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国际科技竞争就像逆水行舟,不是前进就是后退。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转型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月21日在深圳举行的第14届钱学森论坛上,《中国科学》杂志围绕这一话题采访了许多院士和专家。

厚植创新土壤

拥有世界五分之一左右人口的中国,可以给我们带来电灯、电话、手机、汽车、火车、飞机等200多种生活必需品,但没有一种是中国人发明的。原因何在?

“不是中国人不聪明不勤劳,而是我们不敢挑战权威。”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创新创业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院长虫火谷直言不讳。

他说,要实现创新,挑战权威非常重要。“有时候竞争是残酷的,大家都不敢创新,因为创新容易出错,所以创新文化要容忍失败。”

有人说:“当中国为需求生产产品时,美国总是在设计需求。”这是美国保持绝对领先的根本原因。

对此,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慧峰表示,如果没有成为世界第一的雄心,没有一次登上顶峰的战略愿景,人们就会看到,中国的创新永远不会实现从跟随到领先的飞跃。

正是因为创新难,才需要培育一个开放包容的土壤。

"要实现创新,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创新型社会."虫火谷认为,一个创新型社会应该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以与反腐败同等的力度惩罚知识产权窃贼。应从知识、创新机制、人才、激励、企业文化、商业环境、风险投资、专业服务、政府政策、生活质量等角度构建。

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需要时代的机遇,需要落地的平台,需要拼搏的精神……创新需要很多因素。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不可或缺。

“一件事的成败,一个单位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存亡,都取决于人才。”李廷栋说,“要大力弘扬‘爱才、用才、尊才’的作风,不仅要培养各学科的拔尖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世界级领军人才。”

为什么我们学校不能一直培养优秀人才?著名的“钱学森问题”多年来一直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李廷栋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掌握人才培养的规律。

他建议:首先要给年轻人一个负担,让他们在科研的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提高水平;其次,要相对固定他的专业学科,让他在一个领域工作10年、15年、20年。今天不让他做这个,明天让他做那个,这样就一事无成;第三,必须保证工作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钻下去,人才就出不来;最后,要给他展示的机会,发表论文的机会,向社会公布成果的机会,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机会,提高他的思维能力和国际知名度。

[科学技术]第十四期钱学森论坛:创新中国该如何领跑全球

教育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源动力。然而,两所院校的院士李德仁承认,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

以粤港澳为例,未能形成与世界级大湾区建设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未能支撑引领智能时代发展趋势的高科技R&D体系建设。为此,他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大学,打破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就是想别人没想过的事,走别人没走的路,成就别人没成就的大事。然而,在中国,过去强调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很重要,它可以通过优势互补迅速产生效果。但在集成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看到前人的不足,也要看到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庄说。

“要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必须打好硬骨头,做好关键技术研究,做好扎实的基础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补充说:“创新始于基础研究,只有强有力的基础研究才能产生相对显著的创新。”

人类发展史证明,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现了飞跃。

李廷栋以地质学为例,说明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板块构造理论对矿产资源勘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地质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基础研究对于解决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非常重要。”

但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研发支出的5%,远低于创新型国家15%以上的比例。

对此,李廷栋表示,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真正落实对基础研究的支持,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让科学家静下心来研究科学,进而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和突破。

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必须有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现在我们强调跨学科和综合学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但同时也必须加强一些基础学科,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李廷栋说。(结束)

标题:[科学技术]第十四期钱学森论坛:创新中国该如何领跑全球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