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日上午8: 30左右,在中关村大街与黄庄路口的海淀医院的告别室,与胡亚东先生做了最后的告别。中科院、化学所的领导们,还有许多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们,站在狭窄的室外过道里,其中有许多熟悉的面孔——其中有些人已经接受过采访和接触。毕竟他们在中科院附属报社工作了10多年。看着他们,我把自己放在烈日下,感觉和身心很匹配。4月29日晚上听到胡先生离开我们的消息后,我的心情总是阴沉沉的。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频繁的一幕是胡老师打电话,然后骑着他的“28”超大号自行车去编辑部送稿子;或者我们可以走到他家送样品,采访或者拿稿子。】

初识:我爱中关村

回忆往事,才知道认识胡亚东先生已经20年了。1998年,在许多报纸向市场化转型的时刻,中国科学杂志准备更名为《科学时报》,这在当时被媒体报道后成为一件有影响的事件。当时是招人,增加发布天数。我记得刚认识胡老师的时候,我应该负责写一页关于科学家的爱好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在已经忘了是谁推荐的,采访了胡老师。可惜由于时间限制,这篇采访文章没有查出来,但有一个细节被深深记住了。结尾写的。胡亚东先生虽然放弃了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科研成果,但对音乐、收藏、摄影等领域的深厚爱好,足以成为科学界的“杂学者”。后来回想起来,胡先生一直对细节大大咧咧,很少修改我们的采访稿,但最后这句话被删掉了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从那以后,胡先生不仅一直是我们的作者,而且成为我们编辑部每个人的终身朋友。现在想想简直不可思议。胡老师当时71岁,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三十出头,相差40多岁,却从来没有一点距离感。

经常出现的场景是胡老师打电话,然后骑着他的“28”超大号自行车去编辑部送稿子;或者我们可以走到他家送样品,采访或者拿稿子。他住在中科院黄庄小区,我们都很享受这个时间地点的优势。有时候他来送稿子,就站在办公室和我们说话,讲各种有趣的故事。伟大的事情在胡先生口中是容易的,是不寻常的。我记得他在办公室里告诉我们,他和他的妹妹胡亚梅是如何把他家(位于现在的北四环李宇辉附近)的50多亩土地捐给国家的,他还告诉我们,在康熙年间装修房子的时候,师傅是如何打碎他在书架上收集的瓷碗,然后把自己粘在那里的。我们目瞪口呆,胡先生常常转身离开。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很快,胡先生的稿子来了!我爱中关村。这份手稿现在读起来仍然充满活力。就是中关村电脑街开始蓬勃发展的那一刻。胡先生的家就在这条街旁边。他以无限的魅力写下了这条街。最后,胡先生写道:“50多年来(包括20世纪40年代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我每天都骑自行车往返于中关村及其附近。有我90多岁的老师,有我的一大批同学,也有我的很多学生,都是骑自行车的,至少四代。中关村大街上的车越来越多。当我在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甚至凯迪拉克之间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不敢碰他们,他们也不敢碰我,但是我比他们快!当我到达目的地时,汽车仍然在红灯前排放各种气体。在中关村、北大、清华,这种节能、无污染的体育锻炼模式确实可取。”后来这篇文章的题目改成了《中关村的魅力》,收录在《在科学的殿堂里写春秋》(200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胡先生住在黄庄区的一栋居民楼里,通过立交桥与中关村大街交叉,直达海淀医院。告别胡先生的那一天,我忍不住站在桥上眺望胡先生的家,在生机勃勃的中关村生活了70多年,终于和这里的每一个人告别了。这是胡老师一生充满活力的完美愿望。

胡老师写的东西经常合他的胃口,他觉得很像,所以他的文字很有趣,很有趣。但是有时候报纸会设置各种栏目,很难“插”进一个栏目。胡先生似乎不在乎。现在想想,比起胡先生的自由和自由,我们甚至还不够。

