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19年最差男人威来”席卷朋友圈时,汽车创始人何在微博上给发了如下鼓励和感慨。

作为一个朋友和旅伴,我是一个李斌兄弟!

最近,两个朋友同事又在一起了。肖鹏汽车与威来已宣布在充电网络上达成合作:nio动力充电地图连接小鹏超级充电桩,小鹏车主通过肖鹏汽车app启动威来nio动力超级充电桩,可获得威来超级充电桩免费充电服务。


牵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不好过。今天与过去不同。在过去的18年里,伟来上市的最高估值超过了130亿美元。最近威来股价跌至3美元以下,市值也没有超过30亿美元,只剩下零头。18年的上市有多光明,19年的低谷有多苦。

再看看肖鹏汽车,作为国内汽车制造的生力军,前几天宣布向外界质押股份。据推测,小鹏缺乏资金通过质押其股份来套现。

小鹏回应称,股权质押是为了优化股权结构而进行的调整,外界未能赢得信任。毕竟,小鹏今年筹集300亿元的计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这表明小鹏在寒冬中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s2/】威来和小鹏都处在火线边缘,迫于形势抱团取暖。


1威来陷入亏损漩涡


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亏损汇总后,位列新一年中国新经济亏损企业排行榜前十名,威来汽车第三季度亏损86.39亿位居榜首。

威来输了这么多,似乎也不稀奇。毕竟今年9月,威来在微博上热搜,成立5年亏损超过400亿。赔钱的速度可以用分分秒秒来记录,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比较合适。

【/s2/】威来汽车烧了400亿,不算什么。至少获得了三款电动汽车和三项智能技术的核心技术,在纯电动汽车核心领域申请了5000多项专利,在电气化和智能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上除特斯拉之外唯一的纯电动汽车公司。


此外,代价高昂的客服系统建设也是威来烧钱的重点领域。投入巨资打造的用户服务部nio power和nio house,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进一步增加了威来汽车的平台运营成本。

据知情人士透露,致力于用户充电服务的nio power已在其中投资约20亿元。在李斌的定位中,不是期望赚钱,而是可以扯平,但实际上远远谈不上扯平。

至于nio电力的费用,秦曾经回应说、模具、布局、租金、运营都包括在内,连电费都包括在内,所以投资没那么大,总投资不会超过15亿,大概12亿或者30亿。

据秦介绍,威来nio发电的成本远低于预期,但实际上短期内仍无法弥补成本,注定要亏损。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威来还为每位威来车主提供了威来顾问。如果有大量的咨询师,可以每月光和车主聊天,月收入可以超过基本工资。

这种体验对于车主来说确实是神一样的体验。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超高的人工成本会给已经压力很大的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压力。验证这种过度强调用户体验的做法是否正确需要时间。

此外,因电池起火召回量产车型es8,增加了威来的亏损,预计接近盈利。据了解,威来汽车召回4803辆es8,总召回成本3.39亿。扣除召回成本后,威来的毛利率接近-4%,较上季度有所收窄。召回后,成本增加,损失扩大。

魏莱陷入了亏损,肖鹏汽车也好不到哪里去。

2。肖鹏汽车发生了四起骚乱


首先是法律诉讼。此前,肖鹏汽车因侵犯知识产权被苹果和特斯拉起诉。

近日,通过官网某企业搜索,肖鹏汽车主要运营商广州肖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三年共有13起法律诉讼,2019年占一半以上。法院公告和判决文件中有7项法律诉讼,在过去三年中显示出明显的上升迹象。

在过去的半年里,他们一直被交货问题、质量等负面消息所困扰,无法动弹。

首先,肖鹏汽车的第一款车型g3于2018年4月开始预订,当时有1万多名车主预订,小鹏给出的交付时间是2018年底。然而,根据各种数据,小鹏的大规模交付是在今年4月,许多车主推迟到6月或7月才能拿到车。

