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油腻、肥胖、脱发、秃顶等词汇频繁出现,年轻人养成了健康的风格。敷最贵的面膜,吃最贵的保健品,敷最贵的眼霜,熬最深的夜。这句话成了网友嘲讽所谓养生行为的经典语句。

与此同时,互联网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中国人更加重视医疗。2019年双十一各大平台销售记录显示,天猫医疗平台开盘145秒营业额突破1亿,医疗美容行业交易量仅10小时31分钟就超过去年全天交易量;JD.COM双十一保健医药的营业额是日均的16倍;美团点评双十一医疗美容订单同比增长275%,医疗消费增长839%。

互联网健康领域的领导者阿里健康(Ali Health)最近发布了2019年中期财务报告。单从财报数据来看,五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凸显其实力。然而,平淡的股价和持续亏损的事实,不禁让人想到:阿里健康能否在医疗领域变得越来越勇敢?

阿里爸爸的喂食


算上阿里巴巴的零售业务,涵盖了c2c购物平台的淘宝、b2c的天猫、b2b采购批发网站的1688、团购模式的聚划算、专门做跨境贸易的速卖通等平台,还涉及到医疗保健领域。

其实大健康产业是一块沃土,玩家进入和发展刻不容缓。【/s2/】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增长32.1%。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多年前就把目标对准了医疗保健行业,伺机而动。他一再说不要拒绝和你谈健康。未来必然爆发的行业一定是健康大行业,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是健康行业的言论,频频向外界发出进入健康领域的信号。

2014年,《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国内医疗电子商务改革迎来拐点。文件指出,不再限制医药公司、药店以外的主体进入医疗行业,允许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储存和配送药品。这项优惠政策为大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随后,阿里巴巴联手云峰基金,以1.7亿美元(约合10.37亿元人民币)收购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更改了股票简称和公司网站,并成功借壳启动了阿里健康的资本运营。

当时,中信21世纪拥有国内首个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质证书试点许可和国家药品监管码制。整合这一许可资源后,阿里天猫医学博物馆可以摆脱因缺乏行业许可而频繁下架整改的困境。同时也加速了阿里巴巴集团的b2c业务孵化进程。

2016年,马云提出了双h战略,即健康快乐。阿里健康已经成为阿里巴巴医疗卫生领域的旗舰平台,旨在为全国14亿人提供互联网加健康服务。

确立阿里健康的战略定位后,阿里集团做的第二件事是不断扩大销量,完成互联网药品许可证abc三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0月31日,阿里健康已先后投资华润万东万里云、广药5000、安徽中健、舒雨平民药业、贵州益树药业、甘肃德胜堂、伊康和美年康两大医药巨头等多家医药公司。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将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品、成人用品、医疗保健服务等业务移交给子公司。

至此,阿里集团打下的大健康生态已经初具规模。

由于收入增加,很难隐藏损失的痛苦


自2014年出生以来,阿里已经进入健康的第五年。纵观公司历年的财务业绩报告,字里行间都有成长二字。

收入方面,营业收入价值从2014年的3300万元飙升至2018年的50.96亿元。今年上半年,阿里健康实现营收41.17亿元,同比增长119.1%,公司年营收增速稳定在100%以上。调整后净利润由2017年的800万元增加至2019年上半年的1.39亿元,同比增长1230.6%。

另外,2019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8.1%,长期偿债能力基本无忧。目前比例为1.74,短期偿债能力强,基本无债务风险。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也在不断改善,2019财年的现金流高达3.96亿元。

不幸的是,阿里健康而辉煌的成就未能获得资本的认可。

2019年中期业绩财务报告发布后,阿里健康股价上涨约2%,至8.57元,但这主要受到母公司阿里巴巴首次重返香港交易所的影响。当阿里健康被剥离母公司外衣时,其股价仍未上涨。

另外,在的亮丽增长数据下,阿里健康的亏损之痛还在继续。


阿里健康2014年和2015年经营亏损分别为1.05亿元和1.99亿元;2016年营业亏损飙升至2.08亿元,比2014年亏损金额高出50%。亏损持续至今,2019年第三季度亏损金额760万元,较去年同期9000万元大幅收窄至91.5%。虽然损失缩小了,但阿里健康长期陷入亏损的事实还是难以掩饰。

