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赵(左)参观中国教育出版社“两会电子政务记录”工作室,讨论《》热点话题。

我们的记者张劲松照片

王树国(Xi交通大学NPC副校长):

我们在服务“一带一路”的时候,其实是按照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来整合“一带一路”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在建设一流大学的同时,也把一流大学的建设纳入国家“一带一路”计划。

赵(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互利机制和平台不是基于贫困,而是基于财富,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必要的。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的新理念。在过去的五年里,“一带一路”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并逐渐成为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也给高校提出了一些问题:高校在一带一路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学校为服务一带一路做了哪些努力?你遇到过哪些问题和挑战?3月5日晚,全国人大代表、交通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参观了中国教育出版社“两会电子政务记录”,并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围绕“”热点问题的专访。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如何认识“一带一路”

记者:请问两位校长,你们心目中的“一带一路”是什么?你认为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理解还有哪些不全面的地方?

王树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认为“一带一路”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中国今天的发展是在世界格局下规划的,“一带一路”正是这个载体。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我们愿意与您分享中国的经验和成功,为未来的美好世界而奋斗。

赵于越:“一带一路”是中国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理念,建设一个互利共赢的未来社会的重要举措。这对中国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来说是一个机遇。

记者:“一带一路”主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经济”二字。有些人认为它与经贸的关系比与我们大学的关系更大。

王树国: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是人心。“一带一路”是要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必然会有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甚至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贸易只是一座桥梁,或者是一个过程,或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赵:“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仍在经济,但发展经济的基础仍应是人民与人民的联系。如何连接人心?我觉得要有个把握,这就是教育。

记者:Xi和南宁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城市。你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会因为学校的位置而改变吗?

王树国:我认为这和中国哪个省没有任何关系。第一,“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中国各省;第二,“一带一路”是未来发展的世界性倡议,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一带一路”是未来或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新秩序的重建,重建的基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作为教育者和面向未来的工作者,我们必须参与“一带一路”,并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赵:我在湖南大学的时候,对的理解和对广西大学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我在湖南的时候就觉得“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一大创举,大学要主动找重点在“一带一路”发挥作用。来到广西后,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因为中央政府对广西的“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之间的重要纽带——有着总体的看法。就广西而言,由于毗邻东盟多个国家,广西应该是“一带一路”整体体系中通往东盟的门户。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记者:“一带一路计划”会对当今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王树国:影响仍然很大。当我第一次提出建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时,很多老师甚至很多学生也提出了质疑。在我看来,一个伟大的大学,不在于你的伴侣有多伟大,而在于你是否有伟大的文化,伟大的精神,这就是包容。中国是一个非常宽容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的对外交流也是如此。

交大留学生覆盖137个国家。这些国际学生的到来向中国学生展示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并带来了一种全球观。尤其是在21世纪,学生有必要开阔视野,从世界的角度看待自己。

赵:“”带给大学生的启示。首先,要改变他们的观念,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真正思考自己,思考自己的单位,思考中国社会。第二,文化应该相互交流。如果文化不交流,就会封闭。广西大学位于南宁,所以70%或80%的留学生来自东盟国家。这些学生的到来,让我们和东盟有了很多接触。第三,“一带一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如何为一带一路服务

记者:60多年前,交大主体从上海迁到Xi安,一所大学整体上横跨几千公里。Xi交通大学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树国:西北是重工业基地,未来国家的战略大后方。当时急需一批人才来支撑建设,需要一所非常好的大学来培养人才,所以把交大从上海迁到了Xi安。就像当时参与西迁的15位教授写给总书记的信一样,“我不后悔走过这段历史,因为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把青春献给了最应该奉献的地方”。通过老一辈的爱国奉献,我们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反思:大学的价值是大学的精神,与育人、师德紧密结合。现在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推动Xi交通大学建设的强大思想助推器。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记者:1952年,国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拆除广西大学。1958年广西大学为什么要重建?

赵:当时内地一些好的工业企业逐渐向广西转移,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很大,所以中央提出恢复广西大学。广西大学重建时,第一批教师是1952年学院调整前在广西大学任教的一批教师,只有17人,形成了广西大学的基本实力,基础非常薄弱,发展非常困难。

记者:如果未来我国有新的战略布局,比如“一带一路”和雄安新区的建设,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否需要类似的调整?

