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今天,喀什站建成投产的时候,下着大雪。昨晚值夜班的同志被困在车站了。虽然它在外面滴入冰里,但我们的心很温暖。”1月28日,在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建站10周年之际,站长王建平通过微信发出了这样一段话。

2008年1月28日,喀什站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中国西部民用地球观测卫星数据接收的空空白,接收范围覆盖了中国西部、中亚和南亚等多个国家。十年来,喀什站从原来的一根天线发展到现在的五根天线,从只接收几颗卫星发展到每年接收30多颗国内外卫星,从每年接收1000多条轨道数据发展到每年1万多条轨道数据。

建立在“荒地”上的卫星接收站

喀什站的工作人员刘洪涛告诉《中国科学技术杂志》:“当我正准备建一个站的时候,那是一片荒地。”。“宿舍是一年后建的,每天只能在外面呆着。”

当记者走进喀什站时,他们看到整洁的办公楼、电脑房、宿舍楼、硬化的道路,甚至还有一块耕地。王建平说:“从漫长的戈壁沙漠到现在的规模,很多人的努力都凝聚在这里,我们也见证了喀什站的建设和成长。”

刘洪涛已经在车站工作10年了。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当天喀什站共有41个接收任务。“建站之初只有一套天线,每天接收3 ~ 4条轨道。”刘洪涛说。

随着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喀什站的任务越来越重。目前,喀什站基本上具有24小时接收数据的任务,已经成为我国空间观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分发的重要骨干基础设施。

喀什站工作人员庞朝岳向记者展示了当天的任务记录。从前端业务岗、后端业务岗、组长业务岗到团队任务结束,共38项注意事项,每项时间精确到分分秒秒。她说:“每天上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表格。如果遇到故障,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情况并注明详细原因,拍照截图,同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喀什站的员工并没有因为任务重、位置偏远而懈怠工作。相反,他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保持着“扎根西部边疆,服务社会发展”的工作态度。

王建平说:“十年来,我们先后完成了环境减灾系列卫星、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实践九号卫星、高分辨率地球观测重大专项系列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美国landsat系列卫星、法国spot系列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和在轨测试任务。”

以站为家,把芳华奉献在这里

喀什站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是典型的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单位。站内10名员工几乎每个人都有“牺牲年假和探亲假”的经历。他们没有“朝九晚五”。大家都习惯了“三班倒”。

宋泽良在车站工作了10年。他说:“我刚来上班的时候没买车。我每天骑电瓶车上下班,来回要2个小时。”他骑了六年电瓶车。

“前段时间我去看医生了。他说我30岁的体质和50岁的人一样。”说到这里,宋泽良举起手臂:“最近左手老是肿,不过应该没什么,还是局里的工作重要。”

在车站工作了近10年的李君华刚满3岁,正是他需要母亲的时候。但是她经常早出晚归,遇到重要任务,好几天不能回家,所以孩子只能由她父母照顾。“孩子离我们不近。”她一边说,一边脸红了。“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承担责任。”

去年初冬,喀什下了一场大雪,部分主要交通道路因路面结冰而关闭。第二天是庞朝岳的白班。她必须在早上7: 30前准时到达车站。“天气不好,我决定晚上去。由于路面被堵,不能开车,我实在没办法,只能步行13公里到市区,花双倍的车费打车,最后第二天凌晨1点到达车站。”庞朝岳说。

王建平是甘肃人,但从2007年工作至今,只回过一次老家过年。“我们一年到头都是开放的,必须有人做出牺牲并适应它,”他用一种非常平淡的方式说道。

守边服务地方发展

10年来,喀什站不断加强系统的运维,近几年交出了“数据接收成功率99%以上”的优秀答卷。

给刘洪涛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4月6日,当我们收到“石坚-10”可回收卫星时,我们彻夜未眠。他说:“喀什站收到了第一批“石坚10号”的跟踪数据,我们为此编制了100页的保障计划。数据接收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必须准确。”

喀什位于中国的西北部。由于情况特殊,安全环境极其严峻。10年来,喀什站员工扎根祖国西部边陲,在反恐维稳第一线工作,始终保持着“以站为家、热爱本职工作、团结友爱、尽职尽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喀什站充分利用空地球观测技术的优势,对新疆重点地区进行动态观测,为区域防灾减灾、反恐稳定、粮食安全、资源开发利用、胡杨林保护、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持。

喀什站作为喀什地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每年都要开展专项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

王建平说:“我们扎根边疆十年,无怨无悔。喀什站的每一个员工都在践行科技援疆、科技强国的战略。”


标题:[科学技术]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运行十周年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