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墙翘瓦,梯田,一排排别致的三层楼,红绿麻辣小米,拐个弯,偶遇几个绿木瓜。下午,沿着南溪河,在阳光下群山环绕,沿河的村庄有点美丽。

“孩子4岁时,媳妇怀疑家里穷,就跑了。”说起以前的日子,39岁的何慧成噘着嘴,有些害羞的说不出话来。

其实他的故事在这个只有28户的小村子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作为扶贫搬迁形成的新农村,村民们有着相似的记忆——阴暗潮湿的泥房,山上种的玉米和大米几乎够吃够喝。如果家里有孩子在城里上学,就得借钱...

2013年办卡时,颜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200元;到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接近15倍,达到3万多元。

凭什么?"党员干部戴上头带,人民迅速致富."在村口墙上醒目的弧形宣传标语中间,一串娇艳的荔枝图片就是答案。

颜夕村所在的屏边苗族自治县位于滇越铁路百年通衢的云南省南部。“三山四水六坡”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一度阻碍了这里的经济发展。

“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屏幕上,四季温暖。全县100%的山区中,最大高差超过2000米,形成独特的立体小气候。”自扶贫号角吹响以来,多年在银幕上工作和生活的县委书记苏畅清醒地认识到,依靠科技、发展产业是准确扶贫、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挖掘山脉的潜力,阅读‘山脉经典’。做好山地文章。”

于是,在“产业生态化发展、生态化建设产业化”理念的推动下,一片片荔枝、猕猴桃、枇杷,逐渐在屏风旁不同海拔的山林中落户。

海拔300多米的颜夕村以“妃子笑”荔枝为目标。2012年,在乡干部的劝说下,何慧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村里第一批荔枝种植的行列。

"我一开始只种了5英亩。"他没想到的是,小果子很快让他尝到了发财的甜头。“今年我通过微信卖了一吨多,客户从昆明到湖南上海福建都有,一公斤可以卖到40元……”谈起现在的生活,已经重建家庭的何慧成放开了声音,眉宇间洋溢着自信和神采。

在一群敢于收养早期采纳者的“英明领袖”的示范带动下,颜夕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荔枝,种植面积从100多亩增长到1000多亩。到2020年,村里荔枝收入将达到280多万元,平均家庭收入10多万元,成为著名的脱贫致富示范村。

50多公里外,海拔1200多米的山顶上,红心猕猴桃是大泉子村的“主牌手”。

“刚来的时候,村子的面貌一片狼藉,灌溉全靠人骑着马和骆驼,连从山上到村子的路都没修。一句话,就是穷!”四年前,从部队转业的田波,偶然来到这个离县城不远的小山村。在被美丽的生态所吸引的同时,他也深深感受到了村民们艰难的生活条件。

“我们在村里转让了360亩土地,42户中有38户是建立了档案的贫困户。”在县内发展高原农业政策的扶持下,他决定留下来,开始一个与猕猴桃相关的产业梦想。

青皮红心,香甜多汁,比国内其他产地早近一个月,因此,屏边猕猴桃深受市场青睐。问题是,从刀耕火种到大规模优质种植。

“有技术支撑!”田波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这和“怀念乡愁”一起,写进了他创办的元源达农业发展公司的发展理念。“近年来,该村开展了53次技术培训,惠及800多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猕猴桃专家钟老师也给我们做了讲座!”

“群众点餐+组织配菜+基地上菜”的农村实用技术模式,让每家每户至少掌握了一项实用技术。一些村民已经从无知的“局外人”成长为技术专家,甚至成为“地球专家”常下乡的副县长万,大权在握,目睹了许多村民的成长。

"每次我们育苗和环剥,都有技术人员给我们指导."现在关于果树栽培的专有名词何慧成张口就来了。在汉族、苗族、彝族和壮族聚居的颜夕村,这也是村民们经常聊天的一个高频词。

山青,果味甜。蜿蜒的山路两旁,不同风格的果树装扮着青翠的群山,一串串沉重的“金果”让“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小康生活不再是苗族人遥远的梦想。

说起未来,正在学习母枝搭建技术的何慧成,满是尴尬。“我想学更多的技术,让我的荔枝树质量更好,产量更高,销量更大!”

标题:[科学技术]瓜果飘香的山头,藏着一部脱贫“山字经”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