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细胞》杂志公布了以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级创新中心(icg)主任谢晓亮为首的几个合作单位的成果。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他们成功地从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血浆中筛选出大量高活性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能有效防止病毒感染细胞。
目前,动物实验证明,该团队的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肺炎的有力药物,也能提供短期预防。这是科学抗疫的重要阶段性胜利。谢晓亮说:“如果疫情在冬天再次爆发,我们的中和抗体可能已经释放出来了。”。
指出选择的中和抗体有两大用途:治疗和短期预防。目前,谢晓亮团队及其合作者正在积极推进临床试验,并对成品药物充满信心。姚明生物正在生产用于临床试验的gmp级药物,预计将于7月完成。由于中国患者数量较少,临床试验将在北京徐丹制药有限公司的协调下在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进行..
治疗新冠肺炎肺炎急需强效药。但在两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小分子药物仅由老药使用,目前针对性不足,疗效有限;虽然等离子体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等离子体来源有限,不能广泛应用。
血浆疗法的有效成分是特异性强的中和抗体。抗体药物是一种大分子药物,已经成功应用于艾滋病、埃博拉等疾病,但过去发展时间太长,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搜索恢复期患者血液中的中和抗体,可以将搜索时间从数年缩短到数月,大大提高效率。
谢晓亮团队利用其在单细胞基因组学方面的专长,结合佑安医院从60名康复期患者中筛选出8558个病毒蛋白结合抗体序列,成功发现14个高活性中和抗体。其中,编号为bd-368-2的抗体表现突出,伪病毒实验中的半抑制浓度(ic50)达到1.2 ng/ml (8 pm)。在军事医学研究所p3实验室进行的真实病毒实验中,ic50达到15纳克/毫升(100pm)。
最近完成的体内中和抗体抗病毒实验证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感染sars-cov-2并经bd-368-2治疗的hace2转基因小鼠模型,病毒载量可降低2400倍。但bd-368-2能完全抑制小鼠模型的病毒感染,达到预防作用。
课题组的结构生物学家、肖及其课题组也获得了3.8?冷冻法检测SARS-CoV-2尖峰三聚体和中和抗体。三维结构密度图。数据表明,抗原上的中和抗体表位与ace2的结合位点一致,从而揭示了中和的结构基础。此外,他们还发现从抗体序列推导出的抗体与sars病毒中和抗体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可以大大提高筛选效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陈栋评论说:“这项工作通过尖端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筛选出高质量的中和抗体,并结合动物模型证明其优异的抗病毒能力,可以替代康复血浆疗法,克服其缺陷。它为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提供了一把利器。这是人类反对新冠肺炎斗争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实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说:“谢晓亮教授及其合作者利用最先进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成功地从恢复期患者血液中筛选出抗新冠肺炎肺炎病毒的中和抗体,并进行了临床前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抗体分子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抑制和预防SARS-CoV-2感染。谢晓亮及其合作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让我们看到了研制第一种治疗新冠肺炎肺炎的特效药的希望,也为人类最终战胜SARS-CoV-2带来了曙光。”
这项工作从1月27日开始,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科技部、教育部的支持。
标题:[科学技术]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新冠强效药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