比预定时间晚了四分之一甚至半年,这是很多车主可以容忍的,但是质量问题引发的投诉让他们遇到了真正的信任危机。

肖鹏汽车被许多人投诉,因为它的软件升级导致小鹏用户无法正常充电。之后随着大量g3的交付,方向盘、底座、减振异常等问题相继暴露,被嘲讽为抢下的半成品。

此外,旧的问题,如停电,雨水泄漏,甲醛超标,系统无法控制收音机,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等。

同时,虚假宣传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肖鹏汽车声称30分钟内充电80%。因此,用户从0%到80%充电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对方客服电话咨询,30%到80%收费30分钟。

在销售混乱、投诉频繁的问题背后,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窗口已经逐渐关闭,造车新势力肆意花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融资不畅的情况下苦苦挣钱(但行动畸形)。小鹏和韦莱就是这样。


3。你不能要求资本


威来一直给人有钱有势的感觉。无论是背后的投资者还是李斌的消费,它在国内汽车行业都是无与伦比的。但是,这种情况今年已经结束;肖鹏汽车花钱相对低调,但小鹏现在面临着和威来一样的压力。


今年年初以来,威来已经进行了两次谈判,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达成融资,助长了外界的熊市趋势。

此前,威来曾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协商50多亿元的融资意向。条件是威来想在当地建立一个年产20万辆的工厂,但因为当地政府评估风险太高而搁浅。

另一个消息是来自北京亦庄国投的融资方案。今年5月底,威来汽车宣布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国投)签订框架协议,条件是威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工厂生产平台第二款,亦庄国投向威来汽车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取得控股威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

但威来汽车需要按计划成立新的企业实体威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把它打造成国内先进的汽车制造基地。

但目前交易并未得到亦庄国投的回应,投资行为多落在框架协议上,并未真正落实。

缺钱的李斌不得不采取开源节流的方法,【/s2/】一方面出售自己的股权【/s2/】,以解决燃眉之急。前情提要,车易。com和腾讯达成私有化协议,按照创始人李斌11%的股份,可以套现1.24亿美元左右,加上和腾讯达成的2亿美元可转债贷款,可以应付一段时间,但按照这个烧钱速度估计,不会烧很久。

另一方面,大力裁员,关闭边缘业务。【/S2/】12月10日,威来开始北美团队裁员,共计141人,是公司意义上的三轮裁员;在此之前,5月份,旧金山办事处被裁,70名员工被裁;9月,裁员62人;8月中旬,李斌在内部信中强调,全球将裁撤1200个职位,因此公司规模将保持在7500人左右。

随着裁员,一些非核心业务被关闭或出售。比如北美队裁员集中在自动驾驶领域,fe赛车队打包出售,解决了资金困境。

小鹏的融资也很困难。融资方面,即使是依靠阿里,何也声称到2019年底融资达到300亿,最后只完成了170亿,很难拿到钱。

14年,uc被阿里高价收购,何正式进入阿里。三年后,何再次出柜,投身新能源汽车事业,阿里依然紧随其后。阿里出现在肖鹏汽车的A轮和B轮融资中。

在管理方面,肖鹏汽车的董事们先后出现了阿里娱乐前副总裁王彤、阿里联合创始人蔡崇信、阿里合伙人俞永福等。,他们都曾在加州大学工作过。

此外,个人知识产权的影响在投资方面也很明显。其投资者名单中有许多互联网巨头,如58个城市的姚劲波、公众评论中的张涛和猎头网络中的戴科彬。

12月16日,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何透露,c+轮融资正在进行中,距离C轮融资只有一个多月。然而,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集体股权的质押也可见一斑,多次宣布暂时不上市的小鹏也开始加快ipo步伐。

目前,无论是威来汽车还是肖鹏汽车,资金短缺的问题都变得非常突出。但更难的是,实现核心业务卖车不可行。

4。需求方表现不好,实现起来也不容易


在过去的一年里,整个汽车工业都不景气。一方面,汽车行业变化和洗牌很快,另一方面,销量创下新低。与去年的量产相比,今年小鹏和威来在汽车量产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ppt到市场,这一步迈出了一大步。

