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5月8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将刊登记者孙、、撰写的文章《加大支持力度,增强承受能力,准确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总结如下:

5月,多处重大投资项目复盘加快,扩大地方版有效投资新政策密集出台。千方百计抓紧时间,争取进步,争取优质的服务和环境。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打组合拳,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稳定投资在稳定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努力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稳定经济基础。

抓紧时间赶上重大工程进度,加快复工

5月4日,随着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最后一个坝段的浇筑,整个主坝工程被浇筑到了顶部,为今年7月首批机组安全按时发电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一”期间,中铁二局云信公司承建的北京地铁16号线轨道中段工程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力争按期完成铺轨施工任务。

千方百计抓住时间和进度,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把重大项目推进作为稳定投资的有力手段。储备一批,启动一批,打造一批重大项目。分类推进、距离融合、梯级对接格局正在形成,投资支持不断加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努力扩大对交通运输的有效投资。推动在建项目有序尽快复工,625个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复工率超过97%。会同有关部门,提前下达车辆购置税,预算2500多亿元,启动新公路水运工程165个,总投资2649亿元。同时,组织地方政府启动一些符合国家战略和“十四五”计划方向的建设项目。”交通运输部发言人吴在最近的例行记者会上说。

[科学技术]强支撑增后劲 各地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

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逐步升温。最近,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部署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许多新的基础设施项目被纳入投资计划,全力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

“扩大投资需求是促进稳定投资和稳定增长的有效起点。迫切需要弥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不足。工业领域也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加强,潜在投资需求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告诉《经济信息日报》。

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环境,许多地方的新政策,促进有效投资

最近,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安排扩大内需和促进有效投资。有关部门抓紧中央预算内投资,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优先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加强土地利用等因素保护。

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围绕疫情暴露的薄弱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领域,加快建设国家计划中已明确的重大项目,利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地方一级,最近大力推行了许多新政策,并努力在许多方面扩大有效投资。其中,优化经营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融资便利是主要内容。日前,湖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重点抓关键环节,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全链服务。此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稳定上海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促进重大项目恢复和扩大有效投资的20项措施。

[科学技术]强支撑增后劲 各地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英告诉《经济参考报》,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定增长的关键。在许多地方大力推广稳定投资和经济的措施,有利于刺激内需,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生产,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扩大有效投资侧重于弥补不足和培育新的动能,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强有力的支持,增加后劲,准确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有专家指出,稳定投资,要牢牢把握“有效”二字,识别投资领域,准确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促进稳定投资的基本要求是扩大有效投资需求."吴亚平指出,在扩大短期投资总需求的同时,要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选择投资方向和重点,真正让投资需求带动有效供给的增加和供给结构的优化,从而有效弥补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告诉《经济信息日报》,政府投资应该围绕人口的就业、流动性、能力、健康、教育和创新来实施。

范若英认为,新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可以协同工作。目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在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很大的空空间。此外,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大对新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前瞻性布局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改造的金融支持。

标题:[科学技术]强支撑增后劲 各地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