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郭通讯员鲍徐伟

十八大以来,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学结合的政策文件和重要举措。去年,国务院颁布的《加快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完善产教结合的办学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那么,产学研结合如何才能实现同频共振,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呢?9月25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的“2020创新生态:校企合作教育论坛暨2019“校企合作双百计划”颁奖仪式上,来自国内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和6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就深化产学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最新实践经验,并集中出版了常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一批典型案例。

[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产业变革推动了教育机制和模式的创新

江苏省高等教育协会会长丁小昌认为,产教结合、校企育人是一个国际性的命题。纵观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形式,各有特色,如德国的“双元制”、法国的“学徒制培训中心”、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日本的“企业教学”、美国的“工学交替”、英国的“三明治”、加拿大的“合作教育”等。

专家认为,这些是各国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实践在育人方面探索出的不同模式。在我国产学结合上,在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和实际需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和全新模式。

“目前,以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加速,这不仅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理念、方法、人才培养范式创新、高校人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国家重大战略的布局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命题。”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蔡华说。

[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记者了解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结合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深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元素全方位整合。”

在蔡华看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将有效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目标的衔接,是适应高等教育时代发展需求、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

“在顶层设计中,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是一个方向、一种理念、一种机制。江苏作为经济、科教、发展、文化大省,开展校企合作的条件和需求最多。特别是从国家对江苏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必须更加注重产学结合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定位,更加注重系统化设计,更加注重从产业方面推进,更加注重系统化。支持和机制保障,促进校企合作教育持续发展,迈向新阶段。”丁小昌说。

[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国家大力推行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水平的生产和教育一体化。产学结合已经从职业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横向扩展到高等教育,从单纯的教育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在新的时代,产学结合已经成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寿坤说。

首先尝试探索合作教育的新途径

“江苏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拥有各类院校167所,教育和人才基础雄厚。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于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率先尝试探索合作教育的新途径。”蔡华说。

2018年,江苏省率先推出《关于深化产学结合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多主体共同参与,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面整合。培养一大批适应和引领江苏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人民生活等“六个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科技人才,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产业体系将提升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凝聚新的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左右,初步形成全省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具有优质产业发展优势的学院、学科和课程体系,普遍形成教育与产业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和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将基本解决,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将显著提高。” 蔡华说。

[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作为深化产教结合的先锋实践区,积极自觉落实中央要求。围绕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对优秀创新人才的需求,提高了知识综合应用和跨境融合能力,创建了“根据产业需求建设专业,改变技术发展内容,利用内外部资源创造条件”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普遍利用江苏经济发达和企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努力提高专业对地方的整合、贡献和认可度。其中,在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前期举办的校企合作“双百计划”评选中,江苏很多高校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多元化的模式,产生了一批典型案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丁小昌说。

打破校企“墙”,建设工业学院

蔡华告诉记者,江苏尽一切努力打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墙”,共同教育人民。今年,江苏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选择了15所高校的产业学院作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旨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常州大学是为适应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发展服务,肩负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任而诞生的,是一所具有产教融合基因的大学。我们一路走来,从基因代到特色代,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40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产教结合越紧密,学校事业发展越快,为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越强大。”徐寿坤说。

[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记者了解到,常州大学已成功进入esi这一世界学科评估指标的全球排名前1%。该大学与国内50多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40个县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并与企业联合建立了2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2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356个产学研基地和396个校企联盟。2016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领域最高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特别是在新时期,常州大学抓住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理念,顺势而为,解决问题,突破壁垒,积极加入地方核心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通过高校与地方“同频共鸣”,构建产业协调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常州大学教务处主任薛冰介绍,2017年,常州大学、常州市政府、阿里巴巴云计算有限公司、惠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阿里巴巴云大数据学院。双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聘请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企业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名师、教授、专家授课,推出海量开放在线课程、直播课程、云中沙盒培训实践平台等多种教学资源。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类型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实用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帮助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目前,常州大学还与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深圳固高、常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常州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并积极筹备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和医药产业学院。这些新的办学理念和新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为深化全国高校产教一体化提供了新鲜、成熟、可复制的经验。

(科技日报记者郭摄)

标题:[科学技术]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60所高校集聚常州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