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正在做调查。图片承蒙回答者
热爱国情
雷从小就对地震这个词不陌生。
宁夏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北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8级以上地震。其中,1920年发生的海原8.5级地震,是中国近代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地震。
雷的家乡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附近。从小,他就从长辈那里听到了各种关于大地震的传说。他说,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引导他一步步走向地震地质研究领域。
这位38岁的医生现在是宁夏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我的主要工作是找出‘隐藏’在地下的活动断层。他们是强烈地震和埋在城市地下的“地雷”的罪魁祸首。”他说。
近日,雷在宁夏中卫市负责主动断层探测项目。项目建成后,宁夏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地级市实现主动故障检测全覆盖的省份。
“地震是第一次集体灾难。希望能巩固宁夏地震地质基础研究,为消除地震灾害风险,有效预防地震灾害做出贡献。”雷说:
“走你脚下”的每一个数据
“5.12汶川地震”是雷工作的转折点。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受灾,举国震惊。消息一出,国家地震系统相关人员连夜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
受地震影响,毗邻四川省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也受到严重影响。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的雷也随队来到这里,进行灾情和地震烈度调查。虽然他有心理准备,但当他看到整个村子一片废墟时,“他的心突然被刺伤了”。
汶川地震后,身边的朋友经常向雷抱怨:为什么不能早点预测到呢?
“按照老百姓的理解,地震局应该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地震之前不是有很多现象发生吗?你怎么没注意到?事实上,世界各地都没有实现准确的地震预测。作为地震研究人员,我们只能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减少地震破坏,但很难给出准确的预测。”他说。
这次经历也让雷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防震减灾。然而,仅仅靠热情从事研究工作是不够的。他研究得越深入,就越发现自己对地震和地质学了解不够。
雷在兰州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时,主修地质工程,主要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虽然涉及地震和活动断层,但它们像山一样相互分离。“专业不对,最初给我开展地震相关研究工作造成了很大障碍。”。
因此,雷工作5年后,于2010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师从中国科学院张培珍院士。导师在读博过程中,从如何提出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对雷进行了系统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导师还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地震地质野外科学考察,雷有幸三次参加,使其科研能力突飞猛进。
开展地震地质研究,野外地质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我得到的每一个数据都是靠我的双脚‘走’的。”他笑着说。
在读博士期间,还在单位承担了多个科研项目。为了获得第一手地质资料,他攀登了无数高山和高山。“宁夏几乎每一个活动断裂带上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2014年,雷创下了240天野外作业的记录。当年为了节省时间,每天早上出门都会带水,白饼,榨菜,饿了就在路上吃两个。长期的徒步旅行使他的膝盖磨损得很厉害,到目前为止他不能做任何剧烈运动。
“一意孤行”质疑学术界现有的判断
宁夏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阿拉善三个活动地块的交汇处。地震地质现象丰富而典型,历史上这里经常发生强震。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也留下了一些被忽视的科学问题。
其中之一是三官口-牛首山断裂和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活动和运动性质。
许多专家认为这两个断层的运动是左旋走滑。在2011年的野外调查中,雷初步判断这两条断层的运动性质应为右旋走滑。“不要低估一左一右的差别,这对了解整个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会有重大影响。”他说。
当时,很多同事和朋友都劝雷改变方向。“大家都觉得做这个研究有风险,可能很久都不会有结果,很容易‘得罪’业内前辈。”但是,雷的这些话没有听进去。在导师的支持下,他相信自己的成绩,坚持自己的判断。
经过进一步的野外调查,掌握了更多的资料和证据,雷最终确定上述两条断层的水平运动为右旋走滑。
以此为契机,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青藏高原东北缘三官口—牛首山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的资助;课题名称为“贺兰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得到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研究项目的资助。
在这两个项目的支持下,雷还得出结论:上述断层未来很可能发生强震。
“以前业内普遍认为这两条断层活动不频繁,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挖掘了横穿断层的探槽,测试了地层年代样品,发现它们有产生强震的能力,值得关注。”他说。
最可喜的是,研究成果造福人民
除了位于山区的活动断层外,“隐藏”在城市之下的活动断层也是雷的研究对象。2005年起,参加银川、石嘴山地区的主动断层探测。
“活动断层是指目前活动的或将来可能活动的断层,一般是指10万年至12万年前活动的断层。这种“潜伏”在城市下面的断层无疑是“地雷”,会造成破坏性地震。危害是巨大的,甚至任何项目都无法抗拒。”雷说:“我和队员们要做的就是‘扫雷’,划出这些‘雷区’,尽最大努力阻止城市建设在这些雷区上。”
每周只要有时间,雷都会率队前往中卫市活断层探测现场,排查隐患,为城市长远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最让雷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推广和转化,造福了人民。银川兴庆区的一个活断层地段,本来是规划为居住用地的,但经过他和同事的努力,这个规划最终被取消了。
此外,雷还主持了国家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地震产业专项重点项目2项、地震科技重点项目2项等15个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
同时,雷还积极参与地震地质学的野外普及和教学工作。自2011年起,他作为兼职教师,每年为来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中山大学的学生到宁夏进行地质实习进行实地授课。“它们是我们这个领域的未来,是解决地震准确预报问题的希望。”他说。
标题:[科学技术]雷启云: 揪出潜伏在城市下的地震元凶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