王树国: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更关心质量的发展,而不是数量的平衡。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素质迅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甚至领先某一学科领域,我认为这是当务之急。

赵:目前广西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是很大。尤其是靠近越南和泰国的一些地区,甚至还有一些盲点。这些盲点可能导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全国来看,规模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的质量。

记者:在服务“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你在办学方向上做了哪些调整?

王树国: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时,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发现在各种国际组织工作的中国人很少,甚至远远落后于一些经济不如我们的国家,于是我们就派学生去联合国进行就业后实习。同时,积极推动学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聚在一起,向他们介绍中国。我们要把Xi交通大学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赵:广西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面对东盟。第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正式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针对东盟,东盟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正式纳入学校本科培养计划。二是在东盟国家开设九种语言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全面了解东盟国家的综合型人才,进入学校的东盟研究院接受综合培训。第三,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找语文老师,还要找相应国家的历史老师来教这门课。同时希望以后东盟国家的学生和我校的学生混在一起,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第四,与东盟国家的大学深入合作,我们现在做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记者:大学为一带一路服务有哪些困难?需要国家和社会的什么支持?

王树国:政府对学校的支持超出了我的预期。例如,Xi市委、市政府专门为Xi交通大学发布了30篇Xi交通大学的文章。比如新建的华西创新港科技,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

同时,大学也要考虑自己,通过捐款寻求支持。希望政府多把我们作为改革的试点,让我们在改革的道路上尝试一些尚未实现的东西,打破一些阻碍我们发展的障碍,为未来的发展探索更好的道路。

赵:去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为广西大学“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下发了两个文件。一方面,广西大学显然可以得到自治区的支持;另一方面,这是改革。这两份文件,让广西大学未来的发展各走各的路。广西大学基础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未来,广西大学一方面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改善办学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办学的核心要素。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一带一路”和“双一流”

记者:“双一流”建设和服务“一带一路”会有矛盾吗?

王树国:不会有矛盾。服务“一带一路”与建设“双一流”是相互促进的。我们在服务“一带一路”的时候,其实是按照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来整合“一带一路”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在建设一流大学的同时,也把一流大学的建设纳入国家“一带一路”计划。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

Xi交通大学的很多院士就是在这样的机会出国的,回国后成为国家栋梁。为什么不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一批类似的精英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国家在未来快速发展,而且在构建人类命运的和谐共同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赵:要在周边国家建立一个互利的机制和平台。这个平台不是基于贫穷,而是基于财富,必须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办好一所大学,实际上是对“双一流”、“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持。像广西大学这样的大学迫切需要建设一流的大学,这将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学生更具吸引力。这是一种互补关系。

记者: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时,老师们会认为他们降低了我们的水平吗?这些国家用什么方法促进教师与大学的合作?

王树国:我们目前的做法是融合两翼:一方面,我们永远不会固步自封,必须虚心向那些比我们优秀的学校学习;另一方面,永远不要自卑自暴自弃,要有充分的自信。当我们渴望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必须想到有些人也渴望我们的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留学生的到来,也迫使学校教育改革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使得Xi交通大学的国际化水平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内部管理、教学水平、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甚至是基建国际化。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本质,也有我们无法超越的地方。没有哪个学校,哪个国家可以专注于自己。

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特定的文化和自然条件。广西大学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大部分东盟国家也在这一地区,所以有很多共同的问题,比如生态、地质等。这些共同的话题,其实可以成为两国大学合作研究的载体,也会促进我们的发展。

记者:传统意义上,Xi交通大学和广西大学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一带一路”会成为解决两校发展困境的契机吗?

王树国:这一定是个机会。大西北建成时,国家把重工业放在大西北。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了。现在“一带一路”来了,我觉得整个世界是一个往复螺旋上升的循环。国家需要解决不平衡不足的问题,地区不平衡就是其中之一。当前的历史时期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我认为中西部地区的未来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赵:对广西大学来说,我深深地感到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广西大学位于广西,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整体文化实力不是特别强。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必要有一所非常好的大学来提供一些服务,不仅为当地,也为“一带一路”的其他国家。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一带一路”对于广西大学未来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标题:[科学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