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徐莹(音译)留着长发,穿着黑色皮夹克,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带着淡淡的微笑,最近出现在一家先锋青年杂志的封面上。

摇滚明星?不,她是科学家。

徐莹现在正带领中科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北斗卫星系统的地面导航增强技术。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正处于建设和应用阶段,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它是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其他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

因公开演讲而出名

徐莹出生在四川,4岁开始上小学,16岁来到北京读大学。从小她就表现出对科学的热爱,尤其是物理、数学等学科。

“我喜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给了我真正的成就感。”徐莹说。

2006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参与北斗二号卫星系统的研究。三年后,她博士毕业,加入了中国科学院。2015年,32岁的徐莹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有人称徐为天才,但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与大多数女性没有什么不同,“喜欢通过吃零食和购物来减压”。

当被问及女性是否适合科研时,徐莹嘲讽道:“用性别来判断是否适合科研,就像用星座来判断一样,一点都不科学!”

2016年,在中科院“自我讲道”论坛上的一次公开演讲,让徐莹一举成名。

当时北斗二号系统建成,14个导航卫星网络建成,开始为亚太地区提供定位、授时、测速、通信等服务。

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北斗系统及其研发过程,徐莹在讲座中做了很多有趣的类比。

北斗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为数百万用户提供短信服务。“每个人都看过《鲁滨逊漂流记》。如果有一天一个人漂泊到一个孤岛,该怎么办?此时,如果他选择全球定位系统,他只能知道自己在哪里,不能通知别人前来救援,所以他只能在荒岛上生存。如果用北斗系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不仅可以知道我们在哪里,还可以把我们的位置发送给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几千英里外的方圆人。”徐莹说。

[科学技术]“北斗女神”徐颖:科研科普全能高手

“相信我,如果你选择北斗定位系统,你很快就能在救援船上和你的拿着gps的朋友说再见了。”她的话音一落,观众都笑了。

她在讲话中回忆了第一颗北斗卫星发射时的紧张时刻。在卫星升空前4分钟,现场工作人员挽救了危险,解决了突然的设备故障;她讲了第九颗北斗卫星是如何在雷雨之夜发射上天,成功避免与闪电相撞的;她还列举了导航系统在跟踪野生动物、控制森林火灾和海上搜救方面的应用技术。

中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兼科普作家王大鹏表示,徐莹可以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传达深刻的科学研究,让人们对科学技术有更理性的认识。

"她是一位在科学研究和科普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难得的年轻科学家."王大鹏说。

敢于站出来反驳谣言

很多人喜欢徐莹,是因为她敢于反驳谣言。

2011年,网上有一则谣言,说清华一女大学生破解北斗密码,发到美国,说明北斗不如国外竞争对手准确可靠。

不过,徐莹表示,北斗系统完全没有丢失gps。北斗为军民用户提供信号,但学生只破解了民用密码,实际上并没有加密。破解民法典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也不会给系统带来任何风险。

“我们一直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使用北斗,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徐莹表示,中国已经公布了北斗的民法典格式,并提供免费的gps等民用服务。北斗的军用码是经过专门加密设计的,非常稳定可靠。

她用她一贯的调侃口吻说:“如果有人想破解军码系统,我们可以建议一些更简单的方法。也就是说,让时间空让他偷听穿越机穿越北斗军号的设计。这个技术难度比破解北斗军码还容易。”

她机智、坦率、通俗易懂的解释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吸引了数百万的点击和转发,还被网友誉为“北斗女神”。甚至《人民日报》评论说“科普更需要‘徐莹’”。

文章认为,徐莹十分钟的发言,是科学家带领民众发射北斗系统的“奇妙体验”,是“激起了公众的科学兴趣和研究热情,让更多的人对北斗乃至中国自主科研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是科普,也是一个热响应”。

今年,徐莹再次被中国科协任命为“中国科普”形象大使。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和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获得了这一荣誉。

徐莹的工作比以前更忙,但她说她不会放弃科普。她认为,科学家有责任与公众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他们应该打击科学欺诈,抵制谣言。

“好的科普首先是正确的,没有错误,其次是有趣的,可以让观众从中学习到东西。”徐莹说。

标题:[科学技术]“北斗女神”徐颖:科研科普全能高手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