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电商增添了新的人才。

长期低迷的前零售巨头国美终于有所动作。2月27日,它推出了国美商店应用,并宣布进入社交电子商务。或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现在致力于社交电商,但是否还能再崛起还是个疑问。

创启社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社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社会电子商务市场五年来增速保持在50%以上,市场规模基础不断扩大,但2016年以来社会电子商务市场增速明显放缓。这时候国美进军社交电商是有利可图的,但可能不如以前了。如果操作模式只是简单的复制前面的案例,成功率可能不会太高。

[科技界] 保守的国美再一次进击社交电商,前途未卜?

事实上,32岁的国美一直在转型的道路上苦苦挣扎。但长期以来,国美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保守的企业,这也是为什么它之前的大部分动作都比市场变化慢。

这是一个热潮,但它保守地限制了速度

在电子商务时代,传统零售业的很多玩家都陷入了困境。对于他们来说,既要面对线下流量逐渐向线上转移的威胁,又要考虑用户消费习惯改变的可能性,所以转型迫在眉睫,国美也不例外。

但在电商的布局上,国美的战略相对与国美同级别的苏宁已经变得相对保守。2009年,苏宁决定推出电商业务,并推出苏宁易购。随后,苏宁开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发展模式,业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电器,发展到3c的全范畴。

面对苏宁的攻击,国美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当时国美还是以线下门店为主,不愿意走大亏路线。直到2011年,国美才推出了自己的电商网站,而当时在线电器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其他玩家占领。除了苏宁,还有之前没有关注的JD.COM。

当国美还是网络家电领域的霸主时,JD.COM总是被国美打压。再加上国美对互联网的忽视和保守的做法,JD.COM实现了弯道超车,凭借3c数字品类的零售,迅速在电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当时的国美来说,苏宁和JD.COM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两个竞争对手。为了赢得更好的电商成绩,这两个竞争对手展开了价格战。国美虽然也参战了,但是线上业务刚刚起步,线下连接性差,自身运营成本比较高,所以在这场战争中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国美财报显示,2012年全年营收约为478.67亿元,同比下降19.98%。对此,国美官员也表示,电子商务业务是导致国美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国美对互联网的态度还是比较保守的,所以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没有像苏宁、JD.COM那样花钱打拼。

因此,在2014年,当苏宁和JD.COM的电商平台收入几乎相同时,国美的电商收入只有它们的一半左右。而直到2018年上半年,国美的网络市场份额只有1.20%,已经处于市场的末尾。

错过了电商,国美也想加入智能手机热潮时的兴奋。2015年,小米、华为、魅族等玩家争夺智能手机市场,点燃了国美躁动的心。到了2017年,国美推出了国美手机,但此时市场已经饱和,国美手机也没有什么作为,所以它的出现并没有引起轰动。

接下来,新零售时代,战场转线,但国美在门店数量上并不占优势。2017年,苏宁比国美多开了2263家店,2018年上半年,苏宁开了1288家店。相比之下,国美2018年上半年只有1867家门店,差距还是很大的。

现在国美来蹭社会电商新高潮,结局会一样吗?

【/s2/】与品多多牵手,国美还打不开社交电商的大门?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国美更大的苦恼是流量问题。其实这个对社交电商的考验也是为了解决流量问题。说到社交电商,难免要说到拼多多。

品多多是社会电商的黑马,2018年活跃买家超过4亿。去年10月,国美高调宣布落户品多多。可以肯定的是,国美对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更感兴趣。毕竟,在一二线城市获得客户的成本正在上升,而天猫、JD.COM、苏宁等玩家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对于国美来说,三四线以下的城市会有更好的突破。

事实上,这也暴露出国美别无选择。国美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亏损8.96亿元,亏损金额较2017年同期增加7.79亿元。在流量和亏损的双重压力下,国美急需一个新的增长点。

但国美把希望寄托在品多多身上,似乎用处不大。

一方面,根据品多多2018年的财报,其用户的月增长率在逐年下降,从2017年第三季度的119%下降到2018年第四季度的18%。

另一方面,品多多一直被贴上产品质量差的标签,尤其是上市后,遇到了产品质量风波。

单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国美和拼多多牵手是有一定程度的风险的,无论能否帮助其增加流量。从另一个角度看,国美要嫁给品多多了,社会地位也可能无形中降低。这时候国美靠拼多多的手段盈利似乎有点困难。如果国美不采取其他行动改变现状,落后加剧只是时间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的方法似乎不是最好的。此后,国美发布了自己的社交电商app国美商店。这个动作真的能把它推入社交电商的轨道吗?

【/s2/】国美门店效仿品多多的成功率如何?

国美的线上国美店app play和品多多的差不多,主要有团玩,超返,减。

这三种营销方式并不是美国店铺独有的,很多玩家之前都玩过这些营销方式。虽然国美的游戏玩法还不够新,但是在美国门店试运营阶段已经赢得了很多用户的青睐。

从2018年7月开始,短短5个月,美国店铺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90万,给42万家美国店铺的店主带来了2亿多元的共同收入。用户和店主的爆炸性增长,验证了模仿品多多的正确性。

可以肯定的是,品多多的成功开辟了社交电商的新轨道,巨头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JD.COM、苏宁、天猫等电商公司。,一直在努力购物。与他们相比,国美慢了一拍。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商店的前景如何?

目前美店是国美以较低成本获取流量和储备的一种方式。要知道,店主在美国店铺开店门槛低,只要申请免费店铺,就可以成为美国店铺的店主。这样,店主既是买家又是卖家,美国商店的交通渠道可以扩大。另外,店里的商品是国美线下店提供的。可以说,店铺的存在完成了线下店铺与店家的连接,在店铺获得的返利只能用在国美app上,反过来带动了国美app的活动和营业额。

[科技界] 保守的国美再一次进击社交电商,前途未卜?

所以国美app、美的店、线下店形成了一个流量循环的生态圈。但这一愿景的实现关键在于国美在社交电商领域是否有立足之地。

美店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拼多多推出的,但是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完全模仿的企业很难突破。另外,拼多多已经是一个上亿级的社交电商平台。这个时候,如果美国的店铺想正面对抗拼多多,无疑是鸡蛋碰石头。也就是说,如何处理美店和拼多多的差异,取决于国美能否做好社交电商。

简而言之,对于转型中的国美来说,社交电商是必要之举,从进入时间上来说比较缓慢。而且在电子商务和智能手机热潮的时代已经落后了。会不会在社交电商时代再次落后?

正文/刘匡微信官方账号,ID:刘匡110,此文启动创投网

标题:[科技界] 保守的国美再一次进击社交电商,前途未卜?

地址:http://www.heliu2.cn/xw/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