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的业绩记录

“南极、北极、青藏的科学研究是一次为世界所熟知的伟大的科学研究之旅,在人类科技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海是离我们最近的深海,至今没有做过系统的科学考察。今年的提案是提出设立‘南海科学考察’重大科技项目,对南海海洋科研资源进行研究。”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民主进步党海南省委员会主席史贻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正在认真准备“南海科学大检查”的提案。

[科学技术]史贻云:今年提案力推“南海大科考”

聚焦深海推“南海理科考”

谈到今年“南海大科研”提案的由来时,史贻云说,这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等许多领导人对海岛建设和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之前,史贻云多次访问南海,协调项目可行性调查。

在中国200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深海面积占70%以上,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水深5567米。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潜入深海,探索陆地以外更广阔的世界是必然趋势。

"深海革命性的重大科学发现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新原则和新规律."史贻云认为,通过科学研究,海洋经济的发展可以作为未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可以大力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地位。

深海被称为最深的极点——世界第四极,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被认识和开发的宝藏。但是,要得到这些宝藏,必须掌握深海进入、深海勘探和深海开发的关键技术。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史贻云协同各部门,力促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海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深海科技力量纷纷云集海南,成立海南深海技术实验室。与此同时,中国拥有国际先进的大型深海研究设备,包括深海科研船“勘探一号”、“勘探二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在建的全海深海载人潜水器。这些“硬件”都将为“南海科研”提供有利条件。

[科学技术]史贻云:今年提案力推“南海大科考”

“通过全面的海洋科学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将了解南海深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演化,探索南海深海过程演化的资源和环境效应,进一步阐明南海的资源。”史贻云建议在国家一级整合目前由不同领域和不同方向的不同单位进行的各种资源,并为南海组织各方面和领域的综合科学研究调查。

“深化南海问题,必须着眼国际大局,立足国内现状和长远发展,开展国际合作。”史贻云说。

合理配置架子鼓呼唤科技和教育资源

“南海大科研”是史贻云提出的众多高质量建议之一。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全国委员会的成员,史贻云是名副其实的高级成员。自200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以来,史贻云的职位经历了数次变动,从海南大学副校长到教育部副部长、科技部主任...10年来,他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带来了近100项提案,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包括“让中医知识进入中小学课本”、“高标准建设中国南方硅谷”、“控制抗生素滥用”。史贻云谦虚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所有这些都是集体努力和智慧的结果。

[科学技术]史贻云:今年提案力推“南海大科考”

CPPCC领导小组成员、民主党领袖史贻云一向温文尔雅,深得海南教育界、科技界和同仁的尊敬。史贻云在谈到自己的履职经历时说,CPPCC成员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

“科技资源的配置与教育资源的配置同等重要。否则,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这是十多年前史贻云议员在两会上提出的观点。后来,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代表和成员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也在国家层面得到了解答:省系共建、211高校、系省共建等。,一系列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和均衡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其次,积极倡导“改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史贻云专员新的工作目标。

史贻云不断发挥广泛接触的优势,通过CPPCC的渠道,它不仅在CPPCC和各民主党派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而且也是解决教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困难和障碍问题的“推动者”。“既要为地方发展鼓劲呐喊,又要探索共性问题,推动民族大发展。”史贻云觉得这个责任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标题:[科学技术]史贻云:今年提案力推“南海大科考”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