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7年,浙江再次召开“工业大会”——全省优质制造业发展大会,吹响了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号角。

之前的贸易摩擦和反全球化让国内制造业意识到了智能制造的未来。这一次,通过观察不同企业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提前规划和改造智能制造的企业正在抢占更多的市场——空怀特。这些空白人市场被坚持传统观念的企业所放弃。可以说,智能制造业是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也将是疫情过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科学技术]借势转型搭上智能制造快车

疫情过后,智能制造业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智能制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正确实施智能制造,让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使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更上一层楼,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企业普遍实行“智能制造”

4月12日14: 00,自动化工程师郭勇带着记者来到公司大厅的大屏幕前,查看各车间、各工位的实时生产进度和质量信息。

"这是mes系统,它是生产数据管理系统."浙江圣雪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自动化工程师郭勇指着面前的巨幕告诉记者,他每天下午都会通过系统进行远程操作维护,查看一天的输出数据。

"在mes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管理."郭勇说着,带着记者来到屏幕后面的冲压车间。偌大的车间,整洁明亮,看不到工人们忙碌的穿梭,一排机器人成为主角,几个工人站在固定的工作区,各自看着操作线。

浙江圣雪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专业生产休闲椅、折叠床、野营桌等休闲产品,是R&D知名的大型休闲折叠床、椅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年来,公司先后投资近7000万元建设了一座自动化生产、数字化控制的基准智能工厂。目前,已建成智能化立体仓库和智能化空中型物流系统,拥有码垛焊接机器人、全自动液压冲压线、全自动弯管、锯切、缩切生产线、自动喷漆室、平板车挂线等自动化设备。人员和效率显著减少,如仅U型管生产线从原来的5人减少到1人;agv小车和智能空物流系统分别用于原材料和成品的存储和配送,大大缓解了物流拥堵和周转不畅的问题,减少了50%的搬运工。

[科学技术]借势转型搭上智能制造快车

自2010年以来,公司已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各种信息系统的定制开发。形成了srm系统、wms系统、mes系统等12大信息系统相互交互,实现了生产现场生产进度、现场作业、质检、设备状态、物料转移等90%数据的自动上传,开启了全厂信息数据流,构建了集R&D、设备、采购、物流、生产、销售、财务、决策为一体的信息化大数据共享平台,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了工厂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借势转型搭上智能制造快车

“目前,我们有700名员工,采用工业自动化设备后,减少了200多人,另外200人被应用到无法自动化的岗位上,以扩大生产。公司产能逐年增加,2019年产能增长近60%。这些都得益于多年来智能制造建设的坚持。”公司董事长朱晓辉由衷感叹:“智能制造是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抓住机遇,利用智能制造的东风,打造公司自己的行业4.0。”

[科学技术]借势转型搭上智能制造快车

瞄准行业痛点

促进精确生产

要实现智能制造,有四个前端环节:精益、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但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要跨越这四道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企业的车间就像大车间,生产线上有很多薄弱环节。一些大型企业有资金和实力,通过自主研发或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可以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但严峻的现实是,大量中小企业仍处于制造初级阶段,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薄弱,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远高于大企业。智能转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难以利用资本杠杆和特殊支持的基础上,几乎是不可持续的。

[科学技术]借势转型搭上智能制造快车

高库存、重复处理、间歇生产模式、长交货周期...当中小企业工厂的生产方式低效运转时,大部分利润就藏在指甲缝里,不挖就会流失,甚至被市场无情淘汰。然而,企业要进行“精益运营”并不容易。

智能升级没有捷径。当升级浪潮袭来时,中小企业应该回归制造业本身,为精益生产和自动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试错成本和风险非常高。很多企业投入后,发现设备不成熟,故障频繁,或者设备没有人工操作灵活方便。结果设备投资几十万,上百万被搁置。因此,企业需要定制设备来满足精益生产,以确保企业有明确的投资收益预期,并能在预期时间内收回投资。

[科学技术]借势转型搭上智能制造快车

只要中小企业能够认可并实施精益生产和自动化,拥有非标设备、自动化测试设备、装配设备、柔性生产线设计制造等。,并实现流程再造和管理变革,他们可以“挖掘利润”并逐步实现智能制造。

政策有利于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

目前,要促进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仍然是成功的关键。

“积极适应产业变化趋势和国际分工趋势,必须推动‘武夷制造’融入整个产业分工体系,攀登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提高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县工商局负责人分析。

近年来,我县率先尝试,抓住机遇,以发展智能制造业为主要方向,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强县。三年来,我县实施了100多个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确定了5个市级“数字车间”和“物联网工厂”示范项目,实施了90个“两个转变”融合重点项目。

日前,我县明确提出培育重点子行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电动工具行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鼓励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加大R&D资金投入,积极培育和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配套工业园区建设和学科培育,逐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提升“武夷制造”的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的优质发展。

根据规划,我县将按照“推进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协调、智能整合”的工作思路,推进以“龙头企业培育”、“智能转型”、“强链补充、链延伸”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规划,为产业基地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标题:[科学技术]借势转型搭上智能制造快车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