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股市收盘后,ZTO运通发布了2019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截至财报发布后第二天收盘,中通股价最终收于每股26美元,迅速扭转了此前股价下行波动的趋势。在股价上涨的背后,ZTO运通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ZTO快运第四季度营收68.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27亿元增长21.7%,超出市场预期。
除了第四季度营收超出预期外,利润也超出预期。财务报告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通净利润为23.168亿元,较去年同期净利润12.789亿元增长81.2%。中国通用汽车美好的财务业绩给了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案。
超出预期年度答卷
本季度财报显示,ZTO运通的利润和收入在季度和年度均保持稳定增长,净利润的快速增长成为本季度财报的最大亮点。
财务报告显示,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中通2019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23.168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利润12.789亿元增长81.2%,利润率接近翻番。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16.315亿元(2.344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人民币12.897亿元增长26.5%。
无论按照一般会计准则还是非一般会计准则,ZTO运通的净利润都取得了显著增长。从近两年每个季度的财务报告来看,ZTO快递之所以能在本季度实现净利润的快速增长,是因为2019年每个季度的毛利率持续提升。
根据中通披露的2018年第一季度-2019年第四季度的季度财务报告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中通的毛利率增长率从41.3%下降到2018年第四季度的14.6%;2019年,中通的毛利率增速从2018年第四季度的14.6%上升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28.8%,毛利率增速几乎翻了一番。
【/s2/】毛利的高速增长为本季度甚至今年的利润上升准备了条件,确实如此。纵观全年,ZTO快递的净利润在过去一年也实现了稳定增长。
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2019年,中通实现净利润56.71亿元,同比增长29.2%。同时,净利润增长率从2018年的24.9%提高到2019年的25.7%,提高了0.8个百分点。;非GAAP下净利润52.92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42.011亿元增长26%。
由于过去一年毛利的稳步增长,ZTO快递今年的净利润保持了稳定上升的趋势。
净利润稳步增长的同时,收入也稳步增长。ZTO快递第四季度营收68.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6.275亿元增长21.7%;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221.1亿元,比2018年的176.05亿元增长25.6%。
快速增长的收入来自包裹业务的持续增长。据财报显示,过去一年,中通的包裹量达到121亿,居行业第一。年包裹体增长率达到42.2%,仍保持高速增长。由于包裹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年收入快速增长。
无论是净利润还是营收,ZTO快递2019年第四季度乃至全年的财务表现可以说是远超预期。但对于中通来说,最难得的是这个发展速度保持了四年。
坐在部门的最高层
中通创始人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包装量超过120亿,标志着连续第三年。凭借行业领先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zto品牌已经在全球中国客户中无处不在。由于我们良好的战略,我们的收入和现金产生质量继续引领中国快递行业,这是有效实施扩大规模和创新,实现一流的成本效益。
据泰格证券公布的相关图表显示,在2016年中通首次以14.4%的份额夺冠后,其在快递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2019年上半年逐步上升至19.1%,与童渊、大云等快递公司的市场份额差距逐渐拉大,稳坐行业第一。
在此之前,中通已经在2016年至2018年间实现了三连冠,牢牢占据榜首。2019年市场份额比上年增长2.3个百分点,2019年年度行业冠军依然是中通。
市场份额的变化也体现在一个重要指标上,即用户的套餐量。查一下中通等快递公司历年的包裹量,也能看出它的综合实力。
2019年全年,中通包裹量同比增长42.2%,包裹总量达到121亿件。根据公开披露的相关数据,快递包裹总量仍居行业首位。
从网上公布的各公司财务报告来看,通达部今年包裹总量超过100亿的公司只有两家,一家是排名第一的中通,一家是大云,快递的包裹总量直接决定了其市场份额。
按照以往的情况,在2018年和2019年童渊的包装总量被大云赶超后,其市场份额直接从第二位跌至第三位。这种情况在申通和百世汇通也有发生。BES在2018年总包量超过申通后丢了最后一顶帽子,最后一顶是申通转述的。
但是,中通一号的地位可以说是稳如泰山,不仅没有被追上的痕迹,似乎也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迹象。例如,2016年,第一名中通和第二名童渊的差距只有3800万票,2019年,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直接扩大到20亿票。
从包裹量的变化和与行业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来看,中通成为行业冠军已经逐渐成为常态,成为快递行业的排头兵。但超出外界预期的是,其净利润甚至接近甚至超过了一直在净利润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顺丰快递,这让外界对中通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赚钱能力超过SF
在过去的一年里,要做到行业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行业净利润第一,并不容易。
实现这个目标只用了四年时间。2016年,顺丰营收达到574.8亿元,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41.8亿元。当时中通的营收规模远不如顺丰,年营收只有97.89亿元,但调整后净利润达到21.65亿元,利润率远超顺丰。
