能手环的发展。也就是说,智能手环技术和品类的发展并不完善,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太可能像智能手机、智能家具那样全方位改变我们的生活。
第三,智能手环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智能手环功能差不多,主要功能无非就是数步、提醒通话、监控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等。所以,智能手环人气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同质化、功能鸡肋等根本弊病。
总的来说,无论是外界因素还是自身因素,智能手环的领军人物颚骨没落而死都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随着市场下滑,人们开始猜测下一个失败的智能硬件企业是否会有小米、华为等国产品牌。毕竟整个智能手环市场都在走下坡路。
智能手环厂商可以给电池充电,东山再起
虽然大部分智能环厂商已经进入瓶颈期,但是技术更新的迭代速度并没有放缓。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有效支撑下,市场科技产品正从最初的产品功能化走向解决用户痛点的智能化方向。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用领先的技术给用户带来智能、舒适的生活方式是消费者所追求的。
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智能手环作为人们实现智能生活的工具之一,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成长得更快。事实上,智能手环制造商也开始探索实现产品创新的意图。比如华为50m防水、科学睡眠等功能的手环,三星可折叠曲面屏智能手环,都是智能手环创新的体现。智能手环作为中国移动智能可穿戴设备征途中的热门产品,代表着领先技术在特定领域的深度延伸,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从整个行业来看,智能手环行业正在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目前的竞争格局加快了智能手环的发展,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具有创新性。所以在未来,智能手环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准确发挥力量,甚至超越健康、运动、时尚搭配等领域。
就像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一样,智能手环商城就像一个战场,智能穿戴行业面临着一场大洗牌。智能手环只有顺利通过波谷,才能脱胎换骨,向更高的技术领域迈进。所以,目前智能手环的低迷不会持续太久。随着技术的快速创新,未来巨大的能量很可能爆发在小巧的智能手环里& hellip& hellip
刘匡,用禅宗理解互联网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刘匡110
标题:[科技界] Jawbone倒下后,国内智能手环也会被淘汰吗?
地址:http://www.heliu2.cn/xw/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