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张家星

4月23日,国务院联合防控机构在新冠肺炎召开普及肺炎防控科学知识新闻发布会。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不建议五一出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表示,在最近没有病例报告的大多数地区旅行更安全,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肺炎的风险。不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一些高危人群出行。建议在错误的高峰附近旅行,尽可能避开热门景点或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封闭的空房间内进行一些娱乐项目。如果打算跨地区旅游,应选择近期无病例报告的地区,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防控政策。你还应该根据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口罩和手部消毒剂。

[科学技术]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中科院专家:暂无证据

冯强调,出行要做好防护,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全程要戴口罩,做好手部卫生,妥善保管票据,以备查询。在玩的过程中,人们要在景区内有序排队,保持人际距离。当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随时做手部卫生,尽量减少进食频率。如果出去住,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酒店。入住后,你应该开窗通风。如果在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科学技术]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中科院专家:暂无证据

SARS-CoV-2疫情的正常化是可能的,但可能性很低

病毒不太可能长期携带

关于SARS-CoV-2是否会像流感病毒一样正常的问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石毅表示,有专家认为存在正常流行的可能性,但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通常流行的流感病毒的特征是高变异性和高传染性。比如今年人对流感免疫,明年流感病毒可能变异,产生新的毒株,导致重新流行。目前还没有发现SARS-CoV-2有流感病毒这么高的变异性,所以不太可能正常化。有专家认为,SARS-CoV-2传播能力高,四种冠状病毒为季节性流行。无论发展趋势如何,随着疾病防治技术的发展和有效药物的发现,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发必将帮助人类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科学技术]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中科院专家:暂无证据

关于新冠肺炎肺炎是否会成为慢性病,石毅表示,据专家分析,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看,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复制,不可能长期携带。从两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如引起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两种冠状病毒,没有观察到感染者继续被感染,从国内数万名新冠肺炎恢复者,没有观察到长期感染的迹象。因此,目前的知识认为,个人长期感染SARS-CoV-2的可能性极小,现阶段也没有免疫学和病毒学的研究证据证明其慢性化。

[科学技术]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中科院专家:暂无证据

病毒可追溯性是一个科学问题

针对海外媒体报道称德特里克堡生化研究基地可能是SARS-CoV-2的来源,石毅表示,美国对此没有公开回应,我们无法做出判断。病毒本身的可追溯性是一个科学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目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研究病毒的来源,并对SARS-CoV-2的来源提出了许多学术观点、假设和猜想。目前,中国科学家正在认真开展相关研究,为早日查明SARS-CoV-2的来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技术]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中科院专家:暂无证据

从病毒溯源的整个科研过程来看,这是一个科学问题,耗时长,不确定。为了真正完成任务,需要将许多生物信息和流行病学证据收集到一个相互确认的证据链中。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疾病,如艾滋病、非典等。,已经探索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虽然取得了进展,但研究结果只是推测,尚未得出最终答案。研究工作仍在进行。目前,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希望世界各国都把重点放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病毒溯源的科学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科学家深入研究。

[科学技术]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中科院专家:暂无证据

SARS-CoV-2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受温度影响较小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SARS-CoV-2会逐渐减少吗?

石毅解释说,sars-CoV-2对热敏感,是一种rna病毒。与SARS病毒、mers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科。它有一个胶囊,它的病毒颗粒是球形的。对紫外线、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也很敏感。

从病毒性质和病毒传播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SARS-CoV-2对温度敏感,温度升高不利于病毒存活。但从传播方式来看,不同的病毒传播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埃博拉病毒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而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毒气传播。现在我们知道,空空气传播的病毒对温度相对敏感,这就是为什么流感通常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但在夏季并不常见。目前普遍认为SARS-CoV-2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相对来说,这种传输方式受温度影响较小。此外,我们注意到南半球国家目前正处于夏季和秋季,天气炎热,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发生。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最终情况。

[科学技术]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中科院专家:暂无证据

在疫苗上市之前,仍应做到“四个早晨”,促进持续研究

SARS-CoV-2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我们普通人的免疫系统对SARS-CoV-2没有免疫保护记忆。通常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反应,进而产生保护性抗体和细胞免疫记忆。

石毅认为,在疫苗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之前,公共卫生防控措施仍然是SARS-CoV-2疫情的主要措施,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公众应该戴口罩,经常洗手。对于感染患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对抗SARS-CoV-2感染。目前,在SARS-CoV-2中不断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包括了解病毒的起源和进化、病原传播机制、病毒检测技术的升级和优化、疫苗和药物的进一步开发等。我们相信,这些知识和技术的突破和积累,将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同时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新型冠状病毒科研文献共享平台”。该平台系统汇集了科研人员关于SARS-CoV-2的研究文献,整合了支持该文献的核酸序列、细菌和病毒种类信息、晶体结构等科学数据资源。该共享平台的开放和服务体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支持科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将为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标题:[科学技术]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中科院专家:暂无证据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