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开车去市里最繁华的商场购物。当你到达商场的停车场时,车会带你到离目的地最近的电梯处,找到停车位并停车;购物后,拿出手机,到指定的电梯接你。这不是很精彩的一幕吗?
也许现在看到这个,很多人会觉得很疯狂,其实不然。据记者近日采访宗彝科技ceo唐蕊,上述自主停车场景有望在2019年底率先登陆部分大型停车场或其他封闭公园,进入量产。作为l4自动驾驶应用,自动停车有望成为未来几年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唯一途径。唐蕊透露,目前,许多国内汽车公司已将自动泊车写入sor,并已开始与该公司谈判。
自动驾驶正处于大规模生产和自动停车的“前夜”
自主驾驶作为全球汽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无疑已经进入量产前的关键时刻。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路试政策上给自主驾驶开了“绿灯”。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宣布将开始自主驾驶的试运行。百度甚至表示,将于本月量产无人驾驶微循环公交车“阿波罗”,并提前两年在中国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似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们飞驰而过的自驾汽车。
“事实并非如此,自动驾驶不会这么快着陆,”唐蕊说。这不仅是因为汽车进入量产的过程非常复杂,还因为所有零部件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测试,而且在于“量产”本身的含义——量产,规模至少是几万台,不是几百台,也不是几千台,产品成本可控。它可以应用于大用户群和强烈的旅游场景,以及market/きだよ0
从这个角度来看,唐蕊认为,如果自动驾驶技术要真正商业化,目前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案是自动停车。“也许你看过其他企业的一些自动驾驶降落方案,比如低速公园自动驾驶、机场无人汽车轮渡、景区无人观光车等。,但事实上,它们最终都成了伪命题。当然矿区和港口也有无人驾驶的卡车。不可否认,这些解决方案都有一定的应用场景,但是市场需求有多大,用户群有多大,目前还不好评价。”
相比之下,唐蕊指出,自主停车是针对用户“最后一英里”出行的痛点,更不用说这已经是未来的强烈需求,可以切实解决用户的出行问题,尤其是停车问题。而且,有限的续航里程和较低的车速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最适合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条件,自主停车正好符合这两点。此外,纵向自主停车方案采用低成本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摄像机,一方面用于环境感知,另一方面用于必要的冗余。
“正因为如此,你可以看到一些自主驾驶领域的玩家开始改变思维,试图进入自主停车市场。甚至有些公司在做自主停车的时候,单纯借鉴我们的产品理念和传感器形式,因为目前只有这条路有视觉商业前景。”更乐观的是,唐蕊认为,到2020年,自动泊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数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市场将迅速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它决定通过自动泊车进入自动驾驶市场。
但与很多自驾玩家不同的是,立视采用“两条腿走路”——除了l4自动驾驶应用的自主泊车外,还有l1、l2自动驾驶级别的一些辅助驾驶产品,比如环视、自动泊车等。纵向规划是在环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接入更多低成本传感器,扩大产品的使用边界,实现从l1、l2 adas到l3面向应用的自动停车,再到l4级自主停车,最终完成多工况自动驾驶。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实际上是在挑战一个最困难的方法——在不依赖激光雷达的情况下实现先进的乘用车自动驾驶,并以低成本、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巨大的市场需求。当然,如果未来激光雷达的成本真的像大家说的那么低,我们也不排除开发基于激光雷达的自主泊车的可能性。但是作为adas应用,lidar太贵了。我们现在定义的产品可以完全实现。”
据了解,2017年11月,地下停车场自主停车功能发布;同年12月,国内首款搭载高清环视adas功能的车辆正式上线,采用纵向控制器。今年年底,公司将完成国内首个融合视觉和超声波的自动泊车量产项目,后期将继续为相关车辆合作伙伴开发“环视系统-自动泊车-自主泊车-无人驾驶”的升级路线。到2020年,低速l4自动驾驶水平的自主停车方案将正式量产。
针对产业转型的“裂缝”,成功地从第二层推进到第一层
毫无疑问,在国内独立停车市场,技术是名副其实的先锋和领跑者,今天的成就真的令人羡慕。然而,对唐蕊来说,这不是偶然的。
“很多人都知道,在宗智成立之前,我在csr工作,做芯片,处于自主停车产业链的顶端。开发一款车级芯片从早期定义到最终量产大概需要五年时间,也就是说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动向,至少要满足未来五年的情况。当时我们做的是汽车导航和娱乐,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于是我开始思考除了这项业务csr之外的其他增长点,最后把目光放在了adas上。但当时公司不愿意在这方面投资,我觉得这是一个自己动手的好机会。”
据了解,当唐蕊在2013年创立朗讯科技时,很多人,甚至汽车行业的一些人,对adas闻所未闻,更不用说自主驾驶了。所以,艰辛自然可想而知。唐蕊透露,在tier2成立之初,他就以tier 2的角色进入了汽车市场。“当时,我们的业务模式与mobileye非常相似,后者主要开发了环视adas软件的算法,并将其提供给tier1。在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两三年后,中国的一些主流第一层开始成为我们的客户。”所以我开始计划把自己打造成第一层。
标题:[科学技术]自动驾驶落地可期 未来三年将迎来“洗牌”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