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郭

在1000多平米的生产车间里,看不到工作人员,一排排运转的机器在控制室里只有两三个工作人员在操作...在常州高新区,这样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已经成为很多工厂的新常态。

5月20日,记者在位于常州高新区的宏发纵恒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厂房内看到,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因素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帮助常州高新区企业加快步伐,稳步提高效率。

云计算“建立”大数据,为企业构建新常态

常州高新区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平台,以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为特色的国家产业高地正在成为江苏的国际名片。

宏发的生产车间里,玻璃、碳纤维等原料制成的丝线被机器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我们每天能生产600吨这样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该公司信息管理部主任范浙江表示。

“在我们通过信息系统跟上下游互联后,我们可以及时调整交付计划。通过“服务”计算来提高我们的R&D和设计的速度。”范浙江介绍,借助云计算系统,企业不仅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还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开发产品。

海外疫情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然而,常州优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欧洲的大客户,其产品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为轨道交通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高端设备制造行业提供精密机械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迎来了最繁忙的阶段。

得益于自动焊接机器人的帮助,优谷科技自复工以来迅速恢复产能,目前手头订单已达7000万元。“今年3月,我们的发电机焊接外壳产量达到422台,是该公司成立4年以来的最高产量。”优谷新能源运营总监顾祝祺说。

优谷科技“突破”的秘诀在于其独特的产品——企业自主研发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焊接外壳智能制造”项目,生产效率提高25%,焊接效率提高6倍,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高R&D投资“击中”数字化,创造新的产业生态

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从事制造高精度工业齿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大型精密齿圈制造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开发的离合器产品、航天绕线机高精度齿轮箱等特殊齿轮的传统零件在市场上广受好评。3月以来,天山重工回收率达到100%。

然而,如何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管理团队和R&D团队的效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的控制,这些问题使天山重工走向信息化建设之路。

“两年内,天山重工将从设计、运营和生产线到决策和服务实现数字化、精确化和智能化。”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霍说。

位于常州高新区的华为云产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天山重工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2019年,常州高新区与华为公司合作建设该创新中心,并在提升企业信息化和打造产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未来三年,该中心旨在帮助1000多家企业走向云计算,打造50多家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

常州高新区10家龙头骨干企业与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其中之一的宏发,每年研发投入3000多万,在整个常州高新区还没有触及天花板。

"天合光能每年在R&D的投资超过8亿元."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表示,创新驱动始终是天合光能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

近日,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生产的600 MW P型和N型高效光伏组件成功应用于青海至河南正负800 kV直流输电工程,成为天合光能在全球市场签约的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项目。至此,天河也成为全球首家UHV光伏项目解决方案提供商。

凭借“战剑”的技术创新,天合光能不仅抓住了UHV新的基础设施机遇,还借助工业互联网打造了国内光伏电站系统智能云中心,加快了新能源物联网平台的发展。

标题:[科学技术]云计算“搭台”大数据“唱戏”!常州高新区企业突破提速增效“瓶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