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国情奋斗者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教授徐赵东一进实验室,《科技日报》记者就被实验室柜子上放置的各种减震器吸引住了。

“这是我过去20年科研成果的精髓。它们都采用高稳定性、高耗散的阻尼材料,可以吸收振动能量,从而抑制振动对土木结构的破坏。”徐赵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国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唐山地震和“5.12”汶川地震等地质灾害摧毁了大量当地建筑。“我所做的就是研究如何提高土木结构的抗灾和抗震能力,让房屋尽可能的失效。”

[科学技术]地震无法消失 但他要让震中房屋不倒

最近,凭借在减震领域的研究成果,徐赵东获得了第一届科学探索奖的奖杯。“赢了只是对过去的肯定,以后我还会继续努力。”他说。

啃下阻尼材料的“硬骨头”

在实验室里,徐赵东把两个球举到一半空,然后同时放开让它们自由下落。它落地后,我看到一个小球像乒乓球一样弹跳,而另一个球却很快停了下来。

“两者的区别在于,落地后弹跳的球是用普通橡胶材料制成的,而另一个球是用高耗散的粘弹性材料制成的。这种材料具有高阻尼特性,可以将振动能量转化为内能。”徐赵东笑着向记者解释。

“从飞机、高铁到高层建筑,都需要应用这种阻尼技术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徐赵东说,以高层建筑为例,为了达到减震效果,传统的方法通常是加固建筑的梁柱截面。说白了就是“用硬的让硬的”。建筑物越厚,振动时位移越小。用阻尼器耗散地震、风振引起的结构振动能量,相当于“以柔制刚”。“可以说,阻尼器的出现使建筑减震的研究跳出了传统的设计思维。”

[科学技术]地震无法消失 但他要让震中房屋不倒

阻尼器的设计对于提高减震效果很重要,建造它所用的材料也很重要,但这种材料成为了当时学术研究的瓶颈。

起初,徐赵东学习建筑,然后深入材料领域。在发现阻尼材料的瓶颈问题后,徐赵东想充分发挥他在建筑方面的专长,利用跨学科的学科来啃下阻尼材料的“硬骨”。

跨境比徐赵东想象的要困难。他要从零开始学习很多知识;没有研究团队的支持,他只能孤军奋战;为了开发高稳定性和高耗散阻尼材料,他在前后测试了430多种材料...

重视成果的应用是徐赵东科研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开发相关材料后,他投入大量精力开发产品和设备,他建造的减震器已经应用于高铁、桥梁等领域。

但相对于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难度更大。长期以来,徐赵东开发的产品不被市场接受。

努力有回报。经过多年的努力,从2004年开始,徐赵东发明的高稳定、高耗能阻尼器已经应用于Xi石油宾馆、汉中西二环大桥、上海崇明长江大桥等土木结构中。

我经常从梦里得到灵感

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强烈的求知欲和巨大的科研热情使徐赵东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研究工作。有时候,当他工作累了,他的研究就走进了“死胡同”。他没有强迫自己继续,而是选择花些时间放松。

"你越放松、睡觉或休息,你得到的灵感就越多。"他笑着说,同事朋友经常叫他“梦神”,不是因为他爱睡觉,而是因为他爱做梦。

徐赵东向记者解释说,他经常在梦里思考科学问题,这是他“创造生成的时间”,许多新奇的想法来自他的梦。梦可以激励自己,不是说他的梦有多神奇,而是说“你每天想,晚上就会做梦”。

“青年阶段是科研工作者的黄金时代,是科研思想产生火花最激烈的时候,也是创新最有活力的时候。”徐赵东说,30多岁时,他非常热衷于各种发明,拥有5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最让他欣慰的是,这些专利技术大部分都被应用了。

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徐赵东带领记者参观了被徐赵东称为“发明工厂”的实验室——建筑结构减震器、磁流变减震器、多维隔震减震器、大跨度网格结构多维减震器、大跨度桥梁拉索减震器、空微振动减震器...几十个减震器排成一排,覆盖很多

2014年,徐赵东领导开展“制备高稳定性、高耗散阻尼材料关键技术与器件的开发与工程应用”创新技术研究,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当时,他39岁,成为获奖者中最年轻的第一名。

“年轻的科研人员要立足理论,结合实际应用,主动尝试,敢于做。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成果。”除了科研,他还经常告诫学生不要辜负自己的青春和梦想。

虽然已经过了怀疑的年龄,但当徐赵东和学生在一起时,他经常忘记自己的年龄。他会和“90后”一起在实验室里通宵做科研,在球场上和年轻人一起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和“90后”讨论问题。

办公桌椅都是捡回来的二手货

成功,没有一帆风顺。像许多人一样,徐赵东的科研之路并不平坦。

当徐赵东第一次加入东南大学时,他没有实验室,也没有自己的研究团队。为了把梦想变成现实,他跑来跑去与厂家合作,试验生产高耗散阻尼材料;为了省钱,他花5000元租了一个小房子,在南京最偏远的乡镇做实验;他甚至放下男人的面子,申请借用妻子的场地设备进行科学研究...

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徐赵东就像一个打不过也跑不过的“小强”。有时候,他在外面听不懂,就回家和老婆说话交流。

妻子不仅是贤妻良母,也是徐赵东最好的科研伙伴。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他研发出了具有“感知”和“大脑”的新一代智能阻尼器。智能控制器采用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成功地解决了智能控制中的延时和电流瞬时测定问题。

后来,这种智能阻尼器被应用到复杂的土木工程项目中,可以根据外部激励实时调整减振器的阻尼力。

自2014年获得国家奖以来,徐赵东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他开发的减震装置已应用于石油化工管道、航空空航天、高铁桥梁等领域。

如今的徐赵东在学术界已经声名鹊起,但这位大别山出来的学者依然愿意过“苦日子”。在他看来,“如果你咀嚼蔬菜的根,你就能做大事”。

徐赵东告诉记者,实验室里的办公桌椅是他捡来的二手货,经过维修和清洗后可以放在实验室或会议室。“扔掉这些还能用的桌椅,真可惜。如果买新的,把实验做脏了会很痛苦。”他说。

此外,他还亲自设计或带领研究生在实验室设计了许多实验设备和系统,如大跨度桥梁的缆索减震系统和大型土木结构的混合试验系统,然后将图纸交给厂家加工制造。

现在,徐赵东有了自己的“发明工厂”(实验室)。虽然环境条件不尽如人意,但他乐在其中。“唯一的小遗憾是我的团队成员少了一点。我希望在未来,通过团队合作,阻尼装置将有更广泛的应用空空间。”他说。

标题:[科学技术]地震无法消失 但他要让震中房屋不倒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