量产只是有点希望。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降,汽车行业整体销量下滑,给这些刚刚具备部分量产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蒙上了阴影。

根据肖鹏汽车10月份的销量,肖鹏汽车10月份共销售新车505辆,同比下降76%。1-10月累计销量14107辆,远低于年初设定的4万辆交付目标。

在何看来,汽车在研发上投入很大,每个月需要卖出1万辆车才能保本。按照目前的情况,很难做到这一点。

威来汽车发布了最新的交付数据,11月份交付量达到2528辆,是2019年至今最高的月销量,实现了连续四个月的销量环比增长。据威来官方介绍,威来很多展厅已经售罄。

其中es6月份交付2067台,上市至今已交付8896台;单个月就交付了461台es8,比上个月增加了50%以上,全年共交付了8499台。截至11月底,威来品牌共交付了28743台。

从车辆销量和交付量来看,威来在新造车势力中表现良好,但实际销售的车辆附带大量售后条件,大大降低了其亮点销售业绩(如果因此考虑销量的话)。这一点在质保服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8月24日,威来宣布,在原有终身免费保修服务的基础上,还将为es6、es8的所有首批车主提供终身免费电力更换。

魏来表示,在魏来的换电系统中,第一个开车到电站的车主可以终身享受免费的全国换电服务,强调全国范围、不限距离、不限频率、不限电站换电。

这种质量保证服务,无疑是赔钱的行为。因为他每卖出一辆车,就会有无数的隐性售后成本,这无疑会给已经在赔钱的威来增加麻烦。在这一点上,肖鹏汽车并不太慷慨。

为了增加销量,肖鹏汽车在今年8月份先后推出了两个金融服务方案:牌照租车和零首付融资租赁。但只在北京上海。

肖鹏汽车销量大幅增长,11月环比增长101%,但过度营销副作用大。

因为新旧车性能价格颠倒,车主拉起横幅维权。肖鹏汽车深陷舆论漩涡。尽管何公开道歉并作出回应,仍难以抑制业主的愤怒。试图销售汽车的肖鹏汽车公司是一个到处都是鸡毛的公司。

整体来看,行业表现疲软,销量低迷,融资不畅。技能已经耗尽的小鹏和威来,屡屡招不到人。为了刺激销量反弹,满足回血的需要,前者会毫不犹豫的降价销售,后者会毫不犹豫的做出无下限承诺。这说明造车新势力的艰难。

【/s2/】更让人担心的是特斯拉从北美来到中国,外敌入侵已经到了国内。


5。特斯拉步步压


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x系列车型让特斯拉两个季度盈利。随后,特斯拉的国产化也在加速,其动力也将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腹地。相对于国内新造车势力的吃紧局面,特斯拉今年过得最舒服。

【/s2/】一方面,财报显示特斯拉q3实现了整体盈利,标志着特斯拉在纯电动汽车量产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是达到规模后才逐渐实现盈利的,这个量产数字只有达到年生产能力10万辆以上才有可能实现。本季度的盈利表明特斯拉已经摆脱了马斯克所说的量产地狱阶段,量产的质变已经完成。

这也体现在数字上。截至今年10月底,特斯拉汽车(Tesla Motors)在美国最畅销汽车中排名第六,销量为4.3万辆。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超级工厂正在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特斯拉在美国的超级工厂蒙特工厂(Monte Factory)预计全年满负荷能力为7000辆/周,而上海超级工厂目前的设计能力为5000辆/周。后者虽然刚刚达到初期量产能力,但已经投入使用。


此外,根据特斯拉的财务报告,上海工厂的设计能力和自行车投资资本比美国工厂减少了65%。预计随着特斯拉国产车的量产,特斯拉的价格会进一步下跌。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的软件、性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现在随着价格实惠的3号系列纯电动汽车的量产,特斯拉在降低成本后在价格和利润方面可以更加灵活。这就是国内新造车势力梦寐以求的,现在特斯拉已经领先。

这样做的影响是,未来威来、小鹏等新车厂商发布新车时,不得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特斯拉也这么做,我们的价格优势和性能优势在哪里?

