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几年,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至今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2019年,一批新鲜电商平台爆出规模缩减的消息,部分平台在不可持续烧钱的情况下被迫关闭。

【/s2/】没想到,在整个行业处于低谷的时候,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整个行业复活,全户产生的大量需求,让一些平台得以生存。比如去年12月因融资失败而进入停滞状态的武汉生鲜电商企业冀集贤,就是在这期间脱胎换骨的。

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许多人对新的电子商务产生了新的希望。甚至有人认为生鲜电商的春天已经到来,有人认为生鲜电商将从疫情中获益最大,甚至有人认为将带动整个电商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重新发展。

但事实是,目前生鲜电商的规模太小,即使在疫情期间暴涨几倍,也很难真正成为带动整个电商行业发展的火车头。

新的电子商务业务一直很困难

在业内,2012年被认为是新鲜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年。事实上,新鲜电子商务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一年,Yiguo.com成立,这是中国b2c生鲜电商最早的尝试。此后,2008年,拥有自建农场的脱脱实业有限公司和专注于制造有机食品的赫勒康出现。但这些企业都是新鲜电商行业的初试,市场比较小。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在线消费观念的改变,生鲜电子商务被认为是电器类商品中最后的蓝海。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2009年至2012年间出现了大量新鲜的电子商务企业。

【/S2/】2012年后,在资本的强力助推下,生鲜行业进入上升通道,全国独立生鲜电商平台最多4000多个。然而,随着行业的深入发展和垂直电子商务弊端的出现,生鲜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遇到了困难。

一方面,与其他类别相比,生鲜电商运营成本高,需要全程使用冷链。另一方面,国内生鲜产品大多没有产业化,消费者的选择难以调整。

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公司中,只有1%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所以,一些一开始发展不错的企业或平台,为了生计,要么选择接受其他领域巨头的输血,要么开始其他业务自救。就生鲜电商本身的发展来说,它的业务真的很难。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2017年生鲜电商死亡名单》,已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其中包括蔬菜管家、生鲜俱乐部、美味七七、花式生活、郑源美食学校、果蔬帮、Xuxian.com等知名平台。

在过去的2019年,保鲜电商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洗牌。2019年10月,总部位于漳州的Mini Fresh发布声明称,因管理不善、长期亏损,已暂停运营;11月,号称生鲜电商黑马平台的萝卜的资金链断裂,1000多家店铺一夜关门;去年12月,中国保鲜电子商务的创始人郭毅圣贤被法院列为遗嘱执行人,因为他欠下了1400多万英镑的债务。

此外,根据中国商业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225亿元,增速明显下降,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可见这么多年过去了,新电业务还没有定下来,行业发展还在波动,没有明确的前景。整个行业更像是鸡肋。

被疫情再次推到风口浪尖上

面对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呆在家里成了国家防疫最有效的措施,而传统菜市场成了大家不得不避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购买食物和购物等日常需求直接转向网络市场。

在战线上的众多领域中,生鲜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这场疫情中最直接、最受关注的领域。

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新鲜应用的平均日常生活同比增长107.17%,其中七天长假期间增长108.46%,在家办公期间增长108.55%。

与2019年春节相比,JD.COM今年春节回家和在丁咚购买食物的平均日常生活增长率分别为247.84%和213.50%。新用户增加方面,多点和叮咚购物分别达到298.29%和291.42%。

此外,根据达达集团提供的数据,春节防疫期间,JD.COM对整个平台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0%;从除夕到元旦,蔬菜销量增长510%,水果销量增长300%以上,鸡蛋销量增长770%,乳制品销量增长370%,饺子、馄饨等速冻食品销量增长790%。

根据JD.COM提供的数据,生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15%,全国销售生鲜产品近1.5万吨。

其他新鲜电商平台也交了不错的答案。美国团购食品在北京的日均订单量是节前的两到三倍,且呈持续上升趋势;从除夕到第四天,实收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21%。当时估计春节七天总销量会超过4000万件。

除了头平台,一些产业链的其他从业者也抓住机会进入生鲜电商行业。比如美菜。曾经专注于生鲜食品产业链的com也在疫情爆发后经历了个人用户的爆炸性增长。根据美彩提供的数据,美彩的日下载量在ios和Android应用商店排名前五。2月1日至2月7日,美彩商城家庭/个人注册数量增长400%,用户下单数量增长500%。

