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从R到I都要经历一个“死亡之谷”,要想走出“死亡之谷”,必须齐心协力,制定综合政策。

不久前,美国颁布了禁止向中兴销售芯片的禁令。自主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4月26日,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规划,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虽然这个项目只在北京实施,但它无疑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大学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工科一直是大学科技创新链的一个阻滞点。近年来,随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不断创新,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吗?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为此,《中国科学》杂志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

科研成果的转化应协调一致

丁烈云告诉《中国科学技术杂志》,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以前成果转化需要各级上报审批,现在学校可以直接审批;以前大学成果转化没有资金,现在各种风险投资都在积极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中没有解决的是人格问题。”这也是丁烈云多次强调的一点。

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包括科技供给、科技需求和中间环节三个方面。科技供给的主要力量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对科技的需求主要是对企业的需求,某种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牵引力。

“驱动力和牵引力要协同工作,不同地区会有所不同。”丁烈云说,比如在深圳,大学和研究所并不多,因为当地企业对科技的需求旺盛,政府组织了很多产业研究所,在企业家门口设立大学和研究所的创新基地,实现企业和研究人员的直接对接。这是典型的解决供给不足,牵引力强的办法。

相反,中西部企业需要加强技术需求的牵引。比如武汉有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供给强但牵引不足。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遵循技术转化链的普遍规律。”丁烈云说。

技术转化链的规律是什么?他告诉记者,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链中的一个环节,由r(研究)、d(开发)、e(工程)和I(产业化)组成。r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体现;D的发展成果以专利的形式体现出来;e是工程和中试,以样机的形式体现;一是工业化,体现在产品和商品的形式上。

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是工程,工程投入是研发投入的十倍甚至几十倍。不是每一次投资都会产生结果,承担更大的风险。“科技成果从R到I都要经历一个‘死亡之谷’,要想走出‘死亡之谷’,必须齐心协力,制定综合政策。”

研究型大学应该拒绝重复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要走出“死亡之谷”。最重要的大学和企业应该如何确保自己在技术创新链中的地位?对此,丁烈云有自己的想法。

他指出了一个现象:在国外,企业要做研发之后的事情,但目前中国企业大多没有这个能力,一些教授还在做工程样机。

在丁烈云看来,高校的优势一方面是原创性创新。因为专业上有专业化,教授创业成功的案例很少,所以教授应该尽量不要一只手搞供给和牵引。

另一方面,企业中既有具有挑战性的关键技术,也有通用的适用技术。对于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双一流”大学来说,教授不应该做重复性、实用性的技术,而应该从事引领性、支撑性的研究,从事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否则在某个时间会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别人。

另外,“研究成果要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受益。老是研究重复性技术,不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他补充道。

“对于企业来说,要解放思想,不要用成熟的技术盲目转型,这样会失去很多机会。企业创新需要前进。”丁烈云说。

先进的高科技掌握在国内外大公司手中。正如华为总裁任曾经直言,“华为已经逐渐闯入这个行业的无人区,处于没有试点、没有既定规则、没有人跟随的困境”。

丁烈云说,企业家要树立领导意识,寻求发展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才能前进。

“大学和研究所的优势在于技术开发,企业的优势在于市场敏锐,政府的优势在于机制保障和环境创造。每个人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按照技术创业链的规律行事,才能走出‘死亡之谷’。”丁烈云强调。

重视科学性和学科基础

正如丁烈云所说,科研成果最终要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受益。作为一所大学的校长,他不仅重视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的有效性,也重视语言之外的人才培养。

丁烈云在采访中郑重表示:“高校要把德育人放在中心位置。要重视人才培养,必须用最优质的资源进行人才培养。”

他指出,虽然世界和中国的大学排名合理,但也因其明显的片面学术取向而受到批评。所谓学术取向,更准确的说是论文取向。

在丁烈云看来,学习包括三个方面:学会发现知识、学会应用知识、学会传授知识。大学排名反映的是对发现知识的学术评价,即论文评价。“人才培养是一门传授知识的学问,但一些学院和大学并不认为它是一门学问,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并没有把它放在它的中心位置。”

“现在高校里有一种普遍的倾向。研究实验室在新房,教学实验室在老房子;用于研究的实验设备高度精密,用于教学的设备相对落后。”丁烈云说,这反映了一些高校没有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这种观念必须改变。

就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而言,丁烈云认为,要重视工科,夯实基础。

他指出,目前高校专业基础课弱化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基础课有教育部相关规定保障,专业培养计划一般由专业教师制定,但专业基础课容易被削弱,课时被大大压缩。

比如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就是各种力学课程,比如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但是现在力学课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强调工科的科学性,不仅要学好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如果不注意科学基本情况,要及时纠正。”

工程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关于工程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丁烈云指出,一些学科规律尚未找到,教学改革仍需深入研究。

他解释说,学科规律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来弥补对规律认识的不足,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医学,因为生命科学的规律还有待探索,医学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来弥补对规律认识的不足。

很多工科专业也是如此。很多规律还没有成型,要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把握内在规律。“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工程实际,从工程问题中发现科技问题,通过解决科技问题为工程服务。”丁烈云说。

此外,丁烈云认为,高校应注重跨学科整合。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所有学科,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所有学科都要抓住巨大的机遇,通过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找到新的发展点。

比如目前比较热门的人工智能,不仅与制造业有关,还涉及到一些人们不常听说的行业,比如建筑。比如一些建在河谷上的桥梁被冲走了很多年,如何做好维修工作需要的是数字技术和机器人,而不是人力。

"工程必须实践基础,不断整合自己的知识."丁烈云说,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网络和半网络,这个分支要和另一个分支交叉,而不是树状的,这个分支和那个分支没有联系。但是仅仅靠期末毕业设计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还远远不够。学生要不断反复训练。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创新创业基地通过相同的课程相互影响,实现跨学科,解决综合问题;让工科生经历产品生成的全过程,在训练中找出原理、过程测试、形成产品,高校更应该这样进行综合训练。”采访结束前,丁烈云强调。

标题:[科学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成果转化要冲出“死亡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