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到SARS-CoV-2,国内几家超市和日系店的三文鱼被下架。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几个挪威农场已经确认停止向中国出口鲑鱼。

这场鲑鱼风暴引起了2019年9月发表在elif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的关注。当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野生和养殖的三文鱼中发现了一种新病毒,主要分布在三文鱼的鳃组织中,与冠状病毒属于巢式病毒的顺序(也称为网巢式病毒的顺序)。

能否推断三文鱼也可能感染SARS-CoV-2?为此,《中国科学》杂志采访了业内专家,解惑。

如果你有相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家庭,你就不能“从一个走到另一个”

根据这篇论文,研究人员通过大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了6000多种野生、孵化和养殖的鲑鱼(太平洋鲑鱼),并在它们的体内发现了三种新病毒。其中,太平洋鲑巢状病毒(psnv)与冠状病毒科日本林蛙勒托病毒1型相关性最强,属于巢状病毒目。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员吉迪恩·j·莫迪凯(Gideon J. Mordecai)说,此前从未证明psnv病毒会感染鱼类。Psnv病毒在进化上与呼吸道冠状病毒相关,主要分布在鱼鳃中,这表明PSNV病毒在感染哺乳动物方面具有与其远亲病毒相似的感染策略。

病毒有成千上万种。为了便于研究和应用,根据相似性和进化树将病毒分为目、科、属和种(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刚表示,同一顺序的不同病毒家族的病毒,其亲缘关系比不同目的的病毒更近。

然而,嵌套病毒顺序是一个大家庭。SARS-CoV-2属于巢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而本文中感染鲑鱼的病毒属于巢式病毒目阿比索病毒科(主要感染鱼类等水生动物),与冠状病毒科病毒的进化树相似度不到7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教授李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技术杂志》采访时表示,这篇论文提醒大家,三文鱼是可以感染病毒的,应该引起重视并进一步研究。然而,鲑鱼能感染SARS-CoV-2并不是足够的证据。

鱼类感染SARS-CoV-2的概率很低

目前关于鱼类与SARS-CoV-2关系的研究很少,但现有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鱼类感染SARS-CoV-2的概率相对较低。

今年4月,粮农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亚洲水产科学》上发表文件,指出SARS-CoV-2属于β冠状病毒,只感染哺乳动物。研究人员认为,SARS-CoV-2的病理效应主要集中在肺部。除了肺鱼,鱼没有肺,所以不容易感染病毒。

5月,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小组在预印平台biorxiv上发表文章,称SARS-CoV-2很难感染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除外。

6月16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国家卫健委专家石国庆也在北京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三文鱼是SARS-CoV-2的宿主或中间宿主。

“病毒感染需要一个细胞受体,而鲑鱼细胞并不具备与人类细胞相同的ace2受体。所以理论上三文鱼不会感染SARS-CoV-2。”李刚指出。

需要加强对水生动物病毒的研究

与陆生动物病毒的研究相比,水生动物病毒的研究相对滞后。然而,近年来,鱼虾病毒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目前,水生动物病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病毒分离、生物学特性、病理诊断、分子诊断和预防。李刚表示,该研究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加强。

此外,三文鱼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让人关注它的养殖环境。最近国外媒体曝光了挪威鲑鱼养殖场。病鱼身上长满了手掌溃疡,有的变成了S型畸形鱼。德国和法国公共电视台报道,挪威三文鱼20%的死亡率背后是高密度养殖的恶劣环境和鱼虱感染。

李刚说,由于养殖三文鱼密度高,生活条件被人为改变,抗病能力差,容易发病。鱼体内感染寄生虫、细菌或病毒后,会形成溃疡或畸形。为了预防疾病,人为添加过量的化学物质也会造成鱼类畸形。

对此,他还呼吁,一方面在人工养殖三文鱼的过程中,注意动物福利和环境卫生;另一方面,不要因为盲目相信进口食品的质量而忽视食品安全。“在关键时期,要加强进出口检疫,严格控制,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来源:中国科学杂志)

标题:[科学技术]三文鱼感染新冠概率较低?专家:病毒感染宿主需有细胞受体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