同时资本市场也给出了正反馈。永辉超市作为生鲜电商领域的上市龙头企业,最近股价一路飙升。

但是,与前两年的趋势不同,这种新鲜电商的趋势是完全被动和突然的,甚至让一些企业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应对。

这从风下共享员工的诞生就可以看出来,但共享员工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

然而,人力短缺并不是新兴电子商务面临的首要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如何保持缺货,维持供应。事实上,疫情爆发以来,各个城市和平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品短缺。

强调了供应链中的缺点

供应链一直是生鲜行业的核心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行业内的生鲜电商大多由第三方供应商供货,在过去物资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不明显;然而,在第三方供应商供应不足的现状下,生鲜电商想要获得尽可能多的商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可惜真正做好供应链建设的企业很少。虽然一些新干线巨头有兴趣做出努力,但供应链是一个长期的项目。至少目前来看,行业的整体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这可以从供应链中的核心冷链物流系统看出。冷链物流是保证冷藏货物从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到消费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性能的系统工程。冷链率直接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疏通程度。

根据中国材料工业联合会冷链委员会的数据,我国农产品冷链率仅为45%,而发达国家为95%。

可见我国冷链物流的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了0/房。有鉴于此,业内有人直言,国内能做冷链整个体系的企业很少,很多公司只能做一条链。

因此,如何尽可能完善包括冷链在内的供应链系统,将是整个生鲜轨道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随着供应链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市场上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尝试。一些一直在深度培养B面和供应链的企业,也试图走上舞台,开始直接面对C面。

美食就是代表之一。作为一家长期定位服务餐厅的公司,美彩曾经说过,它的突出优势在于供应链。当整个餐饮业务在疫情影响下停滞不前时,美国菜不得不面对C端,推出自助。

但就转型而言,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月8日,梅菜app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排名第四;2月1日至7日,在美国菜注册的C端用户增加了400%,下单用户增加了500%。

这无疑说明了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性。

在疫情的影响下,新鲜电商公司收到的红利终将结束。当用户回到线上,在线不再是用户的首选时,如果线上生鲜电商无法通过优化供应链上线选择更优惠或更好的产品,即使已经获得了便宜的新客户,用户最终也会离开。

仍然是主要玩家的事情

在过去的2019年,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家新鲜的电子商务公司倒闭。

2019年10月底,成立两年的水果会员平台Mini Fresh宣布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而暂停运营;11月底,社区生鲜电商平台妙生活宣布门店关闭、破产清算& hellip& hellip

可以肯定的是,当这些因为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倒闭的新鲜电商被淘汰后,行业资源会进一步集中到龙头企业。

移动大数据监控平台trustdata发布的《cmnet 2019年第四季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优贤和博世淡水生活日增长率分别达到43.9%和17.3%,其中2019年优贤日用户规模持续增长,12月mau达到1152万,创下月度新高。

当然,在这场疫情的影响下,几乎所有新鲜的电商平台都获得了大量的新用户和潜在用户。但是对于新鲜的电商平台来说,虽然没赚多少钱,但是亏本做了更多的生意。

虽然疫情在平台上催生了大量订单需求,但在政府的控制下,相当一部分生鲜电商平台价格并没有明显上涨,但成本价和运输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即使是最畅销的蔬菜,也是低利润的蔬菜。这意味着新鲜的电商平台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收益。

【/s2/】另外,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电子商务最大的优势是其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以生鲜食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很难满足要求。这个产业链的参与者很多,从菜农、加工商到各个层面的供应商,哪怕只增加一个环节,也意味着成本更高,风险更大。

周转快,库存低,要缩短产地与客户的距离,保证生鲜食品的品质和新鲜度,这是生鲜电商的黄金生存法则。但相比传统超市,电商平台与当地农场的接触较少。目前有更多的电商平台在运营旺季的产品,但并没有产生稳定的供应,这意味着成本更高。

目前国内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较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在95%以上。但国内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冷藏车和保温车在货车中所占比例较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严重滞后。

