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王通讯员王敏

9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最近,该研究所的孙松研究小组对南极磷虾的大规模时间空变化提出了新的观点。孙松团队在顶级生态期刊《湖沼学和海洋学》上发表的最新文章显示,南极磷虾是南大洋食物网的关键物种,通过新的庇护所,对南大洋主要栖息地的快速变暖和海冰减少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由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英国南极局、WWF、湖沼学和海洋学联合报道。

[科学技术]中科院海洋所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新观点

自从100年前发现号远征南极以来,一直认为南大洋的大西洋段是南极磷虾的主要聚集区(这里聚集了70%的磷虾种群),这个区域也是磷虾渔业的主要聚集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极西部水域的快速变暖显著减少了该地区磷虾的数量,这也为保护南大洋敲响了警钟。孙松的团队研究表明,在快速变化的大西洋部分,磷虾的数量减少,相对稳定的印度洋和太平洋部分成为南极磷虾的避难所,这可以容纳比一个世纪前更多的磷虾数量。

[科学技术]中科院海洋所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新观点

南极磷虾种群的时间空变化

不同区域南极磷虾丰度的时间序列变化

南极磷虾是南大洋高营养级生物的重要饵料。南大洋的渔业管理和保护是基于生态系统和食物网的规模,这要求研究人员了解南大洋不同区域食物网的结构和差异。孙松团队的这项研究还提供了南极周围南极磷虾的第一个同位素基础值,对研究南大洋食物网的结构和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南极磷虾环中南极稳定同位素的参考值

南极磷虾支撑着南大洋的特殊食物网,是西南大西洋商业捕鱼的主要目标。近二十年来,关于该地区磷虾数量是否在减少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论,这给磷虾渔业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该研究团队从南极周边更广阔的范围提供了新的视角,将为南极周边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磷虾渔业的合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这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英国南极局、那不勒斯动物研究所和墨西拿大学的科学家完成。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光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员李朝伦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整合了2013/2014年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发现航行后全球唯一一次单季环极南极航行)的南极磷虾样本数据、krillbase南极磷虾数据库(1926-2016)、南极磷虾稳定同位素元数据等大型数据库。

[科学技术]中科院海洋所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新观点

南大洋的大多数浮游动物(包括南极磷虾)分布在南极周围,但它们的栖息地在不同的区域以不同的速度变化。因此,南大洋可以作为自然实验场,跟踪南极磷虾在不同地段的栖息地变化。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的著名极地海洋生态学家安格斯·阿特金森(Angus atkinson)说:“这是国际合作研究南大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分享数据和观点,国际合作对于南极洲的未来研究、保护和管理是必要的”。文章的另一位合著者、英国南极局的海洋生态学家西蒙·希尔(simeon hill)指出:“南大洋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整合来自多个地区的多种数据资源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全貌。事实上,南大洋的一些地区比其他地区变化得更快。”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顾问罗德·唐尼(Rod downie)对这项研究发表了评论,指出:“磷虾是南大洋的超级英雄,它处于气候危机的前线,为包括企鹅、海豹和鲸鱼在内的大量生物提供食物。磷虾每年将数百万吨碳固定在深海中,以维持地球上生命的稳定气候条件。这项工作强调,在未来南极变暖的情况下,新区可以作为其栖息地的避难所,在未来南极保护区的研究中,对这些区域的识别和保护非常重要。

标题:[科学技术]中科院海洋所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新观点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