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传统的工业化体系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产值不如以前了。

已经证明,产业化系统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信息科学的结合,会产生惊人的价值。

智能制造是实现关键制造环节和工厂设备、系统和数据的集成和优化。可以说,智能制造是近年来新一轮产业转型的动力和重点。

在日本发布的新一代产业价值链参考框架中,在智能制造方面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今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明确将互联互通产业确定为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此前,日本产业价值链促进协会ivi发布了《日本互联产业价值链战略实施框架》,提出了新一代产业价值链参考框架(ivra-next),成为日本产业发展互联产业的行动指南。

互联产业强调“通过连接人、设备、系统、技术等创造新的附加值”,其本质是智能制造。ivra-next相当于日本的智能制造参考架构,其相关概念、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对我国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具有借鉴意义。

1.三级ivra-下一级

Ivra-next是指能够实现智能制造的制造结构,它包括三个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层次:业务层关注企业的基本结构、组织模式以及相关的理念和价值观。

具体包括:其他产品和服务、战略定位、企业间交易,以及产品、服务和知识产权的价值;活动层关注人、机器、人的活动、加工过程以及人和机器处理的信息;规范层关注具体的操作、对象、信息、数据等。在人类活动和加工过程中。

2.ivra的三个维度-接下来的+4个周期

ivra——下一个维度是产品、知识、服务三个维度。

产品维度: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物流,供应链中对应的需求流,以及产品、零部件、原材料中包含的技术和工程信息。

服务维度:包括企业生产活动、相关人员、设备和流程、提供生产系统的活动等。

知识维度:将上述两个维度中的对象、事件及相关信息抽象为知识。

资产、管理和行动都反映物理世界,不涉及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的映射;ivra的每一个维度都分为四个层次,例如,资产分为人员、工厂、产品和流程,管理分为质量、成本、交付和环境,活动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即pdca,它清楚地反映了丰田的精益制造模式)。

3.生态系统框架下的宽松定义标准

日本的产业价值链计划建立一种更加务实的方法,以现实可行的步伐改造现有的先进制造系统,而不是先仔细构建一个非常复杂的目标模型。

这种方法是利用所谓的“松散定义的标准”,为互联企业的制造运作设计一个生态协同平台。

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与其他互联企业合作,需要预先定义若干沟通平台、知识共享标准和数据模型;与此同时,应防止技术更先进的企业不得不调整其高技术特征,以适应共同的技术和流程,从而面临失去竞争力的风险。

在这个智能制造系统中,每个smu不断重复“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的活动,并使用人员、流程、产品和设备等资产来改进质量、成本、交付和环境等评估指标。

为了提高整体效果,具有独立特征的SMU需要通过智能制造平台在网络空间相互连接。

4.关注智能制造中人的价值

智能制造不排斥劳动力,ivra-next也认为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建议中国在智能制造中充分发挥人的价值。

开展宣传教育,打破对智能制造片面、简单化的认识;实施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专项行动,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培训基地,帮助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5.“求同存异”制定智能制造标准

不同企业的发展基础、产品特点、工艺技术和商业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将对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内容严格保密。

因此,建议我国在制定智能制造标准,特别是与工业互联网和网络协同制造相关的标准时,借鉴ivra-next,采用定义宽松的标准,实现企业间的互联互通,以促进企业在开放共享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我们都知道,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是兴国之器,是强国之本。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开始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智能制造势在必行。

标题:[科学技术]智能制造:日本新一代工业价值链参考架构的启示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