顺丰和中通特许经营体系有很大区别,但中通突出的盈利表现让资本市场开始比较这两个运营模式完全不同的企业。
之后,中通在盈利方面再接再厉。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通的盈利能力正在接近顺丰。
例如,2018年,中通全年实现总包装量超过85亿件,营业收入17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42.01亿元。今年,顺丰的年收入超过900亿元。但由于新业务投入成本高,利润率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年利润率下降4.57%至45.56亿元,两者差距继续缩小。
【/s2/】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中通成功实现净利润超过顺丰。2019年第三季度,中通实现净利润13.18亿元,顺丰2019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1亿元。中通实现了本季度最高的业务和利润,首次实现了超越顺丰的单季度净利润。
从净利润率超过顺丰到单季度总净利润超过顺丰只用了四年时间,可以说是对之前并不出名的中通的完美反击。在包裹量和市场占有率上获得全国第一,总净利润季度全行业第一,让曾经被外界忽视的中通再次赢得外界的关注。
这对于2016年上市的中通来说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当时有一个又一个不赞成的声音。很多人认为传统快递行业上市是因为遇到了强大的外部阻力,上市是不得已而为之。
2016年实力不显著的中通第一次夺冠,但童渊和大云虎视眈眈,紧追不舍,地位不稳;通达部的申通和童渊已经接受了阿里的投资,但只有中通没有接受阿里的报价。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让外界对其发展不是很看好。
但四年后,中通获得多项第一,遥遥领先业界。与前一次不同,中通根据情况接受了阿里的战略投资,不再单打独斗。
赢得许多第一并不容易。然后,中通这四年做对了什么,让它在快递行业与众多巨头实现了三连冠,多次获得第一名。回顾一下中通过去的一些布局,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智能物流引发新变化
JD.COM提出的智能物流和仓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为行业改革打开了大门,其目标是解决快递行业急需改变的痛点。2016年中通上市的同一年,京东物流宣布平台对外开放,开始进入中通腹地。这个威胁非常直接,这让中通不得不提高警惕。
同时,JD.COM超快的速度和效率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这让中通对新物流有了新的思考。
传统快递行业最明显的痛点就是配送时间过长,中转次数太多,很多都是无效中转,不仅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行业效率,导致客户投诉率高,难以满足客户对小快递时效性的要求。同时,作为快递企业,除了增加转运成本外,还会因为网点安排不合理而增加运营成本。
智能物流的提出为行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减少中转次数,提高智能分拣中心的能力和水平,从整体上降低货运成本,提高货运效率,为传统快递行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根据菜鸟大数据,在中通等众多物流企业加入菜鸟后,仅通过电子脸单的普及,行业的货运速度就提高了30%以上,人工粘贴脸单的成本大大降低,整个大数据路线的分拣效率提高了50%。此外,由于物流行业电子信息系统的接入,托运单的损失率降低到1/10万甚至1/10万。
同时,自动分拣系统的构建大大降低了人工分拣的低效性,降低了货物的留存率,节省了70%以上的人工成本。
通过大数据物流的长期运营,菜鸟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各个区域的包裹量,从而收集各个地方的包裹量和订单量,以及单子的高低定价,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反馈给各个物流企业。
这个智能物流系统对于中通优化调整区域网点的网络结构,废除不良网点,减少设立网点带来的不合理冗余费用,提高各区域的运营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中通于201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借助外部资本,迅速建立自己的智能仓储分拣中心,提高自动化水平,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和包裹运输成本。在有效控制成本结构后,不断扩大规模成为在行业中立足的必由之路。
从2017年到2019年,短短三年时间,中通的包裹量从62亿增加到121亿,三年时间几乎翻了一番。作为中国最大的包装量,其巨大的包装量有助于其规模效益的提升。
一个行业的包裹量的量是第一位的,几百亿的包裹进一步分担托运的费用;第二,它的包装量大,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定价,同时保证其规模和利润。2019年双十一之前,中通首先宣布了快递涨价,这与这个因素密不可分。
中通除了加大智能物流的力度,依靠大规模效益进行灵活布局外,还不断降低终端物流收集成本,提高终端物流收集效率,降低收集成本。得益于物流配送、转运、代收等整个服务环节的效率和成本的优化,中通不断创下包裹量新纪录,提升整体净利润。
虽然其智能物流效应开始显现,但也暴露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即营收增速持续下滑,而套餐量持续增长,减缓营收增长的挑战也在加剧。
疲劳开始显现:收入增长率下降
结合这两年的情况,中通的收入增速已经逐渐下滑。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中通收入同比增速已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35.6%降至2019年第四季度的21.7%,降幅近14个百分点,增速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增速下滑,中通营收的势能不复存在,其疲态已经显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个季度包裹量的增长率。
