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领先的铸造公司SMIC宣布将寻求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根据上市公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SMIC首次发行人民币股份的数量不超过16.85亿股,不超过已发行股份和即将发行人民币股份的25%。

同时,公告披露,募集资金将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储备基金、公司先进成熟技术研发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作为国内芯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SMIC的成熟技术是28纳米,14纳米的量产是去年才开始的,后续资金缺口很大。同时,它与以TSMC为代表的世界先进进程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资本投入来缩小这一差距。

至于目前为什么选择回归a股,原因有很多。有来自政策的鼓励,有来自对外贸易战的遏制,还有对SMIC追赶先进进程的焦虑。

多重收益:SMIC回归a股

在SMIC回归a股市场之前,SMIC已经先后在美股和港股上市,融资渠道也比较广。然而,SMIC在2019年5月宣布从美国股市退市。对SMIC来说,从美股退市有着深刻的考虑。

首先,国际贸易充满波折,给在美上市的SMIC带来额外的操作风险,而国内科技创新板的融资环境对其更具诱惑力。

风闻显示,以5月7日收盘价计算,SMIC港股市盈率为1.8倍,市盈率为50.2倍。与同行业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相比,其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SMIC此次能上市a股,也与国家放开芯片公司上市融资的条件有关。4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创新试点红筹股企业在中国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降低了a股上市门槛,即只要市值超过200亿元且符合监管要求,境外上市红筹股企业即可申请在中国上市,这使得SMIC具备了a股上市的条件。

【/s2/】借此机会,SMIC将实现a+h同步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提振企业估值,为后续融资行动做准备,这自然是题目的意思。

当然,筹集资金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赶上先进的工艺,用筹集到的资金投资R&D,升级加速器芯片。

芯片制造作为一个看重资产和技术的行业,对资本的需求很大,每一次新的技术进步都伴随着资本投入的指数级增长。对于去年开始大规模生产14纳米工艺芯片的SMIC来说,上市融资以缓解金融焦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具体来说,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扩大批量生产的14纳米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同时增加对更新工艺技术研究的投入,为抢占战略制高点铺平道路。事实上,SMIC专注于为上述两个领域的sn1项目筹集a股资金。

目前,本项目的重点将用于刚刚投产的14nm芯片领域。

关键赌注是14nm

制造过程(纳米)是衡量铸造企业技术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数量越少,晶体管密度越高,芯片性能越高,发热量和功耗越低。

代表最高水平的TSMC已经达到了7nm euv的量产水平,今年将开始生产5nm工艺技术,而14nm和5nm的差距至少是两代。那么,落后两代14海里的SMIC,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力气在这上面大举投资呢?

综上所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14nm的市场应用前景依然广阔;第二,对更先进的制造工艺的投入过高,短期投入未必有效。综上所述,先进的工艺是有吸引力的,但性价比不高。

据鑫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市场高级总监、应用工程师汪洋介绍,28纳米的R&D成本需要200-300万美元,16纳米的R&D成本约为1000万美元,5纳米的R&D成本已飙升至5亿美元。显然,16nm到5nm之间的14nm研发成本应该在几千万到几亿美元之间。

根据SMIC的财务报告,其2019年的净利润仅为2.35亿美元。过去几个月,SMIC宣布累计支出超过21.2亿美元,超过150亿元人民币。从长远来看,这种R&D式的投资不可避免地是不可持续的,会有一条上市融资的出路。

当然,SMIC愿意在R&D大举投资,尽管其年利润只有2.35亿美元,主要是因为14纳米的市场前景足够广阔。

从技术上来说,SMIC有这个实力。SMIC是继英特尔、TSMC、三星、格罗方德、UMC等知名厂商之后,首家掌握14纳米技术并实现量产的本土企业。

相关统计显示,市场对14纳米工艺的需求仍然非常强劲。2019年上半年,整个半导体销售市场约2000亿美元,其中65%的芯片采用14nm工艺技术,目前应用也非常广泛,涵盖高端消费电子产品、高速计算、低成本ap和基带、ai、汽车智能驾驶等诸多领域。业内人士认为,在一段时间内,14nm仍将是大多数高端芯片的主要工艺。

对于去年量产仅14纳米的SMIC来说,目前14纳米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2019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显示,14nm贡献的收入比例仅为1%。可以看出,空未来的进步仍然很大。

虽然回到a股市场的SMIC不仅对14纳米感兴趣,还有意为更先进的制造工艺筹集资金。然而,在先进的制造工艺方面,与领先的TSMC和三星的差距仍然不容忽视。

不容忽视的行业差距

根据托普工业研究院的相关数据,TSMC代工厂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半,SMIC以4.3%的份额排名第五。如果按照各个排名,TSMC是第一梯队,三星是第二梯队,那么SMIC至少是第三梯队。

去年,中芯国际(SMic)第一代14nm finfet正式投产,与中国最大的ic设计厂商华为海思(Huawei HiSilicon)共同打造了第一款合作芯片麒麟710a。这种处理器是由SMIC的14纳米工艺制造的。第二代finfet工艺n+1工艺芯片也进入量产示范期,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小规模量产。

如前所述,14纳米工艺尚未成为SMIC的主要收入芯片。然而,TSMC的主要芯片已经进入7纳米工艺技术。根据TSMC去年的年度报告,16纳米及更先进的工艺占55%,7纳米工艺收入占35%。TSMC还是华为、高通和苹果等旗舰运营商的核心代理商。

产能方面,TSMC 7纳米晶圆产能今年上半年将达到每月11万片,下半年将增加到每月14万片,而SMIC第一代14纳米晶圆产能到2020年底只能达到每月6000片,计划到2020年底产能将增加到每月1.5万片。最终计划是建设一条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月生产能力3.5万片,差距明显。

客观地说,SMIC和TSMC在制造工艺上的差距至少是两代人,从时间上来说至少是四年。

差距确实存在,但SMIC已经是一个侏儒将军,代表着中国大陆最先进的铸造制造水平。

左撇子机遇和右撇子挑战

在当前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加快芯片制造的国产化进程。《中国制造2025》报告中提到,芯片自给率2020年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50%。在此背景下,SMIC回归国内资本市场,面临更多机遇。

与此同时,国内芯片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为芯片制造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在行业的上下游都有自己的代表企业。例如,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华为硅,蚀刻机生产领域的微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长江电子科技等。,产业链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渐显现。

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19年全球唯一纯晶圆代工厂销量增长的地区仅在中国。换句话说,只要SMIC的技术过关,根本不缺客户。

对于希望进入a股市场的SMIC来说,多重利益同样强大。然而,SMIC面临许多不确定的挑战。

【/s2/】存在疫情引发的供应链问题,随着国际贸易战的深入,中国芯片企业在光刻设备上的不足仍然不可避免地被西方卡住。

总的来说,a股落地对SMIC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是这个机遇的背后,还是有很多挑战。

文/刘匡微信官方号,ID:刘匡110

标题:[科技界] 联姻A股:中芯国际的国产“芯”梦

地址:http://www.heliu2.cn/xw/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