然后,1999年9月,《科学时报读书周刊》创刊,我们和胡老师以书为媒介相互了解的时代开始了。

回顾过去:科学和文化的道路是漫长的

《读书周刊》自创办以来一直是读者偏爱的特刊,这与众多科学文化学者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它已经成为连接读者、出版商和作者的枢纽。一个突出的工作就是组织各种科技文化类图书的评选活动。比如1999年推出的《科学家推荐的20世纪科普佳作》,2000年推出的《改革开放20年科普佳作100篇》。从2002年开始,每年年底评选出年度“科学文化科普优秀作品”。自2003年起,与台湾吴大猷基金会合作负责大陆事务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胡亚东先生几乎是所有这些书评活动的评委或专家委员会成员。作为一名化学家和科学家,他的视野不仅仅是科学领域,还包括环境保护、城市建设、自然历史等诸多方面,这正是他一直倡导的对科学文化的关注。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2003年第二届科普作品奖提名候选书时,由新华社记者王军撰写的《城市记录》一书,记录了北京和梁思成的变化,是胡先生推荐的。老实说,关注北京历史的《城市实录》与传统科普读物大相径庭。但在胡老师的陈述下,得到了甘、、叶等院士的一致推荐。后来我记得胡亚东先生亲自写了《城市的故事》这本书的推荐词:“城市的故事是一本悲伤的书,也是一本令人鼓舞的书,它鼓励我们思考、说话,并采取稳健而适当的行动来行使我们作为城市一员的公民权利。文笔尽可能客观、真实、细致,资料丰富,引证有据,历史宏大,传递细腻,专业准确,有文学情感。虽然语言平平淡淡,但是读起来很刺激。如果过去采纳梁思成和陈占祥的方案,现在的北京老城应该有多美!”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后来,我们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城市的记录”讲座。作者王军和胡亚东先生谈到了北京的建设和保护。我还记得一个细节。在最后的互动中,胡先生说,他小时候经常坐在安定门附近的城墙上,看着燕子在夕阳下飞翔。我当时就感觉到胡先生眼里有泪。观众沉默了。当时我好像理解胡老师对这本书的感情。后来,王军在另一本书《拾年》中引用了胡先生对白鹿道(今中关村大街)的记忆:“那条长长的白鹿道叫美!”《城记》这本书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并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出版。其实可以追根溯源,和胡先生最初的推荐不无关系。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胡先生就是这样,从来没有什么规章制度。他经常在书店看书买好书推荐给我们,丰富了我们的版面。记得这期间胡老师写过不少书评,比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魔法石系列》。2000年前后,其第一本书《完美对称:富勒烯的意外发现》的书评由胡先生撰写。他的书评涉猎广泛,既注重书的内容,又注重书的背景和作者,有一种“人人随笔”的趣味。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读书周刊》的平台上,不仅有老先生王力可寿官、胡亚东、李靖、李渊,还有刘冰、吴国盛、刘华杰、松田等年轻的后学者(与当年的老先生相比,可以说)。这些棱角分明的年轻人提出了新的思想和主张,胡先生始终抱着欣赏和关心的态度,这也让年轻学者深有感触。胡先生作序,推荐的新书。当他们的一些观点受到争论甚至批评时,胡先生总是容忍和理解他们。因此,胡先生始终是一座桥梁,使《读书周刊》成为科学文化绽放的舞台。胡先生去世后,这些成为学科佼佼者的年轻人不禁表达了他们的怀念之情。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还有两件小事,可以表现出胡老师一直推崇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2000年,《科学时报》和中国科学普及研究院举办了“论科学精神”研讨会,于光远、、奚等重要学者出席并发言。胡先生在会上说,只有具有独立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才能体现科学精神,才能用这种科学精神来理解和分析事物,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理性是逻辑、论证和探索。科学精神对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社会发展极其重要。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此外,2008年6月,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一系列讲座中,胡老师做了“化学的功过”讲座,这是我第一次听胡老师讲化学。讲座中,胡老师说他学的是高分子化学,和满大街的塑料袋有关。学了一辈子,他终于发现自己不知道利弊是什么。!胡先生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进行反思,令人深思,令人敬畏。

所以,如果说《读书周刊》创刊十几年是盛世,那也是胡先生陪伴了十几年,他让我们富裕,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成长,让我们遗忘。

2014年调到出版社,转行做图书编辑。因为出版了刘华杰的《檀岛花的故事》,所以给胡亚东先生寄了一本书,重新和胡先生谈了恋爱。作为个人,一直得到胡先生的帮助,但以防万一没有还胡先生。一部口述历史的胡先生的科学生涯还没有发表,他突然离开了,就像我们在办公室的时候,胡先生拿着稿子悄悄地来了。但是,当时是惊喜,此时是终身遗憾!

[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送别仪式无悲无喜无言,比起胡先生的伟大人格,对中国科学事业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贡献,多少有些简单,但也许这正是胡先生所追求的,除了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什么都缺。

标题:[科学技术]告别胡亚东先生:谈笑生风趣 笔下有深情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