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举行盛大的短视频战略和新土豆发布会,土豆复活,全面进入短视频领域。作为中国最早的视频网站之一,土豆曾经是最好的视频网站之一。从2005年成立,到12年与优酷联姻,再到15年被阿里收购,最后到17年在短视频领域转型,土豆所做的一系列改变,不仅仅是形势使然,更是承载着日益增长的发展梦想。土豆,在红海待了半年,现在好像过得还不错。《2017年短视频行业大数据洞察报告》显示,自3月底短视频转型以来,土豆活跃用户数量保持每月20%以上的快速增长。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s2/】录取后土豆长势好的原因是什么?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短视频领域进入了爆发期,而土豆直到2017年第一季度末才进入短视频领域,显然有点晚了,但以目前的增速来看,土豆的潜力是有目共睹的。土豆之所以有这样的增长率,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老视频品牌的号召力。据公开资料显示,土豆网是中国第一个upgc视频网站,也是最早的短视频专业社区,堪称先锋。而且,也意味着土豆天生就有短视频基因。经过12年的发展,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土豆忠诚粉,还挖掘出了许多优秀的原创内容制作人,推动了许多内容制作企业的诞生和成长。可以说,深入视频领域的土豆让他们成功了,等土豆完全转移到短视频领域的时候,一定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在这样的品牌效应下,用户和pugc创作者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也保证了土豆在转化短视频后在流量和内容制作上不会有太大的难度。现在土豆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血能力。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二是依托阿里的娱乐生态,土豆进入短视频领域有一种光环加持。一方面,阿里娱乐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土豆的进军之路保驾护航,在流量分配、内容推广、渠道拓展等方面形成矩阵效应,可以帮助土豆进军短视频领域,比如阿里鱼卡免费观看流量视频,优酷掌门人的视频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分发给土豆,从而将大量的短视频发送给土豆,发送到海外。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另一方面,它补贴内容制作,并投资20亿现金建立一个大鱼计划。据悉,大鱼计划由大鱼奖金、广告份额、大鱼合作伙伴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鱼奖金用于每月奖励垂直类2000名优秀内容创作者;在广告分享方面,创作者也享受土豆、uc、优酷的好处;大鱼搭档是mcn机构在赌博激励模式下推出的一种奖励机制,即年度播放量达到约定值,获得100万元奖金。大鱼工程的落地,不仅刺激了大量优秀短视频内容的产生,也极大地促进了土豆市场份额的扩大和短视频的生态构成。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但目前短视频领域已经是一片红海,进入市场较晚的土豆也面临诸多挑战。

【/s2/】土豆因为内外竞争回归荣耀面临诸多挑战

虽然短视频仍然存在公认的实现问题,也处于内容战和流量战的关键阶段,但土豆目前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一方面来自同行之间的竞争。短视频目前风头正劲,同行的竞争不容小觑。虽然土豆刚出道时定位为短视频,大家都是生活的导演,但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进入短视频领域就变得更加被动。今天标题下的自动更快、第二次拍摄、美丽拍摄和短视频平台首先占领了大多数市场。

