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抗疫第一线

6月初,位于北航/北航新主楼G座的北航/北航大数据科学与脑功能高新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高新中心)依然静悄悄的,学生们还没有返校。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里的许多服务器一直在高速运行,从这里发送的许多数据和报告已经成为新冠肺炎预防和控制肺炎的重要决策支持。

和服务器一样忙的还有北航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主要由高科技中心人员组成。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组信息化专班的协调组织下,李建新、王靖元、李大庆牵头成立应急研究小组,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疫情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央多部门疫情防控决策。

“秘书长在给科技工作者的回信中,特别提到了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这是对我们的一大认可。研究成果才能真正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是研究者最大的成就。比起这些,辛苦就不值一提了。”王靖元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不能坐以待毙”开始研究过程

没有秩序,北航大数据分析团队的行动源于简单的“坐不住”。疫情爆发之初,国内还没有动态疫情预测的模型,而各种国际模型给出的数字都是吓人的。

“有一个模型预测,中国将有超过40万人被感染,引发大量恐慌。”王靖元回忆说,“当时我们觉得这个数字不应该考虑到中国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作为大数据研究人员,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寒假期间,王靖元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每个人都开始在网上工作。

大数据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特别是疾病预测模型涉及社会学、传染病管理等多个方面."王靖元说,他立即联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据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吴俊杰和其他合作者。“大家都没一句话,一个跨学科的临时团队迅速成型。”

“我当时只是想做点什么,但真的不知道我们的工作能起到什么作用。”王靖元坦白地说。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王靖元团队于1月25日采用城市人口流动大数据与疫情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第一个预测模型。这也是中国已知的第一个用于疫情预测的大数据模型。

王靖元不是唯一一个坐不住的人。高新中心的胡春明、李建新、李大庆和Xi振英也迅速集结了近30名师生,并基于高新中心社交大脑平台环,迅速开发了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判断系统。

“按照这个制度,建信团队在1月27日拿出了第一份内部报告。我问他国内疫情大概什么时候会是一个节点。他说是四月左右。”高科技中心执行主任刘旭东回忆说,为了谨慎起见,大家决定把这份报告挂在高科技中心的官方网站上。

与此同时,王靖元通过微信官方账号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应用研究协会”向外界发布了自己团队的研究报告,当天的浏览量接近4万。

"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疫情的防控效果."

没想到,两份报告都被决策部门看到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工作组大数据专班专家和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相关负责人注意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2月1日,王靖元小组接到有关部门的紧急任务,要求他们提供疫情预测数据和一些关键点的疫情拐点分析,供中央参考。相关单位还委托李建新团队进行大数据专题分析,并就区域物资运输安全、武汉疫情中长期趋势预测等问题形成专题报告。从此,北航大数据分析团队进入了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导向型研究阶段,之前分散的几个团队开始协同工作。

[科学技术]让数据支撑抗疫科学决策——记北航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

“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数据有信心,但当时确实压力很大。分析结果的背后是中心决策。如果我们不小心,可能会影响疫情的防控效果。”李建新说。

为了保证分析预测数据的绝对准确性和可靠性,他们反复推导,通过各种技术路线的交叉验证,综合各种模型进行融合预测,最终得到最可信的分析结果。

事实证明,北航大数据团队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拐点前各种重点疫情预测误差小于7%,拐点预测日期误差在2天以内。

科研能力得到认可后,一系列重要任务接踵而至。从2月份的国内疫情预报和物资保障分析,到3月份的恢复生产和防控政策评估,再到4月份的全球疫情跟踪预报和境外输入风险分析,团队在疫情发生后的100多天里,在挂图上奋战,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联防机构等决策部门提供各种疫情预报和分析服务,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外交部和北京市预防控制办公室。

[科学技术]让数据支撑抗疫科学决策——记北航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

“我们团队强大的科研实力,离不开高科技中心的跨学科背景和前期大量研究的积累。”刘旭东说,该中心的研究人员来自北航计算机、可靠性、经济管理等院校。“大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合作很顺利。底层技术是相互关联的。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不同部门的需要进行合作。”刘旭东说。

让人印象深刻的“90后”

在这个高效团队中,“‘90后’让人印象深刻。”刘旭东不止一次表达了他的感受。

傅滢滢是一名二年级的研究生,在听说要成立一个紧急研究小组后,她放弃了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在学校承担实验室计算设备的管理任务。

“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我进不了实验室。我只能叫她来做手术。”王靖元说。

离开校园三个月后,傅滢滢笑着说,她养成了这个寒假每天看新闻网的习惯。“一开始收集数据和政策信息的渠道有限,看新闻是重要途径。”她说,另一个原因是电视的声音可以驱散呆在宿舍的孤独。

收集数据,训练模型,白天分析预测,整理历史错误,写发布报告,晚上召开线上会议。傅滢滢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的经历是她的财富。「在预防和控制疫症方面,一大批『90后』医护人员展现了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可以贡献自己的知识,成为其中一员。我特别自豪。”

感动王靖元的是王佩瑜,一个直接的学生。“前段时间聊天,无意中说他爸是湖南援鄂医疗队成员,他妈是本地医生。”三口之家在不同战线抗击疾病的故事令人感动。

还有周·,他访问了美国受灾严重地区的罗格斯大学。担任数据分析组学生组长,克服时差,每天远程与刘世炎、张帅、傅等国内组员交谈。“每当他遇到分析问题,都能迅速给出巧妙的解决方案。在执行一个紧急特别报告的很多天里,他的宿舍被切断了,但他没有找到。”李建新说。

标题:[科学技术]让数据支撑抗疫科学决策——记北航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