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新零售坏消息太多。
3月,美团旗下小象鲜常州店关闭;4月,阿里的盒子马先生宣布5月底关闭昆山一家店铺;11月,四年社区新鲜电商精彩生活被炮轰全关,突然离开;6月份我拿到一个萝卜,融资6.34亿,资金链怒喝,上演心虚战;12月,冀集贤首席执行官泰宣布融资失败,公司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和平仓;得到阿里支持的伊·郭盛成为遗嘱执行人& hellip& hellip
无论是有闯劲的创业企业,还是有钱可花的巨头,每一个保鲜玩家的家庭都有一段艰难的学习时期。这就是反复论证过的保鲜轨道的生存法则。谁都逃不过苦难,但那是另一回事。
当然,笼罩在阴霾中的新鲜和新的零售销售在2019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12月9日,2013年成立的跨境保鲜平台乐活世界(Lohas World)在美国正式提交首个招股说明书,对纳斯达克发起冲击。
根据乐活官方网站的公开信息,其创始人张燕乐于1998年首次回国创业,将乐活(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概念带回中国。2003年开始在深圳进行相关投资,仅10年后就成立了现在的乐活世界。
对于自身定位,乐活将其描述为一个清新、智能的新零售平台,通过乐活移动物联网追溯系统和整个冷链,首选全球乐活产品,确保食品安全;采用基地直采、社区直批模式(f2b2c模式),通过智能微超、冷链电动车、社区直批点解决生鲜社区最后100米内配送便利,倡导生活就是乐活。
就新新零售行业而言,一些玩家终于开始从事ipo,这至少表明新新玩家仍有光明的未来。但就乐活本身而言,在2019年新鲜感轨道一片混乱的情况下,选择去美国融资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梦想改变:从新三板到独角兽再到ipo
从整个新鲜感赛道的球员类型来看,乐活有互联网基因,也有技术基因。甚至早在2013年左右就开始倡导将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农业,并将其作为实现乐活的重要方法论。
不过乐活的地域基因很重。从深圳起家的乐活,在全国的知名度远不如阿里的Boxma,永辉的超级物种,美团的小象。
在过去的20年里,乐活发展非常缓慢,不像一个有技术和互联网基因的新人。而且从融资的角度来说,乐活是很传统的,已经很多年没有公开融资了。但是,乐活其实让绝大多数比赛跑道上的球员变得更好,因为那些表面风光的新鲜球员很可能在背后被摧残。
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的乐活公布了上半年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5.64%;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1533.92万元,同比增长249.68%。
【/s2/】新三板成为乐活的第一个转折点,其出色的表现让乐活在资本市场脱颖而出,因此乐活成为生鲜行业为数不多的实现盈利的玩家之一。
但是乐活似乎有更大的野心。2018年8月,乐活宣布股东大会通过终止上市决议,并向全国中小股份制企业转让系统提交申请。乐活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配合公司的业务发展和长期战略规划。
来之容易,去之难。截至目前,乐活提交终止上市申请已一年多,但乐活仍未如愿,对未披露的2018年年报的质疑也引来外界诸多猜测。曾经的新三板黑马,被困在新三板真的很奇怪。
资本市场的困难似乎并没有影响乐活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2018年9月,随着智能微超项目的快速落地,乐活提出做一个新鲜的智能新零售独角兽。但是,这个时候,乐活的增速远不如以前。据2018年上半年,其营收为3.37亿元,同比增长67.30%。
从外界的角度来看,既然目标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乐活必然要多安分几年,等营收和利润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开始新一轮的资本之路。然而,乐活似乎不这么认为。相反,它主动再次加快了这一进程,并直接寻求在美国上市。
Lohas对此有一个计划。在乐活官方微信频道,最新文章称:2020年,在乐活全球化战略的征途上,将完成ipo进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主板。这个描述充满了乐活强烈的上市欲望。
纵观乐活的资本之路,曲折而快速。从新三板短期黑马到成为独角兽的梦想,再到ipo,乐活风云变幻,融资欲望越来越强。对于乐活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来坚定地实施所有这些驱动力,以及新鲜赛道的残酷。
形势很严峻
【/S2/】2019年新秀现状指向一个外部环境:新秀轨道已经到了冬季,一个严峻的洗牌期正在进行。对于幸存的新鲜玩家来说,2019年是一个深刻的警示,2020年的生存环境可能更糟糕。
可能是真的。艾瑞咨询(iResearch)2019年7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也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无论是综合轨道还是垂直轨道,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
另外,融资方面,2015年以来,生鲜电商的融资额一直在下降,2018年仅为2015年的一半左右,但融资总额有所增加,说明平均融资额增加了不少,生鲜电商的名额越来越多。
2019年的融资环境也不是很好。互联网、经济、社会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11日,2019年生鲜电商行业融资事件22起,同比下降38.89%。
乐活对它的敞口也是在整个行业环境不好的压力下,这种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上市融资其实是在线上,要送出去了。
1。激烈的竞争
