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降低了收益目标,呼吁活在2020年。

早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会因为疫情而处于亏损状态,也是如此。4月份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旅游业、线下教育市场等相关企业处于亏损困境。

喜怒哀乐皆有。与旅游和线下教育的经济坏消息不同,医疗器械市场有好消息。4月底,海尔生物披露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32.74%;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6927.85万元,同比增长141.42%。

海尔生物作为明星企业海尔的子公司,上市以来备受资本关注。从2005年成立到2019年10月成功登陆科技创新板,成为跨境转型医疗行业的优秀企业案例,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疫情的影响下,生物技术公司寄予厚望。海尔的老对手格力,开口罩,喊着要花10亿进入医疗行业生产口罩、护目镜、红外体温计等医疗器械产品。医疗器械市场再次风起云涌,用户和资本不可避免地将放大镜对准海尔生物。

医疗设备持续发热

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的制造和消费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中国人口基数大,医疗器械需求大,需求刚性强。

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人们愿意投资健康。【/s2/】人们医疗消费需求的增加也会促进医疗市场的增长。另一方面,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医疗器械市场被动扩大生产规模,以应对老年人口各种隐形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颁布了许多鼓励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了医疗器械市场的蓝海。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在县级医院的占比将分别达到50%、70%和95%。

而且中国的春天已经到了,国外的疫情却一直到天黑才过去。除了口罩、防护服等一次性医疗产品,疫苗安全产品、药剂安全产品等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将继续火爆。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疫苗行业累计发放批次56589.9万份,同比增长5%。批量发放速度有所提高。未来,批量发行机构有望扩大,批量发行速度有望继续提高。

近年来,疫苗生产、疫苗相关法律、疫苗开发等话题不断被讨论,疫苗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再加上垂直细分市场不断扩大的疫苗市场,新冠状肺炎的突然爆发等因素,海尔生物等为疫苗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的生物技术企业被炸得粉身碎骨。

海尔生物科技全面提速

近年来,海尔生物深入生物样本库产品、疫苗安全产品、血液安全产品、药品和试剂安全等四大医疗场景,为低温存储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立志成为物联网生物技术全面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海尔生物上市成功一年后,走得更稳更快。

海尔生物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海尔生物布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32.7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927.85万元,同比增长141.42%。其中,国内市场整体增长平稳,收入同比增长20.2%;海外市场业务增长加快,收入同比增长92.6%。

一是受疫情影响,医院、疾控中心等用户对防疫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海尔的生物相关生物安全柜和超低温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7%。抗疫材料销量的增加也是海尔生物一季度表现良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为了满足用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需求,解决用户存储管理的痛点,海尔生物坚持物联网技术的生态战略,为广大用户谋利益。疫情期间,我们积极通过在线直播和云体验继续进行用户互动,继续物联网生物安全场景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基于此,海尔生物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2%。

再次,海尔生物在满足国内医疗产品供应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证海外订单的转换,一举拿下了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订单,加快了全球布局。

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海尔生物科技海外市场业务增速加快,营收同比增长92.6%。其中海外大型项目持续发展,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2%;分销业务受益于全球网络系统的扩张,同比增长29%,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第四,海尔的生物科技护城河和市场地位非常稳固。海尔生物长期从事生物医用低温储存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研究和创新实力。并且将低温冷链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进行巧妙的整合创新,对智能血液网、智能疫苗网等场景的科技生态进行创新,进一步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根据海尔生物医药的Jost Sullivan报告,海尔生物在中国生物医药低温存储行业的市场份额为35.8%,在中国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三,具有绝对优势。

总之,海尔生物在良好的医疗市场机遇、物联网技术生态战略的初步成果和技术护城河的条件下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然而,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竞争。格力、华为、阿里、百度等巨头对海尔嘴里的肉虎视眈眈。

医疗器械市场的二次变革修罗农场

医疗器械市场的一个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进入市场。

几年前,医疗器械市场是另一个世界。当时传统医疗器械厂商在一般医疗器械市场中占有很大比重,厂商间同质化竞争严重,而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则被西门子、ge、飞利浦等国外巨头占领。目前,随着海尔、海信、格力等企业的进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s2/】此外,疫情期间,在线咨询、远程医疗、医疗机器人、ai图像等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展现出巨大的魔力,加速了医疗器械市场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也给了华为、腾讯、百度等跨境巨头涉足医疗器械行业的机会。

据新浪医药不完全统计,近日,腾讯、易图、瑞星、联想集团全资子公司改变经营范围,新销售医疗器械。JD.COM、百度、华为、格力等。是新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医疗器械一、二等。

在中国,家居行业的老对手格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董明珠公开表示,格力电器将在医疗设备领域投资10亿元,研发生产高端医疗设备。长期来看,格力和海尔在生物医药市场会有一场较量。而且国内一些公司如中科美菱、奥克马超低温等都建立了部分或全温产品线,参考海尔生物医药低温存储市场。

显然,在不久的将来,海尔生物将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还需要注意的是,赛默飞世尔科技、普河西保健等外资厂商。,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集中,在全球建立了较为广泛的销售网络,在国内外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是海尔生物全球化的有利竞争对手。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许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制造企业都在跨境布局医疗器械领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在疫情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市场。预计疫情过后,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文/刘匡微信官方号,ID:刘匡110 [/S2/]

标题:[科技界] 医疗器械修罗场:海尔生物营收向好,资本虎视眈眈

地址:http://www.heliu2.cn/xw/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