阿里健康的丧失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战略收购的支出和运营费用太大。【/s2/】阿里健康财务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8年,阿里健康累计投资(收购)金额达到约46亿元。同时,今年上半年,其销售和营销支出为3.33亿元,同比增长52.85%。行政费用和产品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8.11%和22.96%。由于各项支出大幅增加,造血能力低下的阿里健康未能及时填补支出漏洞,收支相抵造成的结果也不难理解。

[科技界] 阿里健康:规模由小到大,速度由快变慢

【/s2/】二、创新业务的盈利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s2/】作为阿里健康的主要营收力量,医疗电商最早出现在公司2017年的财报中。盈利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而另一边的创新业务还处于探索阶段。

阿里健康为了抢占市场,前期大量输出资金,但这种疯狂烧钱的游戏何时能结束,不得而知。

医疗电子商务商业危机出现


依托阿里电商基因,阿里健康医药电商零售业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阿里健康的基础盘。

根据阿里健康2019年中期财务报表,医药电商业务包括医药电商平台、医药自营业务和可追溯业务,占阿里健康总收入的97.01%,共贡献收入39.94亿元。其中,阿里健康运营的天猫医疗电商平台,商品总交易额(gmv)超过370亿元,在线平台年活跃用户达到1.97亿。

但是,【/s2/】医药电商的基本营收并不是安若泰山,在网上药品销售有限和竞争对手不断涌入的威胁下,其潜在危机逐渐暴露。


阿里的健康受到政策担忧的影响,尤其是处方药的销售,这也是医疗电子商务平台的一个障碍。12月1日起施行的新《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许可证持有人和药品经营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药品,应当遵守本法关于药品经营的规定。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和国家特殊管理的其他药品不得在互联网上销售。

[科技界] 阿里健康:规模由小到大,速度由快变慢

虽然文件没有明确禁止互联网医院+处方药的医疗电子商务模式,但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国内医院仍然是我国处方药销售市场的主要渠道。而且医疗用品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医院药房的质量更实惠,所以推广网上处方药的动力明显不足。

此外,最重要的是,阿里健康平台销售的大部分药品都无法报销医保,这大大削弱了消费者在平台上的购买意愿。此外,如何处理药品回扣、二次议价等医药流通的复杂利益也困扰着阿里的健康。

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军事家不断进入医疗领域。【/s2/】百度成立ai创新事业部(百度灵异),收购康副总,投资东软创造医疗效益,专注ai医疗场景应用,发布行业首个群体标准“ai眼底彩照标记”。腾讯专注于电子健康卡、医疗保险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与飞利浦、诺华制药、赛诺菲等制药公司合作,开始部署ai医疗服务。

[科技界] 阿里健康:规模由小到大,速度由快变慢

此外,还有后来者JD.COM卫生。今年5月,JD.COM宣布整合医药零售、医药批发、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等业务,成立JD.COM健康子集团。现在已经完成了10亿美元的A系列融资,估值近500亿人民币。据JD.COM官方披露,JD.COM互联网医院平台上有20多万名医生,1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每月付费咨询将超过100%。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资本和流量,阿里的健康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医疗美容业务隐含隐忧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求美者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美容行业是阿里健康业务发展的最佳领域。

《2019年全球医疗美容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女性人均医疗美容消费已达690美元左右,远高于世界第一的韩国。根据Jost Sullivan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医疗美容服务业总收入将达到1217亿元,预计2023年行业收入将达到3601亿元,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将提高到24.2%。

不难看出,中国互联互通的医疗美容领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今年9月初,阿里健康联合医疗美容行业众多品牌、医疗机构、服务商,正式发布天猫医疗美容更新计划,成立安心美容联盟,通过上下游联动,帮助消费者享受更专业、更透明的医疗美容服务。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天猫618的医疗和审美表现同比增长572%。

【/s2/】只是很多公司对这块蛋糕垂涎三尺,比如新氧、月美、迈尔贝、耿梅、美狄亚、白梅等。连美国使团都进局了。据美团点评官方披露,其医疗美容业务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同比增长两倍以上,618和双11年美团医疗美容网上交易额分别为6.7亿元和15.3亿元。