2016年刚在新三板上市的乐活,可能没有想到今天面临的竞争会比两三年前激烈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不幸的是,这场竞争影响了乐活的核心数据盈利能力。根据最新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半年净利润为265万美元,比2018年上半年的310万美元低14.5%。净利率也大幅下降,从2018h1年的9.87%降至2019h1年的5.89%。
对于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乐活在招股说明书中归结为两点:一是大部分进口水果价格上涨;第二,激烈的竞争局面导致无法将上涨的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乐活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处于竞争激烈的零售食品行业,并列出了其各种竞争对手,如超市、天然食品店、大型折扣零售商、仓储式会员店、线上零售商、专卖店等。
【/s2/】显然,正是因为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导致Lohas在成本上升时难以大幅提价,导致利润下降。乐活非常清楚提价是否以及提价多少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商业战略选择。但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只有不涨价、小幅涨价,甚至降价,才能保持更好的竞争力。
除了利润,竞争也影响乐活在费用上的投入。招股书显示,乐活2019h1年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16万美元,较2018h1年的102万美元增长13.7%。
竞争对乐活的负面影响可能早就开始了。从乐活在新三板披露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乐活的收入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上升,但其净利率和毛利率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乐活虽然收获了更多的市场和消费者,但并没有赚到更多的钱。
目前激烈的竞争给乐活带来的压力,很可能造成了更多难看的财务数据。由于乐活在招股说明书中没有披露2019年第二季度(4-6月)和2019年第三季度(7-9月)的财务数据,可以合理地说,乐活应该在上市前提供最新的财务数据,但乐活没有选择这样做。结合2018年财报未披露的信息,难免让人无法想象。
2。经济和贸易环境
乐活95%的供应商来自国外,这决定了乐活是典型的进口型企业。跨境贸易涉及不同的关税政策、货币汇率、产业政策等。对于乐活来说,这些经贸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必然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如前所述,乐活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进口水果的收购价格上涨。乐活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关税变化导致的产品成本上涨是乐活目前面临的一大不利因素,属于不可抗力。
招股说明书显示,乐活2018财年的收入成本为7100万美元,较2017财年的4900万美元增长44.9%。2019年上半年,乐活的收入成本为3900万美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2600万美元增长50%。
对于收入成本的大幅增加,Lohas解释了销量的增加以及大多数水果产品单位购买价格的增加。简单来说,水果的购买价格和销量的增加导致了收入成本的急剧上升。
乐活没有对水果收购价格的上涨给出详细的解释,但从进口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来看,关税政策的变化是商品价格变化的核心原因。在招股书中,乐活在风险披露章节中对这类国际风险进行了分类,如当地经济环境的变化、限制性政策的出台等。
从收入发展趋势来看,经贸环境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对乐活的终端销售并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相反,在中国消费者的强烈需求下,乐活在营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这确实大大降低了乐活空.的利润
目前,对于经贸环境的变化,乐活只能做好一件事:从其他可控方面稳定或降低成本,以抵御或削弱外部环境带来的成本压力。从长远来看,做进口业务的乐趣必须在这方面保持高度警惕。
急需大笔资金
活得好的企业不一定需要ipo,但需要ipo的企业可能活得不够好。乐活属于后者。乐活在美国的ipo计划中筹集了约3760万美元。随着新三板长期停牌,乐活显然需要更多的钱,因为乐活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1。智能微超
2018年3月,乐活整合多项技术,宣布推出智能微超项目。同年7月,第一批智能微超开始上线掉线。同年10月,乐活开始在smart micro-super推出生鲜产品。至于推出智能微超的原因,乐活解释说是为了解决最后100米的交割问题。同时,智能微超还可以降低部分零售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智能微超的本质其实是无人售货机,只是在品类上更垂直,更偏向于新鲜、高频的日常消费品。虽然是老观念,但乐活非常重视智能微超,一款面向社区消费者的智能终端产品。
去年,智能微超落地一个多月之后,乐活提出了未来三年铺设超过一百万台智能微超的目标。现在,一年过去了,实现智能微超目标的进度堪忧。根据其招股说明书中提供的数据,智能微超总共约有300台。
据财务外部参考统计,乐活智能微超已在全国8个城市投入运营,其中深圳、广州为重点城市,其他城市数量匮乏,推测仍处于试运营阶段。
一年多的时间,只有几百台投入使用,显然离乐活百万微超的目标还很远。然而,乐活在招股说明书中设定了自己的新目标:到2021年底,将推出约3000家智能微型超市。虽然目标降低了很多,但乐活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宏图,今明两年还是需要极高的资金投入和超高速的发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乐活在招股书中也披露了Smart Micro Super的场地费用,约为150元/月,300台的数量约为4.5万元/月。如果真的铺设3000套,智能微超月租45万元/月。加上其他成本,乐活的财务压力不小。
