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一天,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凌海峰看到正在读取的所有装备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检查,执行阅兵装备保障信息管理任务,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这是我第四次执行阅兵支援任务."凌海峰笑着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记者面前这个娃娃脸的女兵,是我军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知名专家。

“阅兵看装备,装备看保障。我们的作用是动态控制被读设备的技术状态,全面控制被读设备的实时情况和支持情况,为防止设备故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凌海峰说。

为设备支持提供数据支持

在刚刚结束的国庆70周年阅兵装备保障信息管理任务中,凌海峰带领一个团队进一步拓展了数字化平台的信息管理功能,在各团队组建完成后,将阅兵装备管理从集训阶段推向了基础训练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凌海峰还带领一个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团队,探索阅兵装备保障规律,分析历史阅兵装备保障经验;率先将军网4g手机应用于装备管理,同时开发4g智能终端用于装备保障。

“在这次阅兵中,我们团队开发的数字化平台成为保障阅兵装备、实现科学管理的‘安全阀’,为实现‘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失误、武器装备零故障、安全管理零事故’提供技术支撑。”凌海峰说。

凌海峰被誉为“老国庆”。她带队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三大活动。因此,她被誉为四大阅兵的“女英雄”。

时间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1997年研究生毕业后,凌海峰来到原工程院(现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工程装备应用与保障教研室任教。当时我军对装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刚刚起步,学校在这方面的原始积累几乎为零。初出茅庐的凌海峰,一入职就耕耘这片“处女地”。

设备信息管理不是凌海峰学的专业。为了适应工作要求,她努力学习,摸索出了一条装备信息化的新路,对工程兵团装备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部队也是出了名的。

取出采购款垫付项目资金

10年来,凌海峰带领团队参加了4次阅兵保障工作,完成了近50个师、旅、团的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任务。然而,回顾2009年首次实施阅兵装备保障任务,凌海峰至今兴奋不已。

“2009年,我参加了阅兵装备的信息保障任务,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严峻的挑战。当时,我们开发的系统和团队工作方式赢得了部队首长和官兵的高度认可,更多的人开始信任我们团队的技术。”凌海峰说:“为国家大阅兵做贡献,既是使命,也是荣耀。”

60国庆阅兵,为了解决资金分配缓慢的问题,她不惜拿出自己的购房资金,垫付项目资金,确保任务完成。2017年,凌海时尚正在哺乳,爱人也因病在家休养,但她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年的阅兵装备保障任务...

不久前,凌海峰的母亲去世了。照顾好东西一周后,她毅然去了阅兵场。

在执行任务期间,凌海峰带领团队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积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阅兵装备保障,逐步构建实时局域网和线下终端一体化的信息管理模式。

“有困难就有困难,一定要在困难中前进,不断进步!”这是凌海峰的人生座右铭。在她看来,从事科学研究,尤其需要在困难中磨砺前进的勇气。

“每次我们接受一项任务,对我们的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解决军事装备保障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在凌海峰看来,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她领导的研究团队由教师、博士生、研究生组成。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短,团队人员梯队更新快,所以学生的培养一直是凌海峰关注的问题。

此次,凌海峰团队有10名教职工和研究生参与阅兵装备保障任务,其中3名教职工为团队培养的研究生,2名毕业博士生蒋、何也积极参与系统的研发。

截至目前,凌海峰已获得军事科技进步四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凌海峰开发的七项工程装备保障信息化专用装备已在部队推广应用。

尽管成绩斐然,凌海峰却一点也不敢放松。“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结果,将数据转化为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团队信息开发和管理水平。”她说。

标题:[科学技术]给国庆阅兵装备装上“安全阀”——记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凌海风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