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开的成都高新区2020年工作会议宣布,过去一年,全区实现两个“20”突破:区域gdp达到2285.6亿元,同比增长8.4%,成为我省第一个突破2000亿元的GDP。公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

良好的发展趋势持续——尽管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成都高新区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自1991年被批准为中国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这个西部国家高新区一方面肩负着建设世界一流高新技术园区的“自然使命”,另一方面也肩负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责任”。如今,成都高新区根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制定了自己的目标:用七年时间重建一个“工业高科技”。

[科学技术]成都高新区:实现两个“20”突破后 用7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工作会议比起总结成绩,更倾向于分析现状,找出不足,寻找再造一个“工业高科技”的增长点和动力来源。

a

坚持工业发展的“多极支持”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经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其他国家高新区一样,成都高新区也处于这样的“转折”中。

看2019年高新区的成绩单,除了两个“20”的突破,另一组数据更耐人寻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9: 32.7: 66.4,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

这一变化,让很多人对成都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成都高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引擎,已经由产业“一枝独秀”驱动,转变为“多极支撑”。

“这是区域工业发展进步的典型特征,也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方金融智库CEO兼首席研究员唐继强表示,许多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在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互联网+和数字转型的手段,壮大传统产业,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高端制造业、营利性服务业、生物医药业、金融业、商贸业、建筑业等。构建成都高新区“多极支撑”格局。

这种模式是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一个真实的故事:2005年,成都高新区决定启动南区核心区天府软件园建设。2004年之前,这块土地规划为其他用途,但为了抢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窗口”,成都高新区果断调整产业布局。天府软件园作为首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经过15年的深度培育,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孵化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从这里崛起的极限米技医协,成为成都本土企业中的佼佼者。

[科学技术]成都高新区:实现两个“20”突破后 用7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

如何继续保持产业竞争力?唐继强建议成都高新区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投入,在5g、新经济等一些新赛道上发挥主导作用。

成都高新区已经出现在新的轨道上。4月初,我区启动了成都5g智慧城市试验区城市深度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并计划在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一个高品质科技创新空厅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的标杆项目,以及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试验区,力争形成5g行业的领先趋势。

b

坚持创新开放“两轮驱动”

空工业的增长是有限的,但工业规模的潜力是无限的,科技创新可以极大地刺激工业发展的潜力。创新,从南方园区生产的第一款磁卡手机,到西部园区封装测试的第一款芯片,一直是成都高新区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助推成都高新区经济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包括成都高新区在内的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70%以上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37.3%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成都高新区作为贡献者之一,并没有自满,而是一直在横向比较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在高水平创新平台数量、国家级R&D机构数量和领先高科技企业数量方面,成都高新区与国家一级高新区仍有一定差距。”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成都高新区只有126家国家R&D机构,在全国10大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八,只有中关村的三分之一。

[科学技术]成都高新区:实现两个“20”突破后 用7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

系列部署显示了成都高新区积极求变的决心:坚持创新开放的“两轮驱动”模式,争取质量增长。

4月,成都和重庆高新区达成战略协议,共同建设国家级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双方将共同打造科创走廊,构建“成渝总部R&D+周边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推进科创走廊沿线园区创新成果产业化;5月初,成都高新区发布《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每年设立3000万元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建设...

[科学技术]成都高新区:实现两个“20”突破后 用7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

在创新的过程中,开放不断前行。成都高新区把建设国家公园作为提高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5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成都等国内6个城市建设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成都高新区正式成立。

在其成立之日,伊藤洋华堂bpo中国总部项目、中日动画街区等项目签约进入示范区。日本玉和一控股集团执行董事、伊藤洋三株式会社社长三智富博表示:“中日合作示范区将挂牌,同时启动的服务业、城市建设和文化创意合作将为更多日本企业带来机遇。”

c

坚持“人民城市生产”的理念

近日,位于成都高新区中和街的五岔子桥,成为成都网络名人的新出拳场所,被称为“真正的莫比乌斯环”。这座桥除了外观所展示的科技水准外,还有一个可贵的特点:是专门为市民步行而建的。

这“人性之桥”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成都高新区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城市经营理念的转变:从“城市出人头地”到“城市出人头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中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注册人口以年均5万人以上的速度增长。人口的增加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商业、贸易、非营利服务等与生活城市密切相关的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9%,工业税收占总税收的73.8%。

聚集的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止于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多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先吸引人才,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

为此,成都高新区主要负责人提出,要高度重视人在成都高新区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探索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成都高新区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为重点,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布局的改善和升级。

“我们将推进一系列领先的、示范性的特色项目,以创造一种与城市环境高度和谐统一的新的城市形态。”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成都高新区将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战”,建设铁香寺社区综合体等101个新项目;促进教育发展更加公平和优质,全年新增中小学和幼儿园21所,新增学位12810个;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机制,加快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高科技医院建设...

[科学技术]成都高新区:实现两个“20”突破后 用7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

此外,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建设62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启动6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新建设项目,加快人才公寓上市和供应,启动销售172万平方米已达到预售条件的人才公寓,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住房服务。

本报记者蒋

标题:[科学技术]成都高新区:实现两个“20”突破后 用7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

地址:http://www.heliu2.cn/cy/1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