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的声音

在科协近日的讨论中,中科院院士史保持了低调。别人说话,他默默记录,很少主动开口。

6日下午,石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讲了话。

“让我们看看第8页。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增加了两倍,技术交易量增加了一倍。”石愣了一下。“也就是说,拥有的发明数量是以前的三倍,技术交易量只有以前的两倍。5年前每项专利的平均交易量为66.7%,数量没有增加而是下降了。”

有什么问题?"这是科技评估系统的问题."石表示,在每一个单位,无论是决定推广还是评估绩效,都将专利、文章、被引文章的数量和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的影响因素数量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种趋势越来越差”。

“我以前预测2020年中国的论文数量会超过美国,但没想到会提前完成任务。”石对说道。

据记者了解,日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了《2018年科学与工程指数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发表学术论文42.6万篇,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据权威统计,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连续第八年位居世界第二。

无论是第一还是第二,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但石对也表示了担忧。他听说一些科技机构也认为中国的科技实力超过美国。“我很担心。”

坐在他旁边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听到“我很担心”的话,点了点头。

“我说得再直白一点,在我们这个大国,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数量、引用率、影响因素都是可以人为提高的。我想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石说:“如果我们互相引用更多的话,杂志的影响因素就会上升。我们要做到这三个指标,小菜一碟。”

有了数字指标,大家都会想尽办法做数字,但是没有数字指标,谁好谁坏,如何评论?

“我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建议。”石龚毅坦言,“但美国不会强调这一点,也不会专门拿出来(数字指标)。”石强调,他坚决反对“论文无用论”,但有些文章是垃圾文章,是“纯粹为了发表文章而发表的”。“定位这么强,评价这么鲜明,负面影响很大。”

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国际方法是看专家而不是论文."史微微俯下身子,凑近话筒,“在许多国家,看到的都是顶尖的专家。而不是把该领域的专家都召集起来,抽签评委会,平均水平无法引领科学发展。”

前来听取意见的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回应说,科技评估问题非常敏感和棘手。

“我们被称为‘三评价’,包括项目评价、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价。其实问题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很难推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徐南平表示,将按照程序对“三个评估”进行指导,并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

标题:[科学技术]施一公委员:科技评价不能唯论文数量是瞻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