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国提出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和机床综合数控系统通用要求”国际标准提案,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技术委员会物理设备控制分会(iso/tc184/sc1)正式批准,由中国在iso/tc184/sc1中首次提出并成功建立,实现了我国机床数控系统国际标准领域的“零”突破。

“设备振兴,机床第一。”

机床工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基石,在国民经济现代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一国际标准的成功确立,标志着中国在国际标准规则工作中的主导力和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也可以看出,中国机床行业正在从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机床工业在发展之初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与德国等欧美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很难摆脱“低端”的尴尬局面。虽然市场广阔,但国外产品在许多重要行业的机床应用中仍占很大比例。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床行业也卷入了“数字化浪潮”,数控机床应运而生。与传统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数控机床以其更加自动化的优势,符合新工业时代的加工需求。

近年来,在创新和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数控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技术发展取得了许多进展。

比如沈阳机床作为国内机床行业的“老大哥”,潜心五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i5系统,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不仅优化了机床的性能,还集成了新的网络技术,支持云平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成为国内高端数控机床的代表。

同样,广州数控、华中数控、大连杨光等企业也在不断用创新的技术刷新国内数控技术的最高水平,这表明中国拥有世界顶尖的技术能力。

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我国机床仍存在问题。

数控水平低

中国虽然有技术顶尖的龙头企业,但不代表整个机床行业。

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很多年轻的中小型机床企业,其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都无法说服用户。

此外,设备维护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外产品相比,国内产品性能不够优秀,后期维护压力大。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国产产品还是需要改进的。

功能部分有缺口

数控功能部件包括数控系统、主轴单元、数控刀架和转台、滚珠丝杠副和滚动直线导轨副、刀库和机械手、高速保护装置等。它们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性能和整体社会支持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和性能。

与数控机床的主机相比,我国功能部件制造商的发展相对滞后。

总的来说,我国功能部件生产发展缓慢,品种少,产业化程度低,精度指标和性能指标都不太硬。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良好,市场需求不断升级,机床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国必须加快发展,以免被淘汰。

首先是生产专业化。

我国机床行业存在规模大的问题,但布局相似,使得其规模经济无法释放,这也是被诟病“大而不强”的关键。产品驱动,又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会大大降低。

因此,优势企业要面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最终实现对整个产业链的(相对)控制。

而一般的中小企业应该倾向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成为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环节的一部分,最终依附于优势企业。

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工业生态系统。

二是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这是老生常谈,而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企业的独立R&D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持久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联合R&D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提升R&D能力的有效手段。自主开发结合引进国外技术可以提高技术起点,缩短R&D周期。

最后是技术引进和合作。

流行的“买中买”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通过收购、并购、联姻,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加速技术水平的提高。

虽然路漫漫,在国家扶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数控机床的未来不容小觑。

标题:[科学技术]从跟随走向引领 我国数控技术值得刮目相看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