特斯拉的威胁只是其中一部分。纵观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面对威来和肖鹏汽车的竞争对手相当多,其中以老牌汽车公司为代表。

6。国内大型工厂激增


【/s2/】首先是BAIC新能源、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吉利汽车等老式新能源汽车公司。在东风汽车新能源的帮助下,作为一个整车厂在这片熟悉的领地上快速驰骋。


他们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市场的力量平衡,在销量下降后变得非常明显。补贴下降后,BAIC新能源和比亚迪销量锐减,广汽新能源和吉利市场份额增加。新车制造势力的市场表现总体稳定,市场份额略有上升,但整体市场份额仍然较小,在新能源汽车的角力中仍处于劣势。

根据BAIC蓝谷(600733.sh)发布的11月产销数据,11月BAIC新能源仅售出7005辆,比亚迪11月售出40750辆,新能源汽车仅售出10673辆。BAIC新能源和比亚迪都经历了同比下滑;BAIC新能源前11个月累计销量11.4万辆,同比下降11.2%,销量仅为全年22万辆目标的一半。

相比之下,吉利汽车和广汽新能源的销量大幅增长。11月,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万辆(包括轻型混合动力汽车),同比增长33.66%。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0.32万辆,增幅超过100%。广汽新能源11月份的月销量也同比增长超过100%,达到6263辆新车。

据悉,肖鹏汽车前11个月生产销售15124辆,其中11月份销售1016辆。威来汽车11月发布交付数据,11月交付2528辆。前11个月,es6、es8两款主车型累计销量17395辆。两家汽车公司的销量都大幅增长。

但相比广汽、BAIC、比亚迪、吉利等老牌国产车企,威来、小鹏的月销量仅为这些老牌车企的1/3至1/5。在国产新能源汽车序列中,威来和小鹏仍处于非主流状态。从产量和销量来看,威来和小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融资不畅、销量低迷、外部威胁加剧的背景下,我们之间的合作更是顺理成章。

7。为了应对严峻的内外形势,他是我哥哥化敌为友


最近,威来和小鹏开始在充电桩设施上合作,目标是在用户体验和充电设施运营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通过合作,可以打通威来和小鹏的门户墙,实现收费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威来和肖鹏的车主可以同时在任意两个充电桩站充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个充电桩站的运营效率,从而降低单个店铺的运营成本,用户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无疑是目前双管齐下的事情。

合作更大的好处是分担成本,加快进度。但目前小鹏和威来只有收费设施方面的合作,还比较有限。再看深一点,威来和小鹏可以在产品研发技术专利、营销、线下场地等更多方面进行合作。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表示:如果公司坚持单干,势必会被其他巨头吞并,未来只有共同发挥优势的公司才能成功。李书福认为,传统汽车厂商需要觉醒,只有加大分享技术的力度,才能在未来获得利润。

传统汽车需要开放和共享的技术,尤其是制造汽车的新动力。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形成良性循环,既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有利于行业未来的突破。仅仅依靠几家企业烧钱来换取新能源汽车大幕的开启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健康的。

从各种市场反馈来看,新能源汽车仍然没有成为主流,这表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共同问题是新能源汽车需要进一步得到市场的认可。通过合作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增强整个行业的实力,所以外界的认可度会比单个企业烧钱营销好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冬天的合作似乎比裁员和绝望的营销变现更靠谱。那些冬季项目可能能够解决暂时的紧急情况,但很少有长期的好处。

目前,制造汽车的新生力量既要应对咄咄逼人的外部竞争对手,也要应对疲软的国内形势。共同努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如果所有中国车企都能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就不会再害怕来特斯拉了。

【/s2/】但真正的障碍在于车企是否愿意放弃零和博弈的老传统,真正携手并肩作战,在合作中寻求共同发展。显然,要做到这一点,新的造车势力在任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刘匡微信官方号,ID:刘匡110 [/S2/]

标题:[科技界] 蔚来、小鹏过冬术:昔日死敌,今日亲兄弟

地址:http://www.heliu2.cn/xw/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