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使得外界对智能制造和远程运维的认识更加统一,投资意愿更强

■上海制造业基本完成了从自动化到数字化的转型,初步具备了建设无人工厂的条件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上海制造业遭遇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危机下“无人工厂”的出现为制造业描绘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智能制造“一键启动”恢复生产

钢铁是一个传统但特殊的行业。即使高炉停炉一秒钟,也会给企业和上下游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在上海宝山,宝钢的“智能工厂”已经成为制造业在疫情中的灯塔,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远程运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综合手段。,宝钢冷轧热镀锌智能车间改造成了24小时无人值守的“黑灯厂”。中国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容表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场疫情给智能制造带来了非常有利的影响,对于远程、移动、智能行业和应用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依靠人工操作,如果有人被感染,整个团队都会被隔离,对现场生产影响很大。”宝钢“黑灯厂”两条200米长的生产线,通过机器人操作和无人驾驶,基本实现了“机器代替人”。智能改造前,冷轧生产线每段至少需要两名工人值班,如进料门、锌锅捞渣、钢卷捆扎贴标签等。现在,12个智能“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所有“危险、肮脏、困难”的艰苦工作,每条生产线只需要2-3名工人进行移动检测。传统上,必须在生产线上等待艰苦工作的工人成为坐在“六位一体”操作室,通过电子屏幕远程控制生产线的操作员。100多平米的手术室里,几个分散的操作人员戴着口罩,相互隔离。他们只需要智能遥控系统就能实现对宝钢上海宝山基地的有序控制。

[科学技术]“无人工厂”擘画上海制造新未来

在车间外,“智能物流”也显示出神奇的效果。记者看到,在6万平方米的成品物流智能仓库中,无人吊车利用“钢爪”准确运输成品钢卷,并与随车而来的无人重型框架车紧密配合,将成品钢卷连续运输至成品码头。在这个无人管理的仓库里,智能操作有效地提高了物流效率,每天有10万吨钢卷被转移到这里,送到全世界。

同样,多年前开始“机器替代”的李海集团,也尝到了“抗疫”的甜头。

翻转,摆动,抓住,放下...这个巨大的工厂里几乎没有工人。像大黄蜂这样的机器人在自由工作,整条生产线紧张有序。这是李海集团上海工厂钣金车间在疫情中的真实场景。在引入机器人之前,10多名工人在一条流水线上操作12台半自动机器,每班生产3000个炮弹,每个工人必须在8小时内重复3000个动作。现在每条流水线上还有12台机器,但是串联的变成了8个机器人。它们沿着一条30米长的生产线排列,以10秒左右的节奏抓取半成品,快速准确的送到下一站,可以连续工作几百个小时不休息。

[科学技术]“无人工厂”擘画上海制造新未来

当然,机器人车间也不是完全无人问津。钣金车间以前有近150名工人,现在只需要30人。他们的角色已经从体力劳动者转变为机器人的管理者,承担起“主管”和“医生”的职责,照顾机器人并使它们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人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成倍提高了效率。“在这场疫情中,李海由于担心劳动力短缺,一直无法重返工作岗位,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

“无人工厂”点亮制造业的未来

除了宝钢和李海已经布局了“无人工厂”,刚刚完成智能工厂改造的蓝宝传感器更能体会到智能的价值。

目前,蓝宝传感器每年可生产200万个工业传感器。每年春节后,都是企业为了完成第一季度而开始生产和库存的时候。但由于今年疫情,按下了“暂停键”。董事长徐永通着急了:订单送不到,收不到。我能怎么做呢?蓝宝传感决定立即启动去年刚刚布局的数字车间云平台系统,并提前制定临时生产计划恢复工作,以应对人员严重短缺、无法购买和储存材料、流程操作不完整以及无法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同时,企业管理以oa系统为通信平台,通过网络管理远程配置vpn(虚拟专用网络),各职能主管远程登录数字化车间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和mes(制造执行)系统,快速构建有效的远程生产管理指挥系统。

[科学技术]“无人工厂”擘画上海制造新未来

徐永通说:“复工的第一天,生产工单立即按预定计划执行。一些员工在家工作,生产运营主管远程登录mes驾驶舱和车间电子广告牌系统,就像坐在办公室里一样监控和指挥生产运营。”这样,在短短10天内,企业通过向自动化生产线安排更多的工作订单,避免人工密集型工序,实现了人员减少66%的正常生产。整个2月份,蓝宝传感器的平均每日出席人数仅为45人,但生产率却提高了近20%。“没想到,我们的智能工厂系统因为疫情得到了验证和培训,进一步加强了企业智能工厂建设的计划。”

[科学技术]“无人工厂”擘画上海制造新未来

得益于智能生产车间的“柔性制造”,中科宋新通过调整机器人生产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全自动平面口罩生产线的设计技术研究,开辟了卷料送料、折叠压制、鼻梁送料、口罩成型、耳带送料、焊接等全过程自动化流程。中科宋新通过自己的“无人工厂”实践,解决了疫情期间口罩生产企业的用工问题,实现了口罩生产的“无人化”。

[科学技术]“无人工厂”擘画上海制造新未来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制造业?疫情期间,上海企业的做法展现了一幅清晰的画面。陈德容表示,疫情也让外界对智能制造和远程运维的认识更加统一,也让他们更愿意投资。

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智能制造业规模超过900亿元,规模和能源水平均居全国第一,上海在2019年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排行榜中位居世界第二。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制造业基本完成了从自动化到数字化的转型,初步具备了无人工厂建设的条件。目前,上海在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建设了14家国家级智能工厂和80家市级智能工厂,推动5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最高提高3.8倍以上,平均运营成本下降30%左右。通过智能化改造建设无人工厂和黑灯工厂,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插上翅膀,焕发青春。(记者刘伟)

标题:[科学技术]“无人工厂”擘画上海制造新未来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