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只有6 mm的电机在智能可穿戴电机的市场份额上居世界第一;外径只有3 mm的轴承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内径只有0.07毫米的针很快占领了德国市场...温州企业制造的这些“小家伙”,在各自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疫情期间,温州制造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大城市,通过努力推动制造业优质发展,牢牢把握手中订单。位于乐清的宝龙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不仅没有丢单,复工后还追加了2000万元的订单。如今,温州传统制造业正在迅速摆脱以往依赖成本优势、产业水平低下的局面,而越来越善于大做文章“小”字,煽动大市场。截至目前,温州连续三年进入省级“专业化创新”培育企业库的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近日,记者来到宝龙电子R&D车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人们发现R&D平台上的一小块金属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小的发动机。电机虽然小,但包含15个配件,经过40多个工序加工而成。宝龙电子通过新材料应用和设计升级实现了体积缩小。正是这一突破吸引了全球智能可穿戴和消费电子制造商的订单。目前,公司已获得62项电机专利,许多产品被公认为“国内领先”。
以人为本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牢牢处于领先地位,也爱做“小”文章。这种超微型深沟球轴承内径1毫米,外径3毫米,高度1毫米,比珍珠米小,主要用于红外微型压缩机。仁本集团轴承车间有128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可生产100多万只微型轴承,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该项目负责人吴德健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医疗器械订单激增,超微型深沟球轴承在精细医疗器械中不可或缺。企业迫切需要加班加点制造新的生产线来扩大产能。
为什么温州制造业的产品量不好过?宝龙电子总经理林芳魁揭开了谜底。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生产电话叉开关,市场份额高达85%。然而,随着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话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只有做精品,精耕细作,才能脱颖而出。“过去,我们一直在等待客户需求的发展。现在我们主动用新技术引领产品设计方向。”林芳魁说道。
为了引导传统制造企业走向高精度,温州启动了重塑传统制造业的计划。该规划实施精准产业培育、产业链基础再造、供应链优化升级、产业空空间拓展、专业人才集聚、创新能力提升、全领域智能化转型和品牌拓展八项行动,引导传统制造业打造电气、鞋业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和若干县级特色产业“5+n”集群。比如在人才聚集方面,从去年开始,温州的同级人才专项资金增加了1.2亿元,带动了全市形成了10亿元以上的人才投入。在人才招录令下,温州首次实现了人才流入的大规模“扭亏为盈”。
Bep医疗生产的胰岛素穿刺针内径只有0.07 mm,人体在穿刺针时几乎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国外出口的;金桥铜业生产的柔性铜接线产品最小尺寸只有3 mm厚、5 mm宽,在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汉宇光电科技生产的led支架只有米粒的一半大小,年产量超过100亿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在温州,主动做精细市场、深度专业化工作的传统制造业转型企业快速成长,释放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记者周林子)
标题:[科学技术]温州“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瞄准高精尖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