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小事,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82岁的老人三次下海”,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王教授近日成为“网络名人”。最近两个研究院的院士见面,其他院士不仅夸他,还详细问他潜水的感受。

20世纪70年代末,当位于海南岛西部的莺歌海在中国南海钻探第一口探井时,王在海岸边发现了一口油井。之后,他又带着德国船、美国船和法国船共同主持南海探险,这是第五次。让他特别自豪和激动的是,他乘坐中国科研船和国产率95%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三次潜入南海海底。

从第一次担任中国首席科学家,到20年前主持设计国际海洋钻探航行,推动中国海洋钻探“三步走”;从推动和主持中国“南海深海计划”到推动中国海底观测网建设。王说,这些重大事件和他真正得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60岁以后完成的。

5月29日,记者见到了兴高采烈的王。

“其实作为海洋地质学家,我没有太多出海的机会,不是因为不想出去,而是因为可以出去取回多年的样本。1999年海洋钻探航行的样本仍在分析中。”王强调,他并不认为海洋科技人员一定要经常出海,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同事不愿意出海。

他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的一件往事。

当时,美国海洋地质学权威k.o .埃梅里来到中国。王当面问他:如果你是中国人,你能做什么样的研究?

对方想了想回答:中国古代文学潮汐信息考证。

王了解到,当时中国的海洋科研硬件条件很差,船很少。相比之下,只有古代文献是优势。现在中国的海洋科研硬件已经升级,但是缺乏科学精神。

“不仅是海洋领域的科学家,还有自然科学家,每个人对自然的兴趣和勇气都在下降。他们都喜欢面对大楼里的电脑,习惯了穿着白大褂的实验室。”在王看来,有些人忙于行政事务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个群体,学术带头人长期不在现场,就相当于切断了探索自然的“源头”。

在这些年里,王多次重复了的这句话。我们不能只做“外包商”:找外国文学的话题,申请项目;购买国外仪器进行分析;然后在国外发表文章。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科技创新的关键。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源头’入手。”王认为,好奇心应该是研究者提高兴趣和勇气面对自然的最大动力。“如果你的职业是你的爱好,那最好。真正的科学家不用去想为什么,只是因为喜欢。我的研究有用,那太好了;就算没用,我还是要研究一下。”

但他坦言,有些人搞科研是为了科学本身,有些人并不是真的喜欢科学,只是把科学当做敲门砖,把它带来的东西当做敲门砖。“希望前者人多一些。”

专家意见

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是科学活动的初衷和本义,也是科学事业最精彩的部分。将发现的喜悦与创造的荣耀结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保持兴奋的工作状态的力量源泉。

科学探索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民族国家的认知基础。科学探索凸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和科学事业,也是最高最深的爱国情怀的起点。正是因为这一特别艰苦而迷人的事业,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毫不犹豫地探索和绘制未来发展的知识地图,只有这样,人类文明的足迹才能遍布五大洲,潜入深海,走向大空.

[科学技术]82岁院士深潜南海海底

(审稿人:段伟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标题:[科学技术]82岁院士深潜南海海底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