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空国家天文台科学部的首席科学家和x射线成像实验室的主任。他热衷于在互联网上从科学的角度回答网民的各种问题,并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解释什么是引力波...他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张双南。作为一名热衷于科学传播的科学家,张双南在29日由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电赞2017科普中国”活动中被网友评为“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之一。为什么他如此热衷于向公众“讲述”科学?记者就此采访了张双南。
![[科学技术]张双南:做科学传播是科学家“欠”公众的 [科学技术]张双南:做科学传播是科学家“欠”公众的](/uploads/diyimg/id37ntqgqcw493m4mz1iea4eqxtyvv.png)
“为了回报大众”
“为了回报大众。”这就是张双南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后热衷于科普的原因。在张双南看来,科学家用于研究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本质上是纳税人的贡献,所以科研是花人的钱。科学家应该如何回报公众?张双南认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辛勤工作是对公众的长期回报。
“我的科研很少在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不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直接回报。所以,如果普通人愿意听我‘讲’科学,我觉得这是我回归大众的一种方式。”张双南认为,科学家应该向公众进行科学交流。
科学传播不简单。根据张双南的说法,“与同事交流更加困难”。他说,公众关注的问题范围很广,往往超出了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促使他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
“需要做出一点牺牲”
张双南说,除了办公室,他还在实验室里做科学研究,“向公众传播科学基本上是我的业余时间”。张双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科学家的语言和媒体的语言往往显得错位,报道的内容与科学家想要表达的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最后,往往是科学家“落井下石”。
这种误解困扰着科学家,也可能导致更大的“危机”。张双南告诉记者,误解有时会影响科学家在同行中的声誉。
张双南认为,科学家和媒体之间的误解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但科学研究中的影响是无法解决的。据他说,这种现象,也称为“卡尔·萨根效应”,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因此,做科学交流的科学家有时需要做出一点牺牲."
关键在于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科学素质会减弱,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离开学校后,学到的很多知识都会过时,被遗忘。”这是长期从事科学传播的张双南观察到的现象。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6.20%,但农村人口和妇女科学素质水平提高缓慢,农村人口科学素质水平仅为1.70%。同期女性科学素质水平与男性公民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张双南认为,科学普及只是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起到补充作用。关键是要靠在校期间正确的科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要传授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让每个人都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即使离开学校,也能有后续的学习能力。面对科学谣言和各种骗局,使用科学的鉴定方法不容易被欺骗。
(光明。com记者赵清健)
标题:[科学技术]张双南:做科学传播是科学家“欠”公众的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411.html

![[科技资讯] 谷歌向百慕大空壳公司转移159亿欧元,年避税37亿美元](/images/defaultpic.gif)
![[科技界] 无人酒店究竟是一场革新还是作秀?](/uploads/diyimg/rmd7wdghp4c5krgcnzq51vlmr5dzg0-lp.png)
![[科技界] 美团生态链背后的发展](/uploads/diyimg/k7onakliec0ju1umglg7c4ggka8m8p-lp.png)
![[科学技术]徐明岗:要把一生所学贡献社会,贡献给土壤学](/uploads/diyimg/mg93ki1lpvh1js5h827bhx755fm9h3-lp.png)
![[科技界] 不用等到618,乐融Letv京东秒杀送惊喜!](/uploads/diyimg/ylciz6j8kimzg84hvsdyh2zoo6zt9q-lp.png)
![[科技界] 飞信失利后,咪咕视频能否帮中国移动踢进一球?](/uploads/diyimg/rdc23oylajca07x41hhepmgevry4uw-lp.png)
![[科技资讯] 亚信科技提出智慧城市交通疏导新方案](/uploads/diyimg/xv3y4f3f1d04mokba2p834ghs2qvk3-lp.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