生鲜电商一直难以解决运输中果蔬易腐的问题,消费者想自己选择生鲜食品,这几乎是不可改变的。但这次疫情中新用户的涌入,并不是不知道新鲜电商的存在,而是因为疫情,这些用户不再在乎菜品、菜价、配送速度,只要能完成最简单的购买,就能得到满足。

疫情结束后,餐馆重新开业,超市恢复正常运营。这些新用户是否愿意继续使用这个新的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仍然令人怀疑。更有甚者,疫情前后,很多线下超市、菜场开始实现线上价值,很多超市甚至便利店开始通过小程序、微信群等方式开展上门送货活动,同时加强对周边消费者的用户管理。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物美蔬菜的日销售量增加了三倍,总量达到700吨。永辉的蔬菜库存也是平时的三倍,大润发的商品采购物资也是同比增长4-5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爆发后行业肯定会有新的洗牌,1%的巨头在爆发期间依然会成长发展。

短暂的辉煌过后,春天并没有真正到来

此前,很多人将2003年的非典与国内电商的崛起联系在一起,认为在这场疫情的推动下,国内生鲜电商行业也会趁机崛起,走上正轨。但众所周知,中国电商行业的真正爆发与当年的非典没有直接关系。

2003年非典时期,阿里巴巴依然专注于b2b业务,而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则是非典末期建立的;JD.COM,国内综合电力业务的第二胎,直到2004年才正式成立。当时国内唯一真正成熟的电商模式是当当网的图书模式和ebay,是被海外巨头eBay投资后收购的。

如今,这四大电商平台的差异和影响,让人很难看出非典与中国电商的崛起有直接关系。所以那些认为在疫情影响下,新鲜电商的春天已经来临的人是不够的。相反,疫情给生鲜电商带来的只是短期的快餐发展,真正的春天还远未到来,而整个行业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出现非常成熟的模式。

目前疫情还没有结束,生鲜电商要应对短期增量带来的困境,而不是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

根据麦琪的数据,从2020年2月16日开始,丁咚的杂货店购物和每日美食等应用在应用商店总列表的免费列表中开始下降,目前的排名低于2020年元旦前。

【/s2/】不仅如此,一些平台产品质量下降,价格上涨,也让很多用户对网购失去了好感。虽然商品价格不受平台/商家控制,但由于疫情影响劳动力成本上涨、物流运输价格上涨、进货价格上涨,商家不可能大规模贴钱维持商品原价。

但无论是平台主动涨价还是被动涨价,消费者都会在平台上统计自己对涨价的不满。如果平台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好,很容易被消费者记住。

所以商品质量差,价格上涨,肯定会降低消费者网上购买食品的整体体验。现在随着疫情的缓解,复工潮逐渐开始,线下的菜场、商场、超市也逐渐开放。这意味着突然转到生鲜电商的流量又开始回线了,生鲜电商的业务又被抢走了。

摘要

如果看毛利率,生鲜电商行业的毛利率不低,甚至有些商品在货源采购阶段毛利率可以达到50%左右。然而,单位密度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是阻碍生鲜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去年5月盒马第一家店倒闭就可以看出来。

据统计,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渗透率仅为3%。大部分用户根本没有在网上购买新鲜食物的习惯,用户教育还有待提高。

今年年初的爆发正好弥补了这个行业的缺陷,不仅免费,而且覆盖全国。这使得很多新鲜的电商公司或平台大大降低了获取客户的成本,而在需求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各大玩家似乎都获得了一席之地。

【/s2/】但疫情终究会结束,它带来的增量只能是短暂的、暂时的,并不是行业内治疗亏损的特效药。因此,当疫情消退后,新鲜的电商公司最终会在供应链、仓储、即时配送乃至流量等方面相互争夺对方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和全方位布局。

无论如何,生鲜电商的一些属性决定了其高投入、慢回报的特点,在这个行业是不可能赚快钱的。但能熬过这个阶段的,大概就跟这几年外卖、团购、出租车等领域的竞争一样,幸存者屈指可数。

文/刘匡微信官方号,ID:刘匡110 [/S2/]

标题:[科技界] 疫情短暂辉煌后,生鲜电商依旧是头部玩家游戏?

地址:http://www.heliu2.cn/xw/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