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某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谭树森

在约定的采访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某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谭树森挺拔地站在门口等记者。

亲切的微笑,有力的握手,睿智的思考...种种细节让记者觉得,对于眼前这位76岁的老人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采访前,记者阅读了谭树森院士的一些资料:52岁,以29年的奋斗和优异的成绩离开军事测绘战线,投身北斗事业;74岁了,工作节奏和年轻人没什么区别。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谭树森院士的科研生涯,没有比这更好的了:革命家永远年轻。

1991年,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在海湾战争中出现,并迅速引发了以卫星导航为核心的军事革命和精确打击也就是从此谭树森带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开始积极推进北斗一代工程。没有经验和数据,他和团队开始了北斗系统建设的艰难旅程。

北斗一代系统刚刚建成,谭树森不停歇地开始了第二代系统设计论证,提出了定位报告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采用了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方案,实现了北斗一代区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全面覆盖。

北斗系统启动20多年后,世界卫星频率资源日益稀缺。谭树森在ITU框架下成功推动了卫星通信S频向全球导航服务的拓展,为国家率先获得了宝贵的频率资源,为北斗三代全球系统今天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未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用户设备的集成化、小型化和低功耗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017年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谭树森院士对此非常兴奋:“在世界科技领域进入智能化时代的今天,必须重新定义北斗系统,才能把握北斗的发展方向。”

最近谭树森院士一直在研究北斗系统的下一次改造。他拿出厚厚的一叠牛皮纸说:“我已经为北斗的下一次改造形成了新的材料。”

这堆牛皮纸是从用过的信封上剪下来的,每一个都写得密密麻麻,很多都画得整整齐齐。看到记者疑惑的表情,谭树森院士笑着说:“我喜欢用信封纸写材料,因为它比较结实大,不容易损坏。”

谭树森院士一直在密切关注各种新技术,尽管互联网数据库技术似乎与卫星导航没有直接关系。近年来,谭树森院士正在深入学习和研究流行的“区块链技术”,寻找“灵感”。

“国家安全需求在哪里,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和目光就会跟在哪里,从而赢得主动权。”这是谭树森院士常说的,也是他在科技强军的道路上永不止步的动力。

导弹轰鸣,战机轰鸣,军舰破浪...虽然今天的北斗系统继续帮助中国的国防事业,但谭树森院士认为,未来的北斗系统应该有更多的功能。

“在智能时代,无人武器装备必将进入战场。我们准备好了吗?”谭树森院士说,我们的北斗系统必须能够准确定位空.地面和空中的各种设施和设备

今年3月30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30颗和第31颗北斗导航卫星。谭树森如释重负地说:“北斗系统不仅是导航精度达到亚米级的强大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中国统一时间空基准的天基物联网,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武器。”

标题:[科学技术]永远年轻的革命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谭述森

地址:http://www.heliu2.cn/xw/11166.html