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记者胡吉星)“灯塔工厂”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考试的典范。

食品工业是中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产业,但目前世界经济论坛的“灯塔工厂”网络中没有食品企业。

5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演金普资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对本报记者表示,“灯塔厂”代表了当前制造业领域最先进的制造水平,完善了传统企业的生产体系,催生了新的经济价值。

基于以上考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建设食品“灯塔工厂”提升中国食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案,要求将建立食品“灯塔工厂”纳入“十四五”计划,引领中国食品工业优质发展。

代表性面试

改造关键节点,建议创建食品“灯塔工厂”

“中国食品工业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国际食品巨头占领高端食品产业链,全球布局,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张学武认为,目前,中国食品行业正处于转型和价值提升的关键节点。最重要的转变是食品行业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竞争,从规模效益到“健康品牌效应”的升级,从单一产品竞争到支持这种产品竞争背后的企业R&D实力的竞争。

[科学技术]浏阳绿色食品产业“链”上智能制造

张学武认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制造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生产、加工、包装、物流、仓储、营销、营销、服务等环节都开始与互联网融合。食品制造业的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日益成为食品行业的发展热点,食品制造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

[科学技术]浏阳绿色食品产业“链”上智能制造

张学武在建议中提到,“食品制造企业要着眼长远,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增强供应链弹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张学武说,中国要想赶上并超过国际巨头,成为世界食品工业的领导者,就必须站在技术的前沿,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实现跨越式转变。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食品“灯塔工厂”?为此,张学武首先建议将建立食品“灯塔工厂”列入“十四五”计划。第一,将数字食品制造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战略层面给予关注和支持。二是加强食品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开展食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制造技术重大专项研究。

其次,他建议选择大规模定制的方向,以“健康食品”行业为先导,在食品“灯塔工厂”实现零突破。借助数字技术,“灯塔工厂”可以批量按需生产定制产品,实时与供应商共享数据,快速应对需求波动。

再次,建议在食品制造业培育“灯塔工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选择国内食品龙头企业,引导其加快数字化转型,成长为细分领域的“灯塔工厂”,引领中国食品工业优质发展,实现从食品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

此外,张学武的另外两项建议侧重于食品工业的科技创新和加强中非农业合作。

在加强中国食品工业科技创新方面,他建议进一步完善食品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加大对食品科技创新的投入;重视食品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和一体化发展;加快食品工业“走出去”的步伐。

在加强中非农业合作方面,张学武建议深化与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鼓励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鼓励中国领先的食品企业布局非洲国家,打造国际品牌;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建立湖南中非自由贸易区,打造中非农业经贸合作先导区;推进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浏阳实践

“机器替代”引导“舌尖”行业“拥抱”智能制造

“灯塔工厂”是“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示范者,将引领未来制造业。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在通往“灯塔工厂”的道路上,如何加快企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关系到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绿色食品产业是传统的民生产业,也是浏阳着力打造的15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随着消费和产业的升级,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正成为浏阳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5月26日,在演金店的糕点生产车间,我看到智能生产线正在快速运转,生产线旁边只有几个操作人员,成千上万个小口袋的乳酸菌面包“行走”在传送带上,散发着缕缕清香。这些产品一下线就送到全国各地。

得益于智能制造的先进布局,演金店在智能的加持下大大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今年2月10日复工后,通过“机器替代”迅速恢复了演金蒲子的产能。截至3月初,产能已达到去年的峰值,演金普资生产的烘焙产品供不应求,业绩实现逆势增长。4月底,演金店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1-3月,演金店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35.43%;净利润5720.18万元,同比增长100.8%。演金店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季报不仅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公司二级市场也给出了同步反馈,市值超过100亿元。

[科学技术]浏阳绿色食品产业“链”上智能制造

事实上,除了演金店,浏阳的许多食品加工生产企业都在以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拓展地盘,上演着转型升级的好戏。

湖南湘典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浏阳两型工业园区,拥有梅菜红烧肉、干锅牛杂等10条自动化生产线。

“以前都是手工包装,一个人一个小时只能完成150包。现在一台自动抓包机一小时能完成3000包,包装效率提高了20倍。”据湘电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化改造后,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产品精度更高,每包产品误差可控制在1克左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辣条多是手工制作,似乎与智能制造绝缘。但湖南金默芳食品有限公司加大了对智能制造的投入,投入巨资引进智能生产线,对生产线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改造。只有辣条和魔芋素肚两条全自动智能面制品生产线,投资超过3600万元。

“从投料到成品只需要一个小时,实现了智能控制的全过程。不仅质量更加安全,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金磨总经理罗光辉介绍,原来需要10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2个人就能完成,平均节省80%的劳动力。

浏阳是食品工业大县。截至2019年底,绿色食品产业链中有88家大型工业企业。近年来,浏阳以“舌尖上的智能制造”积极探索全市食品安全提升新路径,不断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快食品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批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相继涌现,如演金店、金坊、香店食品、桂台泰茶油等。2019年,浏阳拥有金磨坊、坦坦乡食品、好味屋、赵城食品等4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入选长沙市第六批智能制造试点企业;2019年长沙智能制造专项工程获批延津浦、金铭米尔两家公司;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实现总产值179.38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推出27个绿色食品产业链项目。

[科学技术]浏阳绿色食品产业“链”上智能制造

下一步,浏阳将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中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四大节点,引导和推动食品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全力支持地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食品企业“入规、升级、上市”、“扩大智能转型范围”的力度。同时,我们将加大现有食品企业的设备升级、技术升级和流程升级力度,进一步以智能制造、高端产业链和新项目科技创新为重点,全力支持绿色食品产业链企业做大做强。

标题:[科学技术]浏阳绿色食品产业“链”上智能制造

地址:http://www.heliu2.cn/cy/1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