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站一角(2019年11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石平照片

“雪龙”号破冰船于2020年1月1日成功抵达罗斯海新站,“雪龙2号”正驶向此次宇航员海综合科研的最后一个调查段,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各项科研作业顺利进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数百名科研队员坚守“五大阵地”,在辽阔的南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

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用拖网捕鱼取样,新年第一天就开始了科研工作。65条鱼和一些其他海洋动物的样本成为这位宇航员海洋科学研究中拖网取样的最佳结果。随后,“龙雪2号”在下一站通过海洋导航剖面仪、温度和盐度剖面仪、浮游生物拖网和磷虾拖网进行了水环境调查和采样。

第36次南极考察首次启动“双龙探险”。“雪龙”号搭载了海洋科研成员和新罗斯海站的建造。经过一周的航行,它成功地从澳大利亚霍巴特港到达了新的罗斯海站。在新站卸货后,龙雪将在罗斯海进行科学研究,然后前往阿蒙森海。

“我们开始了升国旗的新一天。泰山站的17名成员一起工作。今天,我们主要进行雪污处理系统和无人值守系统的调试。”南极内陆冰原泰山队队长徐垚通过卫星电话告诉记者。

经过八天的暴风雪,泰山站的天气最近几天有所好转,探险队员们也加紧了工作。第36次南极考察泰山队将完成泰山站区项目的全面收尾工作,以及冰川学、天文学、测绘等方面的综合科研工作。预计2月初返回中山站。

中山站作为中国最大的南极大陆研究站,开展了激光雷达观测、海拔/高度/大气物理观测、天气预报和海冰常规观测、地磁和固体潮观测等项目。,而新车库、蔬菜大棚走廊等项目也在如期进行。“雪鹰601”固定翼飞机队探险队员在距离中山站10公里的内陆出发基地作战。

在长城站,目前有32名队员在进行科研工作。除气象观测正常开展外,陆地和沿海水域生态监测海水样品采样、环境化学监测采样等科研项目进展顺利。

“中国的第36支南极考察队分散在南极内陆冰盖、海滨丘陵和南大洋上。南极考察最佳窗口期的夏季时间较短,真正进行各种作业的时间较短。需要花时间完成各种南极夏作业。所以科研从来都没有放假。”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长夏利民说。

夏利民说:“不过节日也过去了,还是和工作结合比较好。比如‘雪龙2’就在路上,值班之外的船上全体船员聚在一起,分享比平时丰富得多的晚餐。”(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在内陆出发基地的角落,上方是“雪鹰601”固定翼飞机(2019年11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石平照片

1月1日,“雪龙2号”在南大洋的宇航员海展开综合科研(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石平照片

1月1日,“雪龙2号”上的科研小组成员在舰尾进行了水环境调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石平照片

标题:[科学技术]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员“五大阵地”过新年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