且不说智能微超赚钱的能力,但绝对是烧钱的,但似乎为乐活上市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智能微超花那么多钱,如果乐活不换钱,不可能成功扩张,谈百万梦想。
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铺设了数百台智能微型超级计算机,迫使资本市场重新审视了乐活的真实想法。如果乐活真的走向100万台,那么乐活早就全力以赴了。但如果资金不支持,乐活就无能为力了。如果乐活干得慢,人们会觉得没那么自信。
智能微超的宏伟梦想让乐活陷入了两难境地。
2。供应链
在过去的六年里,乐活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独特而强大的供应链系统,因为乐活的f2b2c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才能比其他竞争对手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
在技术方面,乐活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研发成本,开发了区块链溯源系统、温控系统等技术软件。虽然招股说明书中没有披露详细的成本数据,但我们也可以一瞥成本的增加。2019年上半年,乐活销售营销费用116万美元,同比增长13.8%;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40.8万美元,同比增长168.7%。
此外,乐活在NEEQ披露的财务报告中也有很多相关数据。自2016年以来,乐活在销售和管理方面的投资大幅增加。乐活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乐活管理费用为247.27万元,同比增长100倍,销售费用为34.15万元,同比增长数十倍。从2016h1到2018h1,乐活的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也增长了50%以上。
至于增长的原因,根据乐活2016年年报中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项:一是业务拓展导致的员工和薪酬的增加;第二,商品流通成本的增加;第三,增加市场推广投资。
在技术研发方面,乐活的投入并不吝啬。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乐活R&D投资大幅增长,2017年投资158万元,同比增长773.5%。
乐活标榜自己是技术驱动型企业,这意味着乐活通过技术的迭代和创新来保证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对于乐活来说,既定的供应链资源和生态是其独特的护城河,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乐活必须保持大胆的投资态度,在技术、供应商、商品流通等关键环节形成更强的壁垒。
无论如何,要维持现有的供应链和技术优势,乐活必须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乐活的钱袋不仅需要膨胀,还需要一直膨胀。
最佳时间
2019年,有这样一个分预测: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中最糟糕的一年,更有可能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2019年的新鲜轨迹似乎验证了前半句。没有人知道后半句话,但对于所有在新鲜跑道上的球员来说,都要提前做好计划,为漫长的冬天做好准备。
就乐活而言,虽然行业竞争环境对自身越来越不利,融资环境越来越不理想,但可能是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上市的最佳时机。
一方面,净利润下降警示乐活,综合压力对乐活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未来部分核心数据可能越来越差。所以越早上市,就越有机会在资本市场向投资者展示更好的财务数据,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战略目标下,乐活正处于集中努力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智力略胜一筹的新项目,还是供应链优势的整合,现在的成功融资,都可能帮助乐活利用上市跳板,来充实自己的血液,让自己更好的发展。
当然,乐活选择在2019年底攻击纳斯达克,实际上意味着乐活认为2020年初可能是上市融资的最佳时机,或者说是未来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上市融资时机。
写在最后
在过去的六年里,乐活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选择。它不依赖频繁融资,也没赚多少名气,但活得也不差,符合小而美的标准。
但从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操作来看,乐活表现出了意想不到的野心,虽然道路并不平坦。在脱离新三板怀抱之前,乐活争相投资大洋彼岸的资本,为自己赢得一口气,或许也为新鲜电商。
无论是环境影响,还是自身发展,乐活选择逆着外界的风浪跨境上市,深刻体现了一种无奈和被动。毕竟现在对乐活来说最重要的是钱,而不是名。
或许乐活是从接触资本市场的那一刻开始成长起来的。它理解这条赛道的冷酷和残酷,也理解这条赛道的危险和陷阱。如果不是又快又硬,可能会上2020年新鲜电商的死亡名单。
虽然一切都还没有决定,虽然乐活上市后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乐活也管不了那么多,必须对自己深深感知到的危机感负责,努力活得更好更久。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让全世界幸福。
文/刘匡微信官方号,ID:刘匡110
标题:[科技界] 生鲜新零售太烧钱,乐活天下被迫走上IPO?
地址:http://www.heliu2.cn/xw/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