questmoible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移动互联网夏季报告”显示,6月份,短视频领域月用户数排名第一,第二次拍摄2.86亿,第二次在Aauto rapper以1.29亿,第三次在土豆以3013万。从这个角度来看,土豆的月用户和前两者差距不小。可见土豆要赶上第二枪和Aauto更快还是有压力的。即使是20%的增长率,土豆也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赶上。这也是土豆晚入的弊端之一,失去先发优势的土豆只能靠后天。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再者,目前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格局非常明显。aauto rapper在草根用户中影响力很强,第二拍倾向于支持头像内容和红人。今天头条西瓜视频以pgc为主,火山视频定位在全国ugc,颤音以年轻人为主。每个平台的定位已经很明确了。土豆要想成为世界第一短视频平台,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剩下的细分市场不多了。看来曾经定位于年轻人的土豆,很少有机会再兴风作浪了。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另一方面来自阿里娱乐的内耗。众所周知,优酷土豆是2012年合并的,优酷是2015年被阿里巴巴合并的。经过反复整合,属于阿里大学娱乐圈,优图一起存在。阿里大学娱乐的内耗一直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第一,优图大量业务的重叠是双方自合并以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双方此前都专注于长视频。因此,阿里巴巴在3月份发布了短视频战略,允许土豆进入短视频领域,与优酷区别运营,避免了视频资源无差异和广告业务重叠的问题。其次,土豆走专业短视频平台路线,优酷继续走长视频平台路线。不过优酷也有短视频内容。优酷虽然有差异化运营,但由于内容制作者的差异,冲突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转型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土豆如何尽快变脸需要往下看。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第三,阿里最新的观鲸平台,对土豆来说,悲喜交加。12月1日,在第五届全国网络视听大会短视频峰会论坛上,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摩学院联合发布了鲸景全链接数字版权服务平台,旨在实现音视频智能化编目,推进音视频版权保护,探索商业实现。但由于短视频领域用户喜闻乐见的混切游戏所涉及的版权问题难以厘清,很多平台都存在版权问题。对于土豆来说,标准化的音视频版权交易可能会给内容创作带来痛苦,从而影响内容的丰富性,缩小可实现的途径。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一是来自同行之间的竞争;二是阿里娱乐之间的摩擦,面临诸多挑战。土豆未来应该如何突破,创造辉煌?

短视频内容生态的多维创造有望突破多个层面

后期成就可以成为土豆的目标。土豆要突破多重挑战,创建pugc短视频内容生态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药方。

一是推广方面,增加了特殊类别,采用视频推荐。一是可以使用列表排序,让用户不必陷入选择的烦恼,可以在原有类别的基础上进行细分,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观看到高质量的短视频;二是增加特殊类别,吸引更多用户,比如流行的短视频节目如吐槽、娱乐广播等;再次,在推荐类别中选择高质量的短视频推给用户,不仅可以帮助传播高质量的短视频,还可以鼓励内容制作向高质量的内容制作标准靠拢,节省用户选择时间,这也符合用户目前的快餐消费理念。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二是内容方面,ugc可以严格控制,太粗制滥造的内容不上传。比如土豆可以利用阿里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设定一些筛选短视频的标准,从源头控制内容质量;二是可以加大对优质可持续pugc的鼓励策略,进一步提高覆盖面,比如视频内容创作者小但发展潜力大。而且平台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可持续的、有自己特色的内容,比如文化遗产内容,找到另一种方式去接近爆款产品。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第三,进一步探索实现模式,反馈内容生态。不像长视频可以捕捉用户对戏剧类综合性电影的兴趣并付费会员,或者音乐平台可以捕捉用户对音乐的喜爱,短视频与内容摘要器即用户的直接兴趣相关性在某些方面似乎并不太高,比如用户不太可能为观看一个短视频付费,尤其是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由于短视频时长太短,常规的广告投入模式有时会破坏观看体验,因此短视频的实现渠道非常有限。就土豆而言,主要有基于流量的广告渠道和基于内容的电商渠道。在淘宝流量赋能的基础上,土豆可以进一步与内容制作者合作,制定个性化的货币化方案,也可以在平台上推出针对年轻受众的特殊内容。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电子商务实现成功的同时,也会提高用户对内容的粘性,从而实现流量和传播范围的反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容生态。办公室小爷和papi酱就是典型代表。创建内容生态可以帮助高质量的内容制作者降低内容制作成本;其次,平台可以利用自己的流量,合理的分配给内容制作者,促进优质内容的传播,不至于把流量过度集中到头部内容,不利于短视频生态的良性循环。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代,谁最能把握用户的空闲时间,谁就能赢得市场,短视频恰好以其较短的时间长度满足了用户的空闲时间需求。在短视频比赛的关键时期,土豆不得不说,他们有很大的勇气重返短视频领域。虽然他们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土豆坚持多维高质量短视频平台路线,以内容生态为格局,相信20%的增长率只是底线,土豆最终可能会像优酷一样。

[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刘匡,用禅宗理解互联网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刘匡110

标题:[科技界] 20%增速背后,土豆重塑辉煌依然吃力?

地址:http://www.heliu2.cn/xw/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