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张伟通讯员蒋晨

照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在新冠肺炎肺炎爆发的早期,特定药物的缺乏成为许多人谈论王冠变色的重要原因。

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冠肺炎肺炎药物和疫苗的科研进展引起各界关注,其中血浆疗法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再次“凸显”。

“2月份,我们发出了‘千人捐血浆救千人’的号召。到目前为止,全国已采集了2000多个血浆样本,700多个病例已用于临床,显示出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说。

免疫球蛋白是“血清(血浆)疗法”的升级版本,也有人提到:目前已开发出用于新冠肺炎肺炎的人免疫球蛋白,用于静脉注射,可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高危人群的被动免疫保护。

那么,恢复期患者血浆和免疫球蛋白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古代的“血清疗法”在抗疫时期成为了有力的武器?为什么要对免疫球蛋白进行后期应急研究?《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张娟。

血清疗法是抗病毒的,但治疗范围很广

1901年,世界著名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首次颁发,德国的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获得了这一荣誉。

瑞典卡洛琳医学院诺贝尔委员会的教授们对贝林的贡献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对血清疗法的研究,尤其是对白喉治疗的贡献,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从而使医生拥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20年代,仅在美国每年就有13000-15000人死于白喉。

贝林和他的同事在实验中发现,将从白喉中康复的小鼠血清注射到新感染的小鼠体内后,新感染的小鼠可以保持健康。

这意味着康复的小鼠体内有抗白喉毒素的物质。他们对此感到兴奋,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抗毒素”。

1890年,贝林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抗毒素免疫”的新概念,医学上称之为“抗毒素被动免疫”。

在抗生素出现之前,这种疗法曾用于治疗炭疽、天花、脑膜炎以及一些让人束手无策的疾病。但随着疫苗和抗生素的出现,抗毒血消除了对少数病毒(如蛇毒、狂犬病)的特殊处理,大部分退出了临床一线。

然而,随着既无疫苗又无特效药的致命病毒的出现,传统的血清治疗理念又被应用于临床。

在新冠肺炎爆发肺炎期间,部分患者接受了“血清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有网友在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大呼血清疗法是“灵丹妙药”,呼吁积极推广。

然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泼了冷水”——尽管存在诸多隐患,但很难利用康复患者的血浆治疗疾病,甚至帮助全国人民抵御病毒。"恐怕很难抽干他们的血。"。

“血清疗法实际上是利用康复患者血浆中的抗体来中和病毒,但有的血浆抗体多,有的抗体少。每个人的抗体在类型和中和病毒的能力上是不同的。治疗的针对性比较广泛。”张娟告诉记者。

两种疗法是一个家族的。免疫球蛋白有更强的中和病毒的能力

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明确了人体免疫机制,形成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条治疗路径。

"主动免疫是常见的疫苗,被动免疫包括自然被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张娟说,母体抗体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给胎儿,这是天然的被动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清免疫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作为“血清疗法”的升级版,免疫球蛋白与血清疗法同属一个家族。都来自康复患者的血浆,也属于人工被动免疫治疗。不同的是免疫球蛋白通过生物工程提取体内B细胞产生的抗体。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常用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属于“广谱防御”。然而,与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清相比,从新冠修复患者的血液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更高的中和SARS-CoV-2的能力和更高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成注射剂后,必须符合药品的严格要求,并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病毒中和能力。

另一类免疫球蛋白是特异性的,如乙肝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只针对单一疾病的病原体。

但不管是哪种免疫球蛋白,都是短期被动免疫,疗效不会长久。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去年年初,国内某企业“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被曝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消息。

2019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发布了《关于修改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和冻干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9年第1号)》。公告中最重要的安全提醒之一是在说明书中添加警告:由于原料来自人体血液,虽然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血浆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筛查,并添加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论上仍然存在一些已知和未知的病原体。

[科学技术]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来自康复患者血浆的病毒“克星”——新冠肺炎

经过多次检测,最终确认该批药品没有质量问题,但关于免疫球蛋白是非对错的讨论并没有停止,这可能与免疫球蛋白的来源和使用密切相关。

免疫力是一把双刃剑,不能作为抗感染的灵丹妙药

很多人不知道免疫反应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免疫系统一旦被激活,不仅会杀死病毒、细菌等外来有害物质,还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在新冠肺炎肺炎流行期间,许多患者的炎症因子风暴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有关。”张娟说,当人体感染病毒时,身体还没有来得及产生抗体。这时候产生了很多炎症因子,人体免疫系统会被激活,炎症因子所在的身体组织会受到猛烈的攻击,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的临床疾病。

根据张娟的说法,每个人的免疫反应是不同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大蛋白,也是机体的外源物质。免疫系统很可能对外源性物质产生应激反应,因此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患者不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类似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很多人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当成抗感染、提高免疫力的灵丹妙药,给部分感染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张娟指出,临床上常用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动提高人体免疫力,但不是治疗的靶点。指望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病原体治疗是不现实的,效果也不理想。

专家分析,为了避免免疫球蛋白的滥用或不当反应,科技部在应急反应中强调了“特异性”。

孙严蓉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该产品来源于康复患者的血浆,含有高纯度、高效价的中和抗体。开发成功后,可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高危人群的被动免疫保护。

标题:[科学技术]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来自康复患者血浆的病毒“克星”——新冠肺炎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