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有个约会

3月23日,根据新冠肺炎肺炎防控工作由“外进内反弹”的新形势,民航总局等5部委联合下发,以北京为目的地的国际客运航班必须从12个指定的首个入境点入境。这一天,车延东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

作为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急业务经理,车延东和他的同事们在这场与疫情的战争中紧张地战斗了70多天。他领导的首都机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计划被誉为此次全国防疫战争的第一道屏障。

“这个方案详细、完整、易于操作,使防疫工作在各个岗位的实施都有据可查。”一位一线安检人员表示,从筛查、隔离到转运,每个流程都可以无缝衔接,科学有效。

这个应急计划在短短两个多月内不断调整。“应急计划是保护国家的第一道关口。如果它丢失了,就会导致工作的失败。如果紧急,就要在第一时间拿出高质量的方案。”车延东说。

车延东所在的首都机场运营控制中心是首都机场的“中枢大脑”,负责收集机场各方面的运营信息。在这里,车延东主要负责协调和处理首都机场的所有紧急和突发事件。2006年,车延东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加入首都机场运营控制中心。不知不觉,已经14年了。经过多年的业务实践,渴望学习、努力工作的车延东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一个负责应急业务的人。

[科学技术]车彦东: 守住国门第一道防疫关卡

正是14年的经历让车延东对一切突发事件都有敏锐的洞察力。1月10日,当得知武汉新冠肺炎肺炎有蔓延迹象时,车延东与有关部门合作,提前一周做好应急预案,对武汉至北京的航班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和其他人一样,车延东没有想到疫情发展得如此迅猛。武汉-北京航班防控应急预案刚刚完成。不到两天,防控形势骤然严峻,疫情从湖北省蔓延至全国。

一切都太突然了。“当时正值春运高峰期,首都机场日均出入境旅客20多万。实施体温测试非常困难。”车延东说,国际出入境口岸一直都有测温设施,但当时国内出入境口岸没有。

必须尽快拿出科学可行的防控方案。

1月25日接到任务后,车延东学习了17年前首都机场乃至全国各行各业抗击非典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基于此,他在短短三天内梳理出了一份《首都机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方案》。

为了让方案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实施,车延东和同事一天走完了三个航站楼的所有客运线路,没有留下死角。

到达首都机场后,国内航班乘客将通过不同的廊桥进入航站楼。大面积配置测温设备是浪费,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如何制定一个经济、安全、可行的方案?参观完航站楼后,车延东和同事们想出了在行李领取大厅进行集中体温检测的想法,这也是唯一可以到达的路线,受到了机场各方面的好评。

1月29日,方案初稿形成后,从终稿到第二天正式实施,只用了6个小时!那一天,车延东在办公室熬了一夜,从正式的计划到最后的实施,通常需要半个月才能做出这样的应急方案。

防控计划的及时发布,为首都机场应对国内疫情第一阶段奠定了第一道屏障。

国内疫情一得到控制,国际疫情就来势汹汹地蔓延开来。外部防御输入迫在眉睫。3月3日起,车延东和同事紧急动员。在上级领导部署下,结合形势变化,先后下发了《首都机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点地区来京旅客临时安置区处置办法》等。,从而在国家大门的第一道关口,杜绝入境疫情的苗头。

4月1日,349个航班在首都机场起降,运送近2万名乘客。“虽然国际航班暂时被转移到附近省份的机场,但我们仍然不敢懈怠。”车延东又忙着“内部防反弹”的相关问题。

标题:[科学技术]车彦东: 守住国门第一道防疫关卡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