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副校长向卢耀如院士赠送捐赠证书(右)。受访者提供了图片
爱国者和斗争

“强国有利于奉献,而死要报民以安……”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88岁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地质学家陆耀如捐赠个人积蓄360万元,成立基金奖励留学后的学生,并赠诗抒发情怀。同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3+2”高校和研究所成为基金重点支持对象。卢耀如说,这360万可能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对于科研初期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很重要,希望能帮助他们吸引更多的支持。

[科学技术]“喀斯特卢”:捐出360万报答29块5

用几十年的积蓄来实现69年前的承诺

在同济大学举行的捐赠仪式上,风华正茂的卢耀如走上台深深鞠躬。“这些钱是我几十年来的积蓄,现在我把它还给社会,用来支持那些在科研上需要支持的年轻人。这也是在履行我69年前的承诺,希望安慰帮助过我的人。我陆耀如曾经说过,滴水之恩当报春。我在过去几十年和今天都这样做过。”言语之间,他哽咽了好几次。

[科学技术]“喀斯特卢”:捐出360万报答29块5

1950年,卢耀如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因为家里太穷,清华开学十几天了,路费还没筹到。有一天,他工作的福州团委的两个同事,用十几个同事攒下来的钱和当天卖菜的钱,给了他29.5元。陆耀如说:“当时我很感动,立下誓言,学成后重返社会。”

按照卢耀如的意愿,同济大学设立的“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奖励基金”将用于支持和促进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特别是在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并将优先支持“3+2”高校和研究所。即同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所、清华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其中,同济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所是卢耀如长期工作的地方;清华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都是他的母校;卢耀如也是名誉校长的贵州师范大学是他在贵州防治石漠化的“基地”。

[科学技术]“喀斯特卢”:捐出360万报答29块5

喀斯特地区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成

毕业后,陆耀如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建立了系统的岩溶发育和工程环境效应理论。因其对岩溶研究的突出贡献,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岩溶之路”。

当时国家决定在贵州乌江修建乌江渡水电站,但在喀斯特地区,在哪里建大坝是一个难题。1959年,卢耀如多次到乌江渡考察研究黔中岩溶发育规律。

但乌江穿越工程因故搁浅,直到70年代末才再次下水。由于坝址下有四条渗流通道需要认真处理,陆耀如后来几次赶到现场研究防渗地基处理等问题。

1983年9月,她母亲病重。卢耀如去福州看望母亲后,匆匆赶回乌江渡上班。一天,他视察过乌江渡库区后,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这时,距离她母亲去世已经四天了。

乌江渡水电站就是在卢耀如的悉心指导下建成的。水电站建成及后期防渗地基处理的成果,为我国岩溶地区高坝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乌江渡坝址和水库作为我国第一座建在喀斯特地貌上的大型水电站,渗漏量很小,年发电量为33.4亿千瓦时,大大增加了贵州的发电量,在贵州电网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贵州石漠化治理奉献一生

60多年来,陆耀如走遍贵州,毕生致力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

贵州是中国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位于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中最大的东亚中心。喀斯特地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73.3%。

80年代中期,卢耀如首次提出贵州等西南石灰岩地区的石漠化问题,逐渐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2004年,由卢耀如等19位国内顶尖水利、地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向国务院提交了《贵州石漠化治理专项调查报告》,成为中央发布《贵州石漠化治理规划》最有效的决策依据。

除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外,陆耀如还针对石漠化治理的有效资金渠道提出了“生态补偿”的观点。

为了促进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卢耀如选择与贵州喀斯特研究积淀深厚的贵州师范大学合作,为当地搭建科研平台,培养喀斯特研究人才。

陆耀如领导的华南岩溶研究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科研成果丰硕:先后在贵州花江大峡谷、清镇、毕节等地建立了石漠化治理研究基地,探索出了著名的“花江模式”。以前的“生态毒瘤”正在被治愈;研究团队先后成功申请了华南岩溶一期工程(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中国丹霞丛工程(包括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狼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华南岩溶二期工程(包括广西桂林、贵州石屏、重庆金佛山、广西环江)和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等项目,迄今为止,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已增至53处,贵州也成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标题:[科学技术]“喀斯特卢”:捐出360万报答29块5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