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在北京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清洁低碳电力发展趋势明显。《报告》预测,2018年下半年用电量增速将低于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高于年初预期,超过2017年增长水平;年装机容量1.2亿千瓦,年末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夏季高峰时段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
用电量呈现新的亮点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2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用电量有以下特点:一是制造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制造业用电量1.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从几大行业来看,高科技和装备制造业的用电量增长迅速。其中,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制造、电机及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等6个行业的用电增长率均超过9%。传统高能耗行业增速普遍下降,四大高能耗行业用电总量增长5.1%,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增速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二是用电结构持续优化调整趋势。根据最新的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一、二、三次产业和城乡居民的用电量比例分别为1.0%、69.2%、15.7%和14.1%。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能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第三,用电量增长的动力持续变化。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6.5%、23.4%和19.0%。第二产业贡献率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能产业贡献率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主要由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贡献率的提高来弥补。推动电力消费增长的驱动力延续了从传统高能源产业向服务业、家庭消费、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转型的趋势。
第四,用电量增速西部高,东部低。全国31个省的用电量实现了正增长。地区方面,东、中、西、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分别增长7.7%、10.4%、11.9%和9.6%;全社会用电量分别增长3.7、1.9、3.2、0.6个百分点。虽然东部地区的用电量增长率低于其他地区,但拉动率因其比例高而居各地区之首。
清洁低碳电力发展趋势明显
根据《报告》,今年上半年电力供应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发电结构绿色转型继续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比例创新高。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211万千瓦,同比增长160万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827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3.5%,为历年新高;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581万千瓦,约占新增装机总量的一半。
第二,水力发电的低速增长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并网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核电分别为817亿千瓦时、1917亿千瓦时和130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63.2%、28.6%和13.1%。
三是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逐年增加,不合理弃风弃光问题持续改善。
四是跨区跨省输电快速增长,清洁能源继续大规模优化配置。
第五,电力燃料供应紧张,燃煤发电企业经营形势依然严峻。上半年,煤炭和天然气的地区区间供应紧张,少数地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动力煤价格普遍处于高位波动趋势,明显增加了国内企业的采购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火电行业目前的资产利润率仅为0.3%,火电企业亏损仍接近一半,而一些大型发电集团的燃煤发电和供热行业继续亏损。
标题:[科学技术]上半年制造业用电增速明显高于高载能行业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