然而,除了日益拥挤的医疗美容轨道,线下商店也是阿里健康医疗美容业务扩张的障碍。

目前,阿里健康虽然与天猫、手淘、饿了么口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等多个平台进行分流,但医疗美容服务只有回到线下后才能完成这整个服务体系。或许,阿里健康会选择与传统医疗机构合作来弥补,但其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

近年来,医美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创业者、互联网公司、医疗机构纷纷进入市场。医疗美容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非正式机构,医疗美容市场良莠不齐。同时,由于医疗的特殊性,医疗和美容仪器材料的采购和购买费用较高,行业内经常出现劣质药物的使用。

总体来说,市场环境不好,竞争对手强,所以阿里的医美之路并不容易。

智能医疗充满迷雾


智能医疗市场是一片蓝色的海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医疗建筑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医疗信息市场规模约为457亿元。预计未来五年(2018-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在20.05%左右,2022年达到1142亿元。

基于阿里巴巴云计算、大数据等科研基础,阿里健康智能医疗业务迅速传播。

官方数据显示,阿里健康先后推出了定位医生助手的et医疗脑2.0,专注于医学影像的医疗助手you,以及医疗智库Medical Deer。目前,阿里健康的智能医疗业务已经覆盖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联盟、医学研究平台、临床辅助决策系统、远程成像平台、区块链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

得益于阿里集团的技术优势,阿里的健康和智慧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报告显示,同期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等创新服务收入达到1200万元,同比增长202.7%。截至2019年9月底,支付宝已签约11000多家医疗机构,包括3600多家二级和三级医院。2019年9月,在医院场景使用支付宝医疗健康服务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700万,同比增长41.7%以上。

[科技界] 阿里健康:规模由小到大,速度由快变慢

至于医疗团队,根据阿里健康的财务报告数据,截至2019年9月底,与公司签订合同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营养师超过2.7万人,其中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超过半数,达到1.8万人。但是,智能医疗行业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行业R&D费用高,投资周期长。【/s2/】众所周知,在技术开发上投入高额研发资金是必然的,阿里健康的财务报告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产品开发支出1.35亿元,同比增长30.3%,亏损760万元。

当然,阿里健康并不是唯一面临这个问题的。被誉为互联网医疗第一份额的好医生平安,今年上半年研发运营成本5.44亿元,较2018年上半年3.76亿元增长44.7%,4年累计亏损30亿元;1.王耀2019年第三季度营业费用为人民币1.654亿元(约合2310万美元),同比增长13.7%。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健康官方还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支付宝的医疗卫生服务用户群,推动线下医院信息化升级。可以预见,阿里健康要实现盈利,需要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时间。

【/s2/】其次,智能医疗领域的法律监管有待完善。【/s2/】虽然我国在法律层面颁布了一些与智能医疗相关的政策,但智能医疗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内容包括云计算、区块链、5g技术等诸多方面,使得基于互联网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仍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

当医疗系统连接到互联网技术时,5g和区块链技术具体应用于哪些医疗场景?如何在保护患者医疗信息不泄露的同时共享医疗数据?医院有很多病人信息。使用权是医院还是病人?以及智能医疗应用运行机制的差异等等。

虽然阿里健康依靠阿里巴巴的资源在健康行业进行金矿开采,但在面临资金、政策等挑战时,最终能挖出多少宝藏还是无法下定论。

摘要:


纵观阿里健康这几年的各种尝试,无论是零售医药电商,还是发展医疗美容业务,甚至引入ai、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智能医疗系统。可见阿里健康有扩张野心。

但在之前的布局跌跌撞撞之后,阿里健康放慢了脚步,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而不是一味的拓展业务类别。这也是阿里健康应对主营业务发展瓶颈,适应大环境趋势的最佳方案。

虽然阿里健康在医疗美容行业和智能医疗方面做得并不好,甚至面临政策监管的风险,但从长远来看,阿里健康在广阔的互联网医疗领域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综上所述,对于阿里来说,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产业互联网改革已经潜入深水。旅行很艰难,但如果穿越这片深水区,阿里健康的前进之路将是一条宽阔的道路,这将成为阿里赢得未来的关键棋子之一。正如阿里健康首席执行官沈迪凡所说:阿里健康是阿里未来10年的最佳业务。

文/刘匡微信官方号,ID:刘匡110

标题:[科技界] 阿里健康:规模由小到大,速度由快变慢

地址:http://www.heliu2.cn/xw/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