根据财务报告披露的相关数据,从2018年Q1到2019年第四季度,ZTO快递的包裹数量基本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19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6%、46.8%、45.9%和36.1%,高于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长率36%、41.7%、36.5%和34.7%,且增速稳步上升。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8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之前,营收增长率与包裹量增长率基本呈正相关,但2018年第四季度之后,中通营收增长率与包裹量增长率存在明显的剪刀差。在包裹量增速稳步提升的同时,营收增速却在不断下滑,反映了中通目前的尴尬。
套餐量在上升,收入的增长率因为套餐量而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事实上,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重要原因是随着包裹量的增加,客户单价不涨反跌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具体而言,2019年全年,ZTO快递收入同比增长25.6%,达到221.1亿元,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7.3%。剔除跨境业务收入12.36亿元,单票收入1.72元,同比下降10.1%。
中通首席财务官严惠平表示,正是因为9.1%的生产率增长部分抵消了10.1%的单位价格下跌的影响,通过稳定的企业成本结构,我们将运营利润率保持在同比24.7%不变。换句话说,这个季度的净利润能够保持不变,得益于成本的优化,而不是纯收益的贡献。显然,每张门票收入的下降是收入增长下降的罪魁祸首。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中通就会陷入这种越来越尴尬的不增收就增收的无限循环,为此中通做了多元化的尝试。但是目前这些尝试都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功。
经过仔细调查,快递行业低价竞争引发的价格战是包裹量大幅增加、营收增速下滑的罪魁祸首。但是快递涨价是解药吗?。
虽然低价是罪魁祸首,但涨价不是解药
快递行业的低价源于电子商务平台增强用户对电子商务信任的需求。然而,随着快递行业竞争的加剧,低价政策逐渐被异化。
物流配送的成本,也就是物流企业的单票收入,从每张十几块钱下降到2元3元的短缺,令人惊叹。而且单票规模越大,单票收益越低越普遍。
以童渊为例,2019年,单程票收入从3.19元降至2.72元,中通甚至降至1.72元。大云和申通对应的单票收入在3-6元之间,而中通、大云和童渊的包装量在市场份额上最大,包装量最低的申通单票收入最高,超过每张票5元。显然,门票单价与其包装量成反比。
这种异化的低价竞争严重影响了产业链的生态。在人力成本和房租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越来越难以维持,涨价是必然的。
去年双十一前夕,中通率先在全行业推出涨价公告。此后,童渊和大云也纷纷效仿。其实快递涨价已经成为快递行业的潜规则,每年都会有一波操作。
价格上涨的背后,显示了快递行业目前面临的普遍问题,即快递行业的收入结构过于单一。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导致对快递服务业务的过度依赖,这在中通的收入结构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比中通这两年收入结构的变化,主营业务快递服务占比87%-89%,占比近90%,导致其过度依赖快递服务,被迫提价。但是,涨价是一把双刃剑。
涨价不仅提高了收入,还导致了包装量的下降。另一方面,涨价的负担会首先转嫁给加盟商,损害加盟商在特许经营网点的利益,影响相应的经营网点规模。另外,涨价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对他们的市场份额也有很大影响。
从长远来看,中通面临的困境不能通过涨价来有效解决,但在单一收益模式的问题解决之前,仍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困境。毕竟低价竞争的原因在于大量的进入者,长期来看还是会维持现状。
国内快递巨头众多,通达系的申通、童渊、大云、白石实力相当,市场份额紧随其后。与此同时,传统业务部分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首先,致力于自营平台业务的京东物流开始在个人市场开展包装业务,并迅速切入中通的主营业务领域;其次,专注于商务件快递的顺丰快递,受困于商务件增长乏力,开始进入电商件领域,以其高时效性与品多多等平台合作抢占个别件的市场份额。
进入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未来价格战的模式可能还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可能只是中国联通面临的挑战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考验可能更加艰难。
行业变量很大,收入可能会继续受到价格的影响
除了行业竞争格局的快速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疫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突发疫情导致全国线下业务按暂停键。作为线上线下的纽带,物流公司的相关需求在短期内大幅增加。随着我国疫情的逐步控制,物流企业加快复工生产,快递行业预计本季度将迎来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竞争加剧。
义乌作为全国快递的风向标,正在掀起新一轮价格战,单价甚至低于1元。菜鸟网副总裁苗实表示,过去三五年不容易,未来三五年恐怕更难。(快递行业)打闹停停的日子过去了。以前停了半年,今年大概是一年四季都在玩。
现在,这种说法正在被证实,甚至在疫情的阴霾下。与此同时,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控制,但在国外的疫情却在进一步蔓延,给中通的国际业务增加了新的变数。
然而,随着国际疫情的蔓延,暂停、中止等措施相继实施。预计未来中通的很多国际运输航线将受到影响关闭,下季度的营收和利润将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已经在酝酿的新一轮激烈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其营收。在这种情况下,中通未来的收入增长将继续受到影响,在行业就涨价达成共识之前,增长问题很可能仍未解决。
对于目前的中通来说,目前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是可喜的,但其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仍然面临不可忽视的挑战,未来的变数仍然很大。
文/刘匡微信官方号,ID:刘ukang110
标题:[科技界] 中通新财报:赚钱能力超顺丰,坐实快递界一哥?
地址:http://www.heliu2.cn/xw/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