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间,数字技术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示。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化开辟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医用材料的配送效率;《卫生法》在全国普及,解决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10亿人口流动问题;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进程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工业数字化和数字工业化带来的机遇。数字技术是面向未来的技术,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时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新的数字基础设施,我们需要用未来的技术和理念思考我国的产业升级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
数字形态将成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互动的主要形式,这是我们思考未来工业形态的出发点。今天,智能手机的消费互联网让中国在手机上。数字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对传统物理基础设施的改造具有显著的渗透作用;数字技术增强了传统基础设施的能力,并形成了未来发展的综合基础设施。而且,3d打印、智能机器人、ar眼镜、自动驾驶等将被广泛应用的硬核技术,也将把数字基础设施延伸到整个物理世界、城市、工厂、农村,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工业化双螺旋的形成。
工业数字化和数字工业化不是两个平行的过程,而是会相互重叠,相互促进。关键是形成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数据驱动,利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利用数据洞察生产和商业的运行规律,利用数据带动整个价值链和各要素的网络合作,从而产生新的价值、新的模式、新的业态和新的产业。例如,消费者需求实时传递到生产端,消费者反馈成为R&D工程师开发下一代产品的重要输入;再比如利用数据、计算能力、算法和模型,对物理世界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描述、分析、诊断和决策,以最低的风险和试错成本指导物理世界的生产经营活动;再比如,生产企业可以改变销售产品的单一模式,延伸到管理服务提供商,为用户带来卓越的服务体验,等等。
未来,由于工业数字化与数字工业化的大交叉、大融合、大协同,以及技术、科学、产业、区域经济和社会的高度交叉和融合,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现象和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工业数字化和数字工业化的双螺旋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通用化,工业数字技术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中小型制造企业将真正享受到与大型企业一样的数字红利;“数据+计算能力+算法”形成的智能化、智能化决策将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系统优化企业管理;分布上,每一个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地区都会成为自己的生态;去边界、物联网、物联网将促进连接的无处不在,极大地拓展新价值网络的边界和规模。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的发展表明,连接本身会创造价值。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连接的广度和深度将会大大扩展,巨大的价值创造空空间将会开启。数字产业和数字产业化将为中国经济插上转型升级的翅膀,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者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主席)
标题:[科学技术]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推动产业化与数字化相互促进
地址:http://www.heliu2.cn/cy/1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