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记者摄影王

最近,idc发布了一份关于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本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715万台,同比增长45.2%,小米、华为和苹果在市场份额方面排名前三。据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将达到2亿台,尤其是耳机、手表、手环等产品将占据大多数,设备的独立性将继续上升,不再是简单手机设备的延伸,而是在应用场景上更接近物联网生态。

[科学技术]可穿戴设备走进工作场所

趋势之一是,可穿戴设备已经进入工作场所,越来越多的员工出于专业目的使用它们。许多专家认为,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改善员工沟通和生产率来帮助企业。

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增加了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约为2715.1万台,同比增长45.2%。其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618万台,同比增长75.5%;基本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2097万台,同比增长38.2%。

未来三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idc最近发布的报告,到202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将接近2亿台,其中耳朵可穿戴设备占51.6%,手腕可穿戴设备占46.6%。

如果细分为各种产品类别,无线耳机和智能手表都将得到快速发展,智能手表将以完美的使用体验和丰富的扩展功能快速增长,占市场的29.8%。

智能眼镜成为“新武器”

佩戴智能眼镜时,周围的人可以看到他们举起手臂,对着空空气做出各种动作,但对于佩戴显示器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看到清晰的3d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这是可穿戴设备进入工作场所的一种尝试。现在,这一尝试正在融入企业培训领域。

京东物流推出了一套智能物流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员工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获得出色的分拣技能。

记者了解到,在操作过程中,员工只需佩戴vr设备,手持扫描枪,面向电视屏幕,然后根据屏幕上播放的视频进行演示,即可完成整理、粘贴面片、缠绕胶带等动作。本课程包括分拣场景展示、分拣操作演示、vr虚拟操作、操作错误提示等,可以帮助新员工快速入门。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分拣承担着从仓储中心到配送站的传递,也直接影响着商品配送的及时性。以前的分拣主要靠“师徒制”,可能会因为业务不熟导致订单破损、丢失、误操作。

除了物流行业,在工业领域也率先尝试了引入可穿戴设备进行培训。对于钢铁巨头宝钢来说,vr培训是去年刚开始的,主要用于员工技能竞赛培训。但2013年,公司建立了冶金生产操作模拟培训平台,多年来一直用于员工技能培训。

Vr培训避免了生产现场实际培训的局限性。宝钢人才发展研究院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吴富民指出,以冶金生产培训为例,不仅可以培训区域生产技术的全过程,还可以在培训员工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员工的心理素质,从而消除他们在现场培训中的恐惧心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细分、可操作性和一些危险岗位,虚拟现实训练是一种“友好”和高效的训练方法."他补充道。

[科学技术]可穿戴设备走进工作场所

从上述企业的实验中不难发现,将可穿戴设备应用到培训场景中,可以丰富企业的培训内容,将实验、实训等技能培训移至课堂。因为这些虚拟培训系统是无害的,员工可以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操作技能。

用大数据重新定义人力资源

除了新的培训,可穿戴设备的出现还可以使企业收集大量员工的日常数据信息,以便他们根据员工数据预测和分析未来的安排。

但是就像任何一项新技术刚被采用的时候, 总是伴随着一些安全和隐私问题,所以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尝试过这个。但也有企业奖励优秀员工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作为福利,引导其健康生活。比如鼓励员工减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建议他爬楼梯而不是坐电梯;或者吃一顿健康的午餐,而不是垃圾食品。如果员工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也是员工激励制度的一种尝试。

标题:[科学技术]可穿戴设备走进工作场所

地址:http://www.heliu2.cn/xw/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