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看台

在刚刚过去的长假里,很多人必须选择通过旅游来度过春节。出门难免要订机票订酒店。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票务平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海量的消费信息也是在购物的同时记录下来的,你的喜好和习惯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被别人知道,而这些数据也为某些人提供了“便利”。

近日,微博网友“廖世福廖世福”报道了自己被大数据杀死的经历。据了解,他经常通过旅行社网站在特定的酒店订房间,每年的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尔通过前台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左右。用朋友的账户查询了一下,发现是300元;但是用自己的账户查,还是380元。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微博发出后瞬间转发一万多条,网友吐槽自己被屠杀的经历。“我和同学一起打车。我们的路线和模型差不多。我比他们贵五六个。”“选票后取消,再选那张票,价格会立刻上涨甚至翻倍。”“我消费比较高,我老公消费比较低。开通无限流量服务时,他只需要开通一个88元的套餐。我得开一包138元。”……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谈到一些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扼杀熟悉的人”的行为,北京邮电大学安全学院教授杨以贤坦言,很多企业几乎抵挡不住差价的诱惑。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价格歧视,通常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向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相同档次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不同。

2000年,亚马逊的差别定价引起争议。当时,一名亚马逊用户报告称,在他从浏览器中删除cookies后,他之前浏览过的dvd产品的价格从26.24美元降至22.74美元。

消息一出,一股谴责的浪潮涌入亚马逊。后来亚马逊ceo贝佐斯为此公开道歉,称这只是一个展示不同客户的差别定价实验,绝对与客户数据无关,一切只是为了测试。

危险的“认识你”

“合影时你喜欢站在哪里?过门槛的时候喜欢先走左脚或者右脚。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有些习惯你没意识到,大数据可能已经被发现了。”杨一贤介绍说,这主要是由于使用了数据挖掘技术。

“说白了,所谓大数据就是由很多奇怪的数据堆积而成的东西。”杨一贤说,你在网上说的话,你发的微博微信,路上摄像头不知不觉拍到的视频,手机定位系统留下的路线图,都是大数据的组件。总之,每一个通信和控制设备,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实际上都是获取数据的工具。

杨易贤认为,其实所谓的大数据挖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由机器自动完成的特殊“人肉搜索”。但“人肉”的目的不再局限于诋毁或赞美某人,而是有更广泛的用途,比如为商品卖家寻找最佳买家,为某些数据寻找规则,寻找某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等等。总之,只要目的明确,大数据挖掘就有用。

“必须承认,在现实中,大数据隐私挖掘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数据隐私保护所需的能力。”杨易先说道。

对此,有网友感叹:“个人隐私就算过了枕头,也打不过互联网公司。”

隐私保护需要多管齐下

很多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同一产品不同消费者设定不同价格存在明显问题,商家应及时调整价目表。

“如果单纯依靠技术,显然是无能为力的,甚至越是保护越是加剧隐私泄露。”杨毅先说,一定要多管齐下。

杨一贤建议,从法律上,禁止以“人肉搜索”为目的的大数据挖掘;增加“被遗忘权”等法律规定,即网民有权要求相关网络删除“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信息片段”。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应该采取措施来监督和控制一些恶意的大数据挖掘行为。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需要重塑隐私的概念."杨以贤说,因为隐私毕竟本身就是一个和民族、宗教、文化等相关的东西。,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从来就没有永恒的隐私,尤其是当一件事情不能再保密的时候,就不应该再被认为是隐私了。

标题:[科